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

编译/黄思隽(本文首发于《足球周刊》)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1)

拜仁慕尼黑是一家极端的足球俱乐部。它既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俱乐部,也是最讨人厌的俱乐部;它既拥有一支星光璀璨的国际球队、是一个享誉全球的品牌,又一直强调“我们就是我们”的巴伐利亚自豪感。德国足球专家乌利·黑塞(Uli Hesse)通过《缔造世界级豪门(Creating A Global Superclub)》一书,向读者系统地介绍这家独一无二的俱乐部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拜仁历史连载」《缔造世界级豪门》第一章:叛逃与骑士

「拜仁历史连载」《缔造世界级豪门》第二章:拜仁的缔造者

「拜仁历史连载」《缔造世界级豪门》第三章:被德甲拒之门外

「拜仁历史连载」《缔造世界级豪门》第四章:黄金一代

「拜仁历史连载」《缔造世界级豪门》第五章:披头士还是滚石?

「拜仁历史连载」《缔造世界级豪门》第六章:闪耀在灯光下

「拜仁历史连载」《缔造世界级豪门》第七章:我们就是我们

「拜仁连载」《缔造世界级豪门》第八章:一家普通的足球俱乐部

今天如果在街头碰到乌多·朔尔茨,很少德国球迷会认出他,因为他的声音比面孔要出名得多。在1973到1994年间,朔尔茨是凯泽斯劳滕主场贝策山球场的播音员。

造访贝策山令客队恐惧,因为这座球场是当时少数几座专业足球场之一(另一座著名的专业足球场是多特蒙德的威斯特法伦),这就意味着球迷与场上球员的距离非常近。德甲史上第一场因球迷骚乱而被迫腰斩的比赛发生在贝策山,似乎并不是巧合。那是1976年11月对杜塞尔多夫的比赛,即朔尔茨在贝策山工作的第4个赛季。由于球迷把瓶子扔进场内,裁判不得不在76分钟终止比赛。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2)

乌多·朔尔茨

对于拜仁来说,贝策山简直就是黑洞。我们此前已经提及1973年那场经典的7比4失利。事实上,在1975到1983年间,拜仁从未在贝策山带走过一场胜利。1982年3月1比2落败之后,沮丧的布赖特纳抛下这句经典语录:“我们还不如留在家里,把分数寄给他们得了。”

翌年,乌利·赫内斯想出了一个点子来破咒,他决定让球队放弃传统的红色或白色球衣,而改穿所谓的“巴西球衣”——黄色上衣、蓝色短裤、白色长袜。足球运动员总是很迷信,凯泽斯劳滕为此也采取对策,改穿绿色的客场球衣。结果赫内斯的“法术”效果更好,主队浪费了一个点球,然后奥根塔勒在60分钟左右一脚任意球经折射入网,这是全场唯一入球。

朔尔茨是不是在这一天第一次唱响那首迅速走红的歌曲呢?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朔尔茨在巴伐利亚州南部的穆尔瑙度假期间。有一天,他去了一家位于森林深处的乡村客栈。深夜时分,一帮年轻男子走进餐厅,他们穿着巴伐利亚传统的皮短裤,其中一人的裤子已经穿坏了。朔尔茨说,当时有人喊道:“扒下那个男生的皮裤!”这句话让朔尔茨印象深刻。回酒店的路上,朔尔茨开车时听到电台里播放披头士的名曲《黄色潜水艇》,于是他就把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了一起。

几周之后,拜仁造访凯泽斯劳滕。当客队球员进场热身,朔尔茨就开始通过广播唱起了“扒下拜仁的皮裤”,用的是《黄色潜水艇》的调子。球迷很快就学会了这句朗朗上口的歌词,于是一个德国看台经典曲目就此诞生了。朔尔茨说这一切发生在80年代初期,但这个说法肯定不对。早在1980年,柏林人海因茨·韦尔纳·施奈德就以Heinz die Hundekehle这个艺名出了一张名为《扒下巴伐利亚(拜仁)的皮裤(黄色潜水艇)》的唱片,以讽刺精选联邦总理的巴伐利亚州州长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

