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

1、定义:为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而对成本进行规划、估算、预算、融资、筹资、管理和控制的各个过程。

2、作用:确保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工。

3、要点:

  • 重点关注完成项目所需资源的成本(钱),同时也应考虑项目决策对项目产品、服务或成果的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和支持成本的影响。
  • 成本管理的另一方面是认识到不同的相关方会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的方法测算项目成本。

4、过程组:

1)规划成本管理:制定成本管理计划,用来指导后续的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2)估算成本:估算各项进度活动的成本。

3)制定预算:把估算成本过程得出的各活动或工作的成本逐层向上汇总,建立成本基准。

4)控制成本:监督项目成本绩效,管理成本基准变更。


规划成本管理(7.1)

1、定义:包括为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而对成本进行规划、估算、预算、融资、筹资、管理和控制的各个过程。

2、作用:确保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工。

3、要点:在项目规划阶段的早期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建立各成本管理过程的基本框架,以确保各过程的有效性及各过程之间的协调性。

4、规划成本管理的输出:成本管理计划

成本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计划的组成部分,描述将如何规划、估算和控制项目成本。


估算成本(7.2)

1、定义:对完成项目活动所需资源成本进行近似估算的过程。

2、作用:确定项目所需的资金,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3、要点:

  • 成本估算是对完成活动所需资源的可能成本的量化评估。
  • 需识别备选成本方案,权衡备选成本方案并考虑风险(自制、外包)。
  • 可以选择非货币单位以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 进行成本估算,应该考虑将向项目收费的全部资源。对于免费使用的资源,也要按合理的数字计算其成本。
  • 可在项目早期用于粗略量级估算整个项目的成本,在规划阶段开展确定性估算。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1)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2)

4.1、估算成本的工具: 类比估算、参数估算、三点估算

与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使用方法相同

4.2、估算成本的工具:自下而上估算

首先对单个工作包或活动的成本进行最具体、细致的估算,然后将这些细节性成本向上汇总或“滚动”到更高层次。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3)

4.3、估算成本的工具:储备分析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4)

1)为应对成本方面的不确定性或风险,估算时需考虑应急储备。应急储备应包含在成本基准中,用来应对已经接受的已识别风险。随着项目信息越来越明确,可以动用、减少或取消应急储备。

2)管理储备是为了管理控制的目的而特别留出来的项目预算,用来应对项目范围中不可预见的工作管理储备不包含在成本基准中,但属于项目总预算和资金需求的一部分。当动用管理储备用于不可预见的工作时,就要把动用的管理储备增加到成本基准中,从而导致成本基准的变更。

3)应急储备与管理储备的区别: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5)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6)

4.4、估算成本的工具:质量成本

包括在产品生命周期中为预防不符合要求,为评价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因未达到要求(返工)而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

  • 预防成本。预防产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务质量低劣所带来的成本。
  • 评估成本。评估、测量、审计和测试产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务所带来的成本。
  • 失败成本(内部/外部)。因产品、可交付成果或服务与相关方需求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7)

5.1、估算成本的输出: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包括对完成项目工作可能需要的成本,应对已识别风险的应急储备,以及应对计划外工作的管理储备的量化估算。

  • 可以是汇总的或详细分列的。
  • 应覆盖项目所使用的全部资源。
  • 如果间接成本也包含在项目估算中,则可在活动层次或更高层次上计列间接成本。

5.2、估算成本的输出:估算依据

成本估算所需的支持信息的数量和种类,因应用领域而异,不论其详细程度如何,支持型文件都应该清晰、完整地说明成本估算是如何得出。


制定预算(7.3)

1、定义: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成本,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的过程。

2、作用:确定可据以监督和控制项目绩效的成本基准。

3、要点:

  • 项目预算包括经批准用于执行项目的全部资金。项目预算=成本基准 管理储备。
  • 成本基准是经过批准且按时间段分配的项目预算。
  • 成本基准包含应急储备,不包含管理储备。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8)

4.1、制定预算的工具:成本汇总

先把成本估算汇总到 WBS 的工作包,再由工作包汇总至 WBS 更高层次(如控制账户), 最终得出整个项目的总成本。逐层累加工作包成本,形成项目的总成本。

这个和自下而上估算比较相似

4.2、制定预算的工具:历史信息审核

适用于类比估算和参数估算,都是利用项目的特征(参数)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项目总成本。

