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分成绩等级如何划分(中考成绩等级如何划分)

7日中午,2022年桂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下称中考)成绩正式公布,全市一等成绩考生共7066人今年中考成绩等级如何划分?不给查原始分,评卷如何确保科学准确公正?今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是多少?记者就这些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中考总分成绩等级如何划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考总分成绩等级如何划分(中考成绩等级如何划分)

中考总分成绩等级如何划分

7日中午,2022年桂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下称中考)成绩正式公布,全市一等成绩考生共7066人。今年中考成绩等级如何划分?不给查原始分,评卷如何确保科学准确公正?今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是多少?记者就这些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了采访。

总成绩等级按实考人数比例划分

今年中考成绩以学科等级、总成绩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学科成绩等级组合、体育成绩等级、政策性加分的形式发布。据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市初三实际参考人数为59375人,其中,一等成绩考生共7066人,二等成绩考生共7870人,三等成绩考生共8804人,四等成绩考生共10408人,五等成绩考生共9206人,六等成绩考生共7750人,七等成绩考生共7128人,八等成绩考生共1143人。

据了解,今年中考全市初中三年级考生共计59528人,比去年增加5107人,符合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的有59178人,比去年增加5029人。五城区共有初三年级考生15136人,比去年增加2264人,符合普通高中录取资格的有12385人,比去年增加1667人。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桂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划分及排序办法,中考总成绩(含学科考试成绩、体育考试成绩、政策性加分)的等级按2022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考人数的比例划分。总成绩共有8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一等(约占12%)、二等(约占13%)、三等(约占15%)、四等(约占18%)、五等(约占15%)、六等(约占13%)、七等(约占12%)、八等(约占2%)。

由于从今年起初中地理和生物学科成绩计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学科成绩等级组合由原来的最高等级6A变成了7A。据“桂林市2022年中考市区普通高中录取资格一等一档表”显示,市区7A考生356人,6A以上考生累计824人,5A以上考生累计1367人,4A以上考生累计1881人。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40528人

今年市教育局下达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为40528人。其中,市直属普通高中招生11728人,阳朔县招生1850人,临桂区招生3650人,灵川县招生2700人,兴安县招生2000人,全州县招生5700人,资源县招生1150人,龙胜各族自治县招生1000人,灌阳县招生1900人,恭城瑶族自治县招生2050人,平乐县招生3000人,荔浦市招生2100人,永福县招生1700人,各县(市、区)普通高中共招生28800人。按照自治区和桂林市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要求,所有普通高中高一起始年级一律不得出现56人及以上的大班颈。

今年我市将继续采用“网上报名,系统排序,择优录取”的方式开展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普通高中招生在7月10~20日分四个时段进行。提醒注意,今年网上录取报名系统不再设立职业类学校招生报名时段,需要报读职业类学校的考生请到学校招生现场进行报名。

我市将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管理,强化招生入学工作监管。严禁普通高中无计划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除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专项招生计划外,所有公办、民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市域范围招生。严禁未经批准在报名录取系统以外录取任何学生。

多人评卷保证评卷公平公正

根据规定,任何学校或个人均不能查阅中考成绩等级中的原始分。那么整个评卷过程如何做到科学、准确、公正?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共组织760名评卷教师对全市33万多份中考试卷进行了评判和赋分。中考采用网上无纸化评卷模式,所有考生答题卡信息均通过扫描成图片通过专用网络评卷,整个评卷、校验、合分等过程智能化管理,做到科学、准确、公正。

所有学科的主观题型全部实行“双评制”,即每一份试卷、每一道试题都由两名评卷教师进行阅卷、评判和赋分,两名评卷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则引入第三名评卷教师进行评判。如评判意见仍不一致的,将由学科评卷组组长进行仲裁并确定最后评判结果。在全面实行双评制的基础上,按照20%的比例对各学科试卷进行随机复查,有效避免了漏评误评情况的发生。多人评卷机制的实施,从程序上保证了我市中考阅卷评卷工作的公平和公正。

此外,我市在语文、英语两个科目的作文和数学科目的填空题评卷中采用了人工智能辅助手段,有效防止了摘抄试题材料获取得分的不光彩行为,准确判断出相同数学逻辑下考生答案的多样性,让考生应得的分数一分不丢。

来源|记者邱浩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