我一度怀疑朔尔茨其实是听到了这首歌,而不是披头士的那一首。但我找到了这张唱片的制作人格雷戈·罗特沙尔克,他告诉我:“我们去看赫塔对拜仁的比赛。观众开始高唱这首皮裤歌。我们就说:慢着,这多有趣啊,也许我们可以拿它来做点什么。”罗特沙尔克后来在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填上了其他歌词,然后在1980年夏天录制了这首反施特劳斯的单曲。既然“扒下拜仁的皮裤”在那之前已经传到了柏林,那么它的诞生肯定早于80年代初。

不管它究竟是在何时诞生,“扒下拜仁的皮裤”就像山火一样迅速蔓延,成为德甲传唱度最高的球迷歌曲,可能至今仍是非拜仁球迷最先学会的一首歌曲。这首歌之所以如此大行其道,原因在于拜仁在80年代垄断了德甲。对于大部分德国球迷来说,“除拜仁外的任何球队”成为了他们的必然选择。

拜仁能垄断德甲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终于解决了门将问题。当迈耶退役,1号球衣传给了来自汉堡的小伙子——瓦尔特·容汉斯。他的第一个赛季表现出色,入选了《踢球者》杂志的赛季最佳阵容,但之后的发挥就飘忽不定,跟他的替补、老将曼弗雷德·穆勒一样。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3)

瓦尔特·容汉斯

容汉斯代表拜仁的最后一场比赛是德甲80年代的经典之一,那是1982年4月24日主场对汉堡的比赛。客队在最后20分钟内打进3球,以4比3获胜,并赢得了冠军。比赛中出现最严重扑救失误的是汉堡一号、未来的德国国门乌利·施泰因,而容汉斯对于4个失球都没有明显责任。然而,他整场比赛都无法给人带来安全感,大部分人都觉得一位真正伟大的守门员至少可以扑出1球,甚至是2球。

6月初,乌利·赫内斯宣布他已经跟比利时俱乐部贝弗伦达成协议,将签下该队28岁的守门员让-马里·普法夫,花费80万德国马克。然而,普法夫在德甲处子秀就制造了德甲史上最疯狂的失球之一。1982年8月客场对不来梅的比赛中,拜仁控制大局,但主队门神迪特·布尔登斯基一再化解险情,比分一直没有改变。

上半场结束前1分钟,不来梅获得前场界外球机会,发球点很靠近角旗。乌韦·赖因德斯单手持球,后退了几步,然后助跑。皮球飞向前门柱,里戈贝特·格鲁伯准备接应,普法夫此时离开球门线,但他的出击路线与视线都被格鲁伯挡住。皮球越过了队友和对手,可能看不清来球的普法夫勉强伸出右手拍了一下,却无法阻止皮球飞过球门线。

这是全场唯一进球。如果普法夫没有碰到,进球肯定无效,因为规则是不允许界外球直接得分的。终场哨响后,当球员回到更衣室,切尔瑙伊暴跳如雷。“这简直荒谬,”他冲着手中拿着笔和小本准备记录的一众记者吼道,“这是我们3年来最糟糕的失球!”然后他转向了普法夫,“你已经不是在比利时了!”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4)

普法夫首次代表拜仁出场就制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乌龙球。

当我2015年在杜塞尔多夫的一场足球盛典上碰到普法夫,他实事求是地跟我说,他对那个失球的反应很平常,“我意识到自己必须更加努力地比赛和训练才行,毕竟我现在来到了德甲。”在比利时的时候,普法夫只是半职业球员,他白天要在银行工作8个小时,只能在下午下班后训练。当然,转会拜仁之后,一切都变了。