4.3、制定预算的工具:资金限制平衡

资金限制平衡:和资源平衡比较像,保证整个项目的现金流,保持平稳。不要突然一下花很多钱、也不要这段时间不花钱。应该根据项目资金的限制,来平衡资金。

4.4、制定预算的工具:融资

融资是指为项目获取外部资金。在工期较长的大型项目上,不可能一次就准备好全部资金。需要使用融资来分阶段获取项目资金,特别是外部资金。 如果项目使用外部资金,出资实体可能会提出一些必须满足的条件。

5.1、制定预算的输出:成本基准

经过批准的,按时间段分配的项目预算,包括了应急储备,不包括管理储备。只有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程序才能变更,用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的依据。

  • 是不同进度活动经批准的预算的总和,通常用S曲线表示。
  • 成本绩效基准又称为绩效测量基准(PMB)。
  • 成本基准包含应急储备,不包含管理储备。
  • 项目预算=成本基准 管理储备。
  • 完工预算不包含管理储备,项目预算/项目资金总需求包含管理储备。
  • 当有出现需动用管理储备的变更时,在批准之后,把管理储备移入成本基准中。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9)

5.2、制定预算的输出:项目资金需求

根据成本基准,确定总资金需求和阶段性(如季度或年度)资金需求。

  • 成本基准包括预计支出和预计债务。
  • 项目资金通常以增量的方式投入,并且可能是非均衡的。
  • 如果有管理储备,则 总资金需求=成本基准 管理储备。

控制成本(7.4)

1、定义: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成本,管理成本基准变更的过程。

2、作用: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成本基准的维护。

3、要点:

  • 对项目成本基准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 确保所有的变更请求都获得及时响应。
  • 当变更发生时,管理这些变更。
  • 确保资金不超支,包括阶段限额和总限额。
  • 监督成本绩效,找出并分析与成本基准间的偏差。
  • 对照资金支出,监督工作绩效。
  • 防止在成本或资源使用报告中出现未经批准的变更。
  • 向相关方报告所有经批准的变更及相关成本。
  • 设法把预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10)

4、控制成本的工具:数据分析(挣值分析

把范围、进度和成本绩效综合起来考虑,以评估项目绩效和进展的方法。

1) 在某个特定时间点,针对每个工作包和控制账户,计算并监测以下三个关键指标:

  • 计划价值(Planned value)PV:在某个时间点,计划完成工作的预算价值,PV=计划单价*计划工作量。
  • 挣值(Earned value)EV:在某个时间点,实际完成工作的预算价值,把计划工作挣回来的价值、“实现价值”。EV 的上限是 BAC,EV=计划单价*实际工作量。
  • 实际成本(Actual cost)AC:在某个时间点,实际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成本,AC 没有上限,AC=实际单价*实际工作量。

例题:

原计划 12 个小时,包 100 个饺子,每个饺子计划 1 块钱 1 个。但是包的过程中发现打 掉了一袋面粉,这下饺子的成本提高了,要 2 块钱一个了。在 6 小时的时候发现实际包了 20 个饺子。请问这时的 PV、EV、AC 是多少?

解析:

三个指标是要在某个时间点来监控

这个时间点取的是 6 小时,6 小时是原计划 12 小时的一半,时间过了一半,pv 也是一 半

原计划 12 小时,包 100 个。那么 6 小时: pv=50 个*1 块钱=50

EV=实际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20*1=20

AC=实际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20*2=40

2)监测实际绩效与基准之间的偏差

  • 进度偏差 SV=EV-PV,小于 0 进度落后,等于 0 进度正好,大于 0 进度提前;
  • 成本偏差 CV=EV-AC,小于 0 成本超支,等于 0 成本刚好,大于 0 成本结余;
  • 进度绩效指数 SPI=EV/PV,小于 1 进度落后,等于 1 进度刚好,大于 1 进度提前;
  • 成本绩效指数 CPI=EV/AC,小于 1 成本超支,等于 1 成本刚好,大于 1 成本结余;

