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

2018年,电影《无问西东》上映,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是西南联大高材生,日寇侵略,国难当头,沈光耀投笔从戎,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在一次与日寇作战时,他驾机冲向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1)

沈光耀壮烈殉国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很多人也在想:这个人物是真实还是虚构?

沈光耀这个人物形象是虚构的,与日寇作战中牺牲的空军飞行员名单上,没有沈光耀这个人,但是他有个真实的人物原型,就是清华才子沈崇诲。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2)

父亲是广田弘毅同学,张作霖好友,曾经营救李大钊

与电影中的沈光耀一样,沈崇海也是出自名门。

沈崇诲的家族是浙江有名的吴兴沈氏,沈崇诲的祖父沈味兰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还做过一任莱阳知县。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湖北大力兴办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沈味兰一家受他的影响,思想上也比较先进,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

沈崇诲父亲沈家彝从小跟着父亲生活在武汉,沈家彝从小聪颖过人,个性倔强,他读经书,学八股,也经常涉猎各国的政治、文化、科学文化知识,“学贯东西,经常语惊四座”。1897年,16岁的沈家彝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次年,到北京参加会试,没有考中。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的戊戌变法就发生在这一年。沈家彝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是康梁发动的戊戌变法对他的影响很大,他从此对考功名不感兴趣,而是希望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1903年,沈家彝来到北京,报考京师大学堂,三年以后,他因为成绩优异,以官费留学生的身份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科读书,与后来的日本首相广田弘毅成为同学。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3)

图:广田弘毅

这是以后的事情,在上学的时候,还看不出一个人会往哪里发展,广田弘毅和沈家彝都是高材生,彼此惺惺相惜,成为好友。

沈家彝在日本留学五年,1908年,沈家彝学成回国,在清朝的大理院民厅任推事。清朝灭亡以后,沈家彝任北洋政府大理院民厅厅长。后来,老奸巨滑的袁世凯为了制衡张作霖,派沈家彝到东北担任奉天省审判厅厅长。

袁世凯没想到,张作霖虽然是个大老粗,却很敬重沈家彝这样的文化人,沈家彝也认为乱世枭雄张作霖不是个寻常人,是有大胸怀大眼光的。他与张作霖很投缘,成为好友。

但是,沈家彝是南方人,适应不了东北严寒的气候,只好辞职,回北京任职。

1926年,张作霖占领北平,称安国军总司令,第二年逮捕处死李大钊等人。沈家彝与李大钊也是好友,听到李大钊被捕的消息,沈家彝登门拜访张作霖府,为李大利求情。无奈张作霖处死李大钊的决心已定,沈家彝的营救没有成功,只营救出了鲍罗廷夫人等人。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4)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占领中国,沈家彝弃官不做,挂牌当律师。因为沈家彝在法家界非常有名气,日本人想拉拢他,岗村宁次拿着广田弘毅写的亲笔信登门拜访沈家彝,希望他出来替日本人办事,被沈家彝拒绝。

在沈家彝看来,同学情谊是同学情谊,民族气节是民族气节,两者不能混淆。

沈家彝不仅自己不当汉奸,还教育子女不要当汉奸,无论如何不能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

沈崇诲:从来征战无归日,两翼斑斑血染红

沈崇诲出生于1911年,这一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清王朝被推翻。

因为父亲沈家彝在北京北洋政府任职,沈崇诲小时候生活在北京。沈崇诲在北京上小学,中学时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与周恩来是校友。1928年,沈崇诲考入清华大学,再次回北京上学。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5)

与人们想象中的文弱书生不一样,沈崇诲不仅学习成绩好,还是一位运动达人,他在清华大学上学期间,是学校足球队和棒球队队员,曾经作为北京市和华北地区的选手参加全国运动会。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奠定了基础。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全国各地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九一八事变第二年,沈崇诲从清华大学毕业。

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的沈崇诲没有留在北京,而是远赴绥化工作。同年12月,沈崇诲投笔从戎,报考中央航校第三期,成为一名空军学员。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6)

沈崇诲从中央航校毕业,因成绩优异留校担任飞行教官,后来调任空军第二大队第九中队中尉分队长。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8月,日本进攻上海,南京政府组织淞沪会战。

沈崇诲奉命随第二大队轰炸日军第三舰队。在激战中,沈崇诲发现日军正在码头上登陆,码头上堆着很多日军军火,沈崇海向堆在码头上投掷炸弹,引爆码头上的军火,爆炸声响起一片,日本伤亡惨重。

8月19日凌晨,沈崇诲奉命再次轰炸敌舰,正有日本战斗机要去轰炸南京、杭州,他们的护航战斗机迎击我们的飞机。沈崇诲他们驾驶的轰炸机没有战斗机护航,非常凶险,沈崇诲仍与第九中队的飞行升空执行轰炸任务。