普法夫后来不仅逐渐成为了球迷宠儿,而且成长为公认的世界最佳门将之一。1983年做客凯泽斯劳滕的那场比赛,正是普法夫扑出了布雷默的点球,才让拜仁破除了贝策山诅咒。那场比赛之后,普法夫将自己的出色表现归功于他的守门教练——塞普·迈耶。这位拜仁传奇重返塞贝纳大街,成为了俱乐部与前球员之间关系改变的分水岭。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赫内斯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不再从批发商那里为俱乐部购买文具,而是从奥尔穆勒大街一家简陋的小店里进货。这家文具店平平无奇,一个简单的招牌告诉你老板叫做尼青格,那是施瓦岑贝克的阿姨玛丽亚。由于年纪太大,玛丽亚把店子交给了施瓦岑贝克打理。退役之后,这位曾经的“皇帝近身侍卫”每个工作日会看铺11个小时。当你问他为什么不为拜仁工作时,他回答道:“我喜欢自己当老板。”如果你礼貌地提出请求,他会跟你聊聊足球,但他并不太乐意聊。“为什么你不问问其他人,他们比我能聊。”由于受到互联网与大型连锁商店的冲击,施瓦岑贝克被迫在2008年关掉了这家文具店,但他仍继续为拜仁供应文具。

不过,请回迈耶并不是赫内斯的主意,而是普法夫。“在1982年加入拜仁后不久,我请求俱乐部聘请他为守门教练。但当时他们不想要他。于是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每周都要开车去他在安青的家两三次,跟着他训练。”拜仁在1982/83赛季不想聘请迈耶的理由很简单。当普法夫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帮助拜仁客场战胜劳滕之后,迈耶对记者说:“让-马里在训练场上的狂热程度跟我当年一样。我本想早一点带他训练,但当时还有个切尔瑙伊先生在俱乐部里面。”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5)

普法夫在拜仁的成功也要归功于回归担任门将教练的塞普·迈耶。

迈耶曾经为了保住切尔瑙伊的饭碗而逼走了主席,如今却与其反目成仇,也证明了匈牙利教头在鹿特丹那场欧冠决赛后变得多么孤立。他在拜仁的日子在1983年5月,即赛季结束前不久走到了尽头。冷漠与傲慢的切尔瑙伊得罪了太多人了。在赞助商马基路斯-道伊茨的总裁赫贝特·雅基施施压之下,主席霍夫曼被迫在赛季剩余3轮联赛时解雇了切尔瑙伊,临时提拔他的助手为过渡主帅,并宣布会请回深受球迷欢迎的拉特克。

拉特克是个极端务实派,这对拜仁来说并不是坏事。“二进宫”时,他只有48岁,但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练之一。离开拜仁后的8年里,拉特克带领门兴赢得了联盟杯,又率领巴塞罗那捧起了优胜者杯。另一个赢得全部3个欧战奖杯的教练是特拉帕托尼,但拉特克是唯一带领3支不同球队完成这一壮举的。拜仁签他是为了赢球,而他确实做到了。在他第2次执教的4年里,拜仁赢得了3个德甲与2个德国杯冠军,并非常接近于将欧冠奖杯带回慕尼黑。

于是在1983年的夏天,一切如旧:赫内斯掌权,拉特克坐在教练席,迈耶在训练场上说笑。这个画面原本可以更美,可惜年仅32岁的布赖特纳因伤退役了。在他的告别赛上,拜仁对阵拥有济科与肯佩斯的世界明星队。第27分钟拜仁首开纪录时,现场广播宣布进球者是布赖特纳,这引发了奥林匹克体育场的一阵欢呼。但事实上,这个球是代表世界明星队的贝肯鲍尔解围时不慎自摆乌龙。一年前的夏天,贝肯鲍尔在自己的告别赛上就进过一模一样的乌龙。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6)

拉特克与爱徒赫内斯再度合作。

拉特克二期的第一个赛季,场内和场外都充满骚动,制造了德甲史上最具争议的两桩转会以及两场最为著名的比赛。其中一桩转会还跟其中一场比赛有直接联系。

1984年5月中旬,德甲争冠形势异常胶着,前5名只相差3分,拜仁突然召开一场重磅新闻发布会。拜仁司库舍勒、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拉特克、霍夫曼,以及来自国际米兰的皮特罗洛和萨尔托里,面对着上百名记者以及不计其数的闪光灯与摄像镜头。霍夫曼宣布鲁梅尼格将于7月1日成为国际米兰球员。转会费为1000万马克,外加两队8月友谊赛的门票收入(因此拜仁最终进账了1100万到1200万马克)。