单纯的CPI/SPI/CV/SV是没有价值的,最好把偏差与关键路径法(CPM)和风险管理一起用。

偏差分析

偏差为正:>0

差为负:<0

成本偏差(CV)

成本节约

成本超支

进度偏差(SV)

工期提前(货币单位)

工期滞后(货币单位)

CV和SV同时

成本节约,工期提前

成本超支,工期滞后

偏差分析

原因分析

CV为正,SV为负

资源没有到位,没开工,所以省钱,进度落后

CV为负,SV为正

可能在赶工,拿资源换时间,所以花钱多,进度提前

绩效分析

绩效指数>1

绩效指数<1

成本绩效指数(CPI)

比计划成本节约

比计划成本超支

工期绩效指数(SPI)

工期提前(货币单位)

未完成计划(货币单位)

3)预测未来:

A:完工预算 BAC:

进度活动的所有预算之和,即项目目的总计划价值:BAC=PV总和。

B:完工尚需估算 ETC

在项目执行的不同时点估算的,完成剩余工作所需的成本。分多种情况

非典型偏差:预计未来的全部ETC工作都将按预算单价完成。1、绩效符合;2、偏差特殊/非典型(后续不发生)

公式:ETC=BAC-EV;

典型偏差:假设项目将按截至目前的情况继续进行,即ETC工作将按项目截止至目前的累计成本绩效指数(CPI)实施

公式:ETC=(BAC-EV)/CPI;(考题默认此类型

考虑进度:成本、进度绩效都不理想,而又要求必须按期完工。CPI×SPI的结果又称“关键比率”,用来考核成本与进度的综合绩效。

公式:ETC=(BAC-EV)/(CPI×SPI)

重新估算:ETC=自下而上的估算

C:完工估算 EAC=ETC AC

在项目执行的不同时点估算的,完成整个项目所需的成本:EAC=AC ETC

由于 ETC 有多种计算方法,所以 EAC 也有多种算法

非典型偏差:EAC=BAC-CV;

典型偏差:EAC=BAC/CPI;

D:完工时偏差 VAC

完工预算与完工估算的偏差值

公式:BAC-EAC

4)计算最新工期的方法,EACT=原计划工期/SPI; (典型)

非典型偏差:未来绩效将会改进,接下来的工作按时、按预算完成;

典型偏差:继续保持目前绩效,按目前趋势;(题目没有特殊说明默认典型偏差);

5、控制成本的工具:TCPI 完工尚需绩效指数,衡量未来完成工作的难度

为了实现特定的管理目标(BAC或EAC),剩余资源的使用必须达到的成本绩效指标,是完成剩余工作所需的成本与剩余预算之比。

完工尚需绩效指数=剩余工作/剩余资金。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11)

如果累计 CPI 低于基准(如图 7-13 所示),那么项目的全部剩余工作都应立即按 TCPI(BAC)(图7-13 中最高的那条线)执行,才能确保实际总成本不超过批准的 BAC。

至于所要求的这种绩效水平是否可行,就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风险、项目剩余时间和技术绩效)后才能判断;如果不可行,就需要把项目未来所需的绩效水平调整为如 TCPI(EAC)线所示。

TCPI>0,难以完成

TCPI=0,正好完成

TCPI<0,轻易完成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12)

6、挣值分析图表

pmp预算管理(PMP项目成本管理)(13)

7、补充概念 ES(挣得进度)

定义:ES是EVM的延伸。挣得进度理论用ES和实际时间(AT)代替了传统EVM所使用的进度偏差测量指标(EV-PV),使用这种替代方法计算进度偏差,是一种新的趋势。

要点:

  • ES(Earned Schedule) 计划工期
  • AT(Actual Time) 实际工期
  • 基于工期的SV=ES-AT (>0,工期提前;<0,工期滞后)
  • 基于工期的SPI=ES/AT (>1,工期提前;<1,工期滞后)
  • 预计总工期=计划总工期/基于工期的SPI。

例题

工人刷10间房,计划30天,每3天一间,已完成5间,花了20天,请计算SV,SPI,预计总工期

解析

SV=3×5-20=-5

SPI=3×5/20=0.75

预计总工期=30/0.75=4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