老子对人生的启迪(参透宇宙而道放光芒)

据说老子是中国唯一参透整个宇宙奥秘的人。

老子对人生的启迪(参透宇宙而道放光芒)(1)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那就是说,国外也有些参透宇宙奥秘的人了。比如艾萨克·牛顿,一统天上地下之物理,再转而研究上帝而不得,才困惑至死。于是又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站出来,用广义相对论来补充或纠正牛顿之不足,却在统一力学之路上几经失败,被量子行为折腾得外焦内困,对大自然敬畏道:“自然难以理解,但它并无恶意。”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却对“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困惑不解,至今都是一个悬案。

1946年,乔治·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论,已经很像老子的观点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鲁宾和福特等众多天文学家对暗物质观测与研究,认为普通物质(包括原子、恒星、星系以及生命)只占宇宙总含量的4.9%,而暗物质占26.8%,暗能量占68.3%。

老子对人生的启迪(参透宇宙而道放光芒)(2)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老子认为:“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还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和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

自古以来,就不乏科学家、哲学家与思想家,甚至前赴后继,思虑、假想,用一切手段探索着宇宙。公元前551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典籍近30年,大概汗牛充栋,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赏战乱存亡,观苍生疾苦,参透宇宙之“道”。近年来,又有许多科学家、哲学家以及普通民众惊讶“宇宙之大,年龄之长,地球之小,人生之短。”说宇宙至少有140亿年龄,直径至少有1600亿光年。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在浩渺的宇宙中用“最高级的放大镜”都难以找到。人更渺小,用尘埃描述而不及。于是得出结论:在宇宙面前,地球以及太阳系的存亡毫无意义;对于地球以及整个宇宙而言,一切生命以及地球文明和地外文明的存亡,都毫无意义。有的科学家和民众还认为:太阳系是被精准设计好的囚笼,人类永远也飞不出太阳系的掌心。

老子对人生的启迪(参透宇宙而道放光芒)(3)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在惊异“如来”掌心的同时,更惊叹这样的观点与老子的世界观何其相似。公元前526年,26岁的孔子适周观光拜访老子,临别时老子送他一句话:“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既然“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何不“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对人生的启迪(参透宇宙而道放光芒)(4)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不论是现代的悲观,还是老子的无为,欲释其意者,先说元素。宇宙生而长物,无轻元素就不会生出那么多熊熊燃烧的恒星,也不会有类木行星;无重元素,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类地行星。从微观到宏观,星系的生长浩瀚无穷;从宏观到微观,星系的消亡以至灰飞烟灭一再发生。而元素还可以再分,在粒子模型理念中,出现了电子、原子核、介子、夸克、轻子、强子等物质概念。暗物质和暗能量却藏在人类目前力所能及的视野之外,主导,甚至是统治着明物界的演变,等着人类猜想和探索。

老子对人生的启迪(参透宇宙而道放光芒)(5)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地球机巧,争得一席特殊位置,无机而有机,生出这么多生机勃发的碳基生命,进而诞生智慧生物,开启了地球文明史。尽管老子在函谷关丢下《道德经》骑牛西去,从此隐于老君山而不出,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却没有因此而停止纷争,很多人依然崇尚“有为”而趋之若鹜。秦国虽然以绝对优势击败其它“六雄”,然而所建立的第一个封建帝国却成为短命王朝。西汉初年,似乎“崇尚黄老,休养生息”了,然而刘邦却白登被围而惊弓生还,开启了与匈奴的“和亲史”,而后是汉武帝的斗争史。据说汉武帝发动的“汉匈战争”以及“漠南无王庭”,间接导致罗马帝国灭亡。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毛泽东说:“亘古以来,和平与战伐相寻,有一治即有一乱。”诗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于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老子对人生的启迪(参透宇宙而道放光芒)(6)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纵观今日世界,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何其相似。先是美苏争霸,后是美国独霸。对于中国的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崛起而复兴,霸主怎会坐等其强大,总要以冷战,甚至是伊拉克战争式的打压方式,横加干涉,策其分化,谋其蜕化,图其弱化,甚至附庸而后快。然而,中国的崛起与复兴似乎势不可挡,豪迈的步伐与发展速度让很多冷眼敌对的国家生出很多猜想,“中国威胁论”甚至一度蛊惑了很多中立国,放出很多惊恐的目光。

放眼望去,中国除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儿子,即使是强盛的唐朝,似乎均为不图它国而自保,只图平安而康泰。于是才有万里长城,才有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明朝之后,甚至是闭关锁国了,才有被它国用鸦片,用洋枪洋炮敲开大门而掳掠的耻辱。不论是大秦帝国之崛起,还是今日之复兴,能得其强大而荫佑万民,收复失地而中华一统,已经不错了。至于霸主之事,不必象齐桓公“九合诸侯”一样地艰难,也能以今天的信息技术,瞬息通达,主而不霸,为地球村的和谐而努力奋斗。

倘若人类文明真能晋级升等,从智人升为智神,从人界进入仙界,长生不老而不死,超光速飞出太阳系与银河系,云游于宇宙之中,不论老子再如何感叹“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依”,宇宙与人,在生与死之间,终究各得其所,不枉为物质一员,或宏观与微观,或伟大与渺小,在“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游戏规则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如此想来,究竟是老子的“道”只是参透宇宙的假说,还是今天的科技探索,一再应证老子的“道”,已经不甚了然。宇宙间以及生灵的矛盾与统一,纷争与和谐,从来没有停止过,也还要继续下去。

老子对人生的启迪(参透宇宙而道放光芒)(7)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而人类与宇宙的意义,本无所谓无,也无所谓有的。正如时间的界定,宇宙在生与死的演变过程中,或从暗物界到明物界,从轻元素到重元素,从微观到宏观,再从明物界到暗物界,从重元素到轻元素,从宏观到微观,周而复始,不言自在罢了。智慧生物的出现,在“我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追问中,才有了时态,才界定了时间。追问多了,宇宙就有了宇宙的意义,人就有了人的意义。连同老子的生死、隐居的老君山以及《道德经》,也就有了无穷的意义。中国的绵延不衰的文明史以及整个世界的演绎,更是意义非凡,深植于人类意识之中,以基因的方式传承至今。也就是基因的遗传与控制,赋予人类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产生诸多情绪情感体验,面对浩瀚而奥妙无穷的宇宙,更有意义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