从各个方面来看,这都是一桩令人吃惊的交易。鲁梅尼格如今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球员。他确实很伟大,但考虑到他28岁了,巅峰期可能已经过了。正如赫内斯曾经说过的:“考虑到那笔钱,我们应该拿轿子把他抬去意大利。”

发布会期间,鲁梅尼格表示:“让我困扰的是这里每个人都在说钱。”但其实这跟鲁梅尼格无关。正如著名作家于尔根·莱内曼所写的那样:“没有人嫉妒他的钱。他谦逊、友好、友善、值得信赖。”人们只是想知道拜仁会怎样利用这笔天降横财。从来没有德甲俱乐部花过250万马克收购一名球员,而如今拜仁出售一名球员就进账了超过这个价格的4倍。俱乐部的财政危机就此化解,负债清零之余,拜仁还有钱可花。《踢球者》杂志的头条写道:拜仁的百万金元令德甲疯狂。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7)

在门兴格拉德巴赫崭露头角的马特乌斯。

在这场发布会6周之后,拜仁开始花出这笔意大利金元。尽管合同里明文规定任何超过125英里的旅行都要事先通知俱乐部,但这位名叫洛塔尔·马特乌斯的门兴中场新星私自飞往慕尼黑,接受由拜仁队医汉斯-威廉·穆勒-沃尔法特负责的体检,然后签下了3年合同。懊恼的门兴商务经理赫尔穆特·格拉斯霍夫说:“看来我们的规则不再适用于洛塔尔了。”

这桩交易令人惊讶的地方并不在于拜仁如此渴望得到马特乌斯。尽管马特乌斯当时还不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世界级巨星,但已经是德甲最有前途的中场之一。真正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马特乌斯竟然愿意为拜仁效力。这个年轻人出生在赫尔措格瑙拉赫,即阿迪与鲁道夫·达斯勒兄弟,以及各自品牌阿迪达斯与彪马的故乡。

在赫尔措格瑙拉赫,你要不是阿迪达斯的人,要不就是彪马的人,而马特乌斯一家是彪马人。他的父亲海因茨是彪马的工厂管理员,而母亲卡塔丽娜则在家里为彪马做些缝纫活。马特乌斯的第一家俱乐部是赫尔措格瑙拉赫FC,这相当于彪马的厂队。阿迪达斯的人不会为FC效力,而会效力赫尔措格瑙拉赫ASV。几年前,马特乌斯曾向《11朋友》杂志透露自己为什么会在1979年加入门兴,“我的爸爸为彪马工作,彪马是门兴的供应商,因此门兴是我的俱乐部。拜仁是阿迪达斯的,这意味着我对他们不感兴趣。”

不过5年之后,雄心战胜了原则,马特乌斯以260万马克的价格转会拜仁,但他继续穿着彪马的球鞋。当这桩转会的消息铺天盖地,拜仁前往盖尔森基兴,准备在德国杯半决赛中挑战身处德乙的沙尔克04。开场仅仅130秒,鲁梅尼格就为拜仁首开纪录。9分钟后,22岁的赖因霍尔德·马蒂将比分改写为2比0。马蒂是当时德国足坛最有前途的新星之一,但他很快就会被人所遗忘。不到50秒之后,沙尔克就抓住鲁梅尼格弟弟米夏埃尔的盯人失误,扳回一城。

沙尔克的本土精英奥拉夫·托恩随后主宰了比赛。托恩日后将随拜仁赢得3个德甲冠军,并代表西德队赢得1990年世界杯冠军。但这场在他18岁生日后一天举行的杯赛,才是他职业生涯的代表作。第19分钟,托恩从本方禁区前沿一路奔袭,最后以一记低射扳平比分。不过又仅仅过了50秒,米夏埃尔·鲁梅尼格便帮助拜仁再度超出。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8)

6比6!日后将效力拜仁的沙尔克04新星托恩一战成名。

比赛踢了一小时左右,身高只有1.70米的托恩高高跃起,力压从阿贾克斯高价加盟的丹麦中场瑟伦·莱尔比,头球扳成3比3。10分钟后,沙尔克再度高空轰炸,这一次头球破门的是彼得·施蒂希勒,沙尔克在比赛中首次领先。

