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对比(初中历史一课5分钟)

第1课 鸦片战争

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在与中国贸易中处于“逆差”,白银流入中国;走私鸦片,牟取暴利;政府公然支持。

2.鸦片的危害:

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威胁清政府财政,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导致产业破产;军队战斗力下降;政治腐败。

3.虎门销烟

①时间:1839年6月3日到6月25日。

②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战争的原因:

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根本);

②林则徐虎门销烟(直接)。

5.战争的必然性

进行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是英国的既定政策,发生战争是必然的。林则徐禁烟只是借口。

6.战争的时间、过程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关天培虎门战死,北上直逼天津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1841年初侵占香港岛,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

7.结果:

1842年8月,强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赔款2100万元;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英国同商定(2)危害: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损害了领土、司法、关税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8.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①主观: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②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③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初中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对比(初中历史一课5分钟)(1)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时间:1856-1860年;

②原因外国侵略者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

③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俄美是帮凶

④简况:1856年攻陷广州,1860年,占领天津,10月,攻入北京。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启示:既是列强侵华的罪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不仅给中华文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民族当自强。)

(2)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①1858年《瑷珲条约》: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

②1860年《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千米;

③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千米;

④19世纪80年代《改订条约》:西北地区7万平方千米

原因:①清政府腐败无能,屈服武力,出卖土地;②沙俄的侵略野心。伺机侵占,趁火打劫。

初中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对比(初中历史一课5分钟)(2)

(3)其它:1858年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北京条约》。

(4)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丧失更多主权,列强侵入到长江中下游,沙俄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战争引发的农民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1)时间:1851---1864年

(2)斗争目标对内反抗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外抗击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3)重要事件: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太平军逼近上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洋枪队——太平军在青浦痛击——在浙江慈溪,击毙统领华尔——1864年,天京陷落。

(4)意义: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壮烈的一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