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二广高速复线规划(接通机场二高和大广高速)

近日,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广连高速公路花从段迎来重大建设进展,衔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接通大广高速公路的山前枢纽互通立交顺利贯通,为年底全线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

广连高速起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终于清远连州市大路边镇,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20公里,一期工程从化至连州段路线全长213.7公里,于2021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运营;二期工程花都至从化段,起于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四联村,接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终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五丰村,接广州从化至清远连州高速公路,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市的重要北出口公路和新白云国际机场的重要集散通道。

广连高速二期工程全线长18.7公里,共设桥梁8座,隧道5座,桥隧占比为63%,互通式立交3处,计划于2022年底通车运营。项目建成后,对完善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构建平行于京港澳国家高速的南北交通新动脉,对增强空港经济圈向北辐射能力,促进广清一体化,拉动粤北地区经济,实现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粤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

沟通协调 突破工程阻碍

山前枢纽互通立交是广连高速公路花都至从化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关键控制性工程。山前枢纽互通立交主线及匝道桥梁共计9座,其中3座桥梁上跨大广高速公路,3座桥梁上跨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5座桥梁上跨省道381线。如何在确保施工和不影响大广高速行车安全前提下如期完成项目建设成了山前枢纽互通立交施工关键要素。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应当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门同意。基于山前枢纽互通立交与大广高速十字交叉,又上跨省道S381,按规定需要申报2个占道施工许可证。“没有施工许可,工程无法动工,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项目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压力、工期压力和成本压力。”广连高速花从一标段项目负责人蒋正舜介绍,申请许可证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大量的技术资料、安全论证等需要协调办理,涉及主管部门达20多个。为此,项目建设伊始就成立了专题小组,小组成员做了大量高效的沟通,经过16个月的不懈努力,于2021年10月28日取得了跨大广高速占道施工许可证,工程才得以进场施工。

然而,在山前枢纽互通立交施工区域,还交错分布着220千伏、110千伏的2条高压线路,其中在作业红线范围内就有17座高压铁塔。根据测量分析和专家评估,要保证施工范围内无障碍施工,必须对2条高压线路迁改。为推进工程施工扫清障碍,抢抓线路迁改的“窗口期”,项目建设团队早在项目初期,就主动对接南方电网,提交了迁改实施计划,并联系相关部门,共同对沿线高压进行勘察,共同完善相关手续。经过7个月的持续推进,高压线路于2022年2月27日得以顺利迁改完成。“在山前互通立交施工区域的高压线没有迁改前,工地只能开展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就连互通立交连接的桥梁桩基也打不了。”迁改完成的消息传来,广连高速花从一标项目书记叶绍宁难掩兴奋之情。“现在互通立交可以放开手脚大干起来了,桩机、提梁机等也可以安排进场,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我们非常有信心。”2条高压迁改工作如期完成,积累了丰富的高压迁改经验。

架梁跨高速 创新巧施工

广连高速花从段山前枢纽互通立交主线跨大广高速连续梁主跨为85米,分左右两幅布设,连续梁施工是枢纽互通立交风险最高的施工点,施工周期长、安全风险高、高速车流量大,社会关注度高。其中,大广高速为双向六车道,日均车流量达10万辆以上,为保证大广高速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完成节段现浇施工,建设团队采用上跨高速挂篮兜底防护施工作业,挂篮由主桁架系统、悬吊及锚固系统、模板底平台系统及走行系统组成;在挂篮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挂篮行走及跨线施工安全,对施工工艺进行了微创新、微改进。建设团队为挂篮加装了电脑控制系统,使得挂篮实现了两侧行走同步,既加快了移篮速度,又提高了挂篮行走的安全性,可靠性,还节省了人工,达到了安全、精准、效率三同步;对挂篮进行全封闭安全兜底防护,保障在钢筋焊接时焊渣不掉落及其他作业时物体不坠落,这样既可以使挂篮抗风稳定,又可以防止物体坠落到车辆通行的路面上。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挂篮施工既不阻断交通,而且造价成本也更低。然而,由于主线左右幅桥梁间距仅有25厘米,作业空间受到限制,2台挂篮无法同步施工。为此,项目部采用巧妙的“剪刀差”施工方法,一前一后错开2台挂篮同步施工,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同时,在跨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匝道施工时,项目因地制宜,采用预制梁安装施工,而预制梁全部来自项目部搭建的5G智慧梁场。“梁场设有龙门吊人脸识别、台座系统、智能张拉系统、智能压浆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等,在钢筋加工、梁体张拉养护、智能压浆、信息储存等方面完全实现了智能化。”蒋正舜介绍道,在预制梁养护中采用了一套新型自动喷淋养护系统,该系统由电子程控系统、增压系统、水管、万向喷头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调节喷水养护的时长和养护间隔的时间,使整个养护过程自动循环。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养护方位全、养护及时、环保节水、全自动等特点,并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掌控喷淋状态;当箱梁张拉压浆时,技术人员只要输入张拉数据和压浆数据,再把智能千斤顶安放到位,将预设梁片型号、张拉顺序、张拉力度与持荷时间输入软件,然后点“保存”“开始”,整个系统便开始全自动运转;智能压浆系统的操作流程很简单,施工人员只要把系统管道与梁体预应力管道接好,建立起浆液循环回路,调制好浆液比例,然后将预定压浆要求输入控制台,系统同步自动完成压浆施工的全过程。自动采集张拉预应力,无线远程数据传输,“多顶同步张拉”;自动上料、自动计量、自动保压,随时调取历史搅拌数据……这些对工序的智能化控制,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架梁机转小弯 从容过弯桥

“这么小的转弯半径,如此大的纵横坡,架梁机根本无法架设梁片。”在山前互通立交施工现场,建设者们遇到了难题。

项目全线共有匝道桥梁11座,预制梁1071榀,其中转弯半径小于250米的匝道桥预制箱梁就有100榀,最小转弯半径甚至只有150米,最大横坡却达到了6%,尤其是在山前枢纽互通立交段施工中,弯道超乎寻常。目前国内大部分公路架梁机仅适宜架设转弯半径大于300米、纵坡与横坡在4%以内的桥梁,架梁机行驶在如此窄而陡的匝道桥梁上架设,在国内几乎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借鉴。而且,要应对匝道上许多不同的转弯半径就需要数十种模板制作异形梁以应对线路设计要求,这加大了梁场的生产压力,也延长了工时。

广东二广高速复线规划(接通机场二高和大广高速)(1)

为了啃下架梁机架设匝道桥预制梁片这块‘硬骨头’,项目团成立了科研攻关小组,经过多方面展开分析,最终确定了小曲线架梁机架梁方案,就是通过缩短架梁机整机长度并缩小两主梁之间的距离,大大减小了架梁机的转弯半径,让架梁机从“大货车”变成了“小客车”,可以“从容”过弯桥。

然而半径缩小之后,架梁机转弯时各项工序的安全高效衔接成了新的难题。项目团队又通过在架梁机主支腿内增设回转支承,相当于给架梁机增设了一个可自由旋转的“转盘”,架梁机主梁与主支腿通过这个“转盘”可实现自由转动,以彼此为依托实现姿态调整,架梁机在弯道前行及各道架梁工序得以迅速推进。此外,项目科研攻关小组还将两主梁之间的连接都改装为可旋转式,让‘小客车’实现了加速过弯。”

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为广连高速破解全线连网通车瓶颈,连通南北交通大动脉贡献了智慧,也为粤北地区货物直达广州创造了便利条件。(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