好戏还在后头。拜仁加派前锋,换上迪特·赫内斯。终场前10分钟,小鲁梅尼格鱼跃冲顶破门,4比4!比赛进入加时赛。经历大约20分钟的闷战之后,双方在最后8分钟重新掀起高潮。第112分钟,前拜仁门将容汉斯接球脱手,赫内斯捡漏得分。电视解说员认为:“比赛胜负已定。”

但5分钟后,沙尔克的资深清道夫贝纳德·迪茨利用角球机会扳成5比5。90秒后,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把球送给无人防守的赫内斯,后者单刀赴会面对容汉斯冷静地打出一记穿裆球,攻入当晚比赛的第11球。电视解说此时说道:“这会是决定胜负的进球吗?它是的,一定是。”

加时赛进入补时2分2秒的时候,裁判吹哨,但并不是终场哨,而是吹给沙尔克一个离门25码的任意球。托恩佯装射门,然后冲入禁区。贝恩德·迪尔森操刀,皮球经过连续折射飞向门前,奥根塔勒头球解围正好送到托恩跟前,托恩一脚精彩的左脚凌空抽射直挂远角,6比6,重赛!赛后接受采访时,一战成名的托恩说出一番令沙尔克球迷震惊的话语。他说自己从小就是拜仁球迷,家里的床铺都是拜仁的。

重赛其实也相当精彩,拜仁一度丧失2球领先优势。在普法夫奋力化解托恩的射门后,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鱼跃冲顶攻入了致胜球,将球队送进决赛。对手是谁?门兴和马特乌斯!这场决赛同样成为了经典。由海因克斯执教的门兴先开记录,拜仁在浪费了多次机会后,终于在第83分钟扳平:马蒂近距离射中立柱,沃尔夫冈·德雷姆勒小角度补射入网。历史上第一次,德国杯决赛需要通过互射点球决胜。

第一个主罚的就是马特乌斯。普法夫是出了名的“点球杀手”,他在德甲生涯拥有64%的点球扑救成功率,为历史之最。或许因为忌惮普法夫,马特乌斯选择了高难度的右上角。理论上这是个好决定,因为普法夫猜对了方向,如果马特乌斯选择低射,比利时人很有可能把球扑出。然而,马特乌斯一脚放了高射炮。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9)

马特乌斯面对普法夫射飞点球瞬间。

如果你问门兴球迷对这一脚有何看法,他们大概会告诉你马特乌斯是故意射失的。这当然是一派胡言,但射失这个点球令马特乌斯被贴上了“犹大”的标签,也让很多人怪罪海因克斯为什么要让马特乌斯首先主罚点球。答案很简单:马特乌斯是非常优秀的点球手。

赛后,马特乌斯在场上抽泣的画面成为了德国足球80年代又一个经典时刻。这让很多人都误以为是马特乌斯的这一脚直接导致了门兴失利,事实并非如此。在他射失4分钟后,奥根塔拉大力打中路被乌利·祖德挡出。4比4,不得不进入突然死亡阶段。

当比分踢成7比7的时候,本该由门兴前锋弗朗克·米尔上前主罚,但他告诉海因克斯自己身体不适。当时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米尔在与赫内斯争顶时脑震荡了。于是替补诺贝特·林格尔斯临危受命,他瞄准了球门左侧,结果一脚击中立柱。

深度解析拜仁阵容(扒下拜仁的皮裤)(10)

捧着德国杯,拥抱了拉特克之后,鲁梅尼格告别拜仁。

当普法夫振臂庆祝,赫内斯却找不到皮球,该轮到他来主罚了。他之所以没有找到皮球,是因为小鲁梅尼格拿走了,年仅20岁的他冷静地把球打入球门左侧。当皮球撞入网窝之前,小鲁梅尼格就已经转过身来,准备跟哥哥庆祝。卡尔-海因茨是赛后第一个接受电视采访的,“弟弟送给了我最好的礼物。“然后,他就离开了球场,也离开了拜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