非常不幸的是,正当沈崇诲等人飞到日本军舰上空时,他驾驶的904号飞机发生故障,飞机尾部冒出浓烟,飞行速度也慢了下来,脱离了战斗队形。

这时,日本旗舰“出云号”正在指挥舰队与中国军队作战,气焰十分嚣张。“出云号”,说起来是中国的耻辱。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割地赔款,向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后来日本在列强干涉下归还辽东半岛,又向中国勒索白银3千万两,又以中国赔偿的白银纯度不够等借口,勒索白银两三千万两。前前后后,中国赔了将近3亿两白银。

日本用清政府赔给他们的银子购买军火,扩充海陆军装备,大手笔向英国订制了好几艘军舰,其中就包括这艘名为“出云号”的装甲巡洋舰。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7)

淞沪会战时,出云号巡洋舰表现得傲慢而嚣张,它不仅轰出中国军队,掩护日军进攻,还轰炸岸上的工厂、学校、民房,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损失。

沈崇诲和同机的另一名飞行员陈锡纯看到出云号以后,决定驾机撞向出云号,与出云号同归于尽。

沈崇诲驾机冲向出云号,但是由于出云号装甲坚固,火力凶猛,虽然受到重创,没有被炸沉。沈崇诲和与他同机的陈锡纯坠海身亡,沈崇诲牺牲时26岁,陈锡纯年仅22岁。

他们的生命化为一道长虹,永远留在祖国的上空。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8)

在沈崇诲的遗物之中,人们发现了两句诗:

从来征战无归日,

两翼斑斑血染红。

沈崇诲用他的生命实现他的承诺。

三、“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那是尽了我的天职”

抗战时期,我们的空军力量非常薄弱。由于飞行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而那时中国文盲遍地,有文化的人不多,所以抗战时期很多飞行员是名门望族子弟或是归国支援抗战的华侨精英子弟,他们被称为“空军少爷兵”。

确实,和平时期,他们是一群出身于名门望族家境优越的“少爷”,然而国难当头的时候,他们没有退缩,与危险中的祖国站在一起,他们中很多人献出了生命。

飞行员闫海文的飞机被日军高射炮击中,飞机起火,他不得不跳伞,落入日军阵地,日军数十人围住他,劝他投降。他拔出手枪击毙五名日军,然后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宁死也不做日军俘虏。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9)

图:闫海文

飞行员刘粹刚,淞沪会战开始以后两个多月,他就击落11架敌机,被誉为空军“四大金刚”之一。1937年10月他因大雾弥漫不幸撞塔身亡,年仅25岁,结婚刚一年。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10)

他在给妻子许希麟的遗书中说:

“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因为我生在现在的中国,是不容我们偷生片刻的!“

许希麟闻听丈夫殉难的消息吞银元自杀,被人救活,她继承丈夫的遗志,创办以丈夫的名字命名的小学,学生都是空军子弟或遗孤。1990年,76岁的许希麟来到刘粹刚墓前,献上亲手写的条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表达对丈夫永生不灭的思念。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11)

飞行员刘大飞,父亲是沈阳县警察局局长,被日本人烧死,他怀着国仇家恨参加空军。他暗恋齐邦媛八年,为了不让自己牺牲以后齐邦媛承受痛苦,他一直与齐邦媛以兄妹相称,他在写给齐邦媛哥哥的遗书中说:

“请你委婉的对邦媛说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刘大飞于1945年在河南信阳为掩护战友而牺牲,年仅26岁。

还有林徽因的弟弟林恒,他本来已经考取清华大学,国难当头,他放弃去清华上学的机会,报考航校,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1941年在成都空战中殉国,年仅25岁。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12)

林徽因含泪写下《哭三弟恒》: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像他们这样为国捐躯的热血青年还有很多很多,据统计,这些空军飞行员牺牲时的年龄只有24岁,他们把热血洒在长空,把生命定格在最美好的年华。

四、沈崇诲的故事两次搬上银幕

沈家彝有8子3女,沈崇诲是次子。

电影《无问西东》中的沈光耀参加空军,没有征得家人的同意。沈崇诲报考航校,也没有征得家人同意。沈崇诲的父亲沈家彝为人严正,他对自己要求严,对下属要求严,对子女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13)

沈崇诲兄弟成年以后,还经常遭到父亲的打骂,沈崇诲兄亲有好几个因为受不了父亲的棍棒教育而离家出走。

沈崇诲也是离家出走报考航校。沈家彝对沈崇诲不经允许擅自离家出走非常气愤,直到沈崇诲壮烈殉国的消息传来,他才原谅理解了儿子。

沈崇诲的六弟沈崇健1941年考入燕京大学,上学期间受一些同情革命的教授影响,投身革命,1942年,沈崇健悄悄离家,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化名韩叙。建国以后,韩叙成为一名外交官,长期跟随周恩来总理办理外交事务。1971年尼克松访华,陪同周总理到机场迎接尼克松的人中就有担任礼宾司司长的韩叙。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14)

沈崇诲七弟沈崇刚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年赴苏联留学,是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曾经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他的妻子是在《洪湖赤卫队》中饰演韩英的我国著名歌唱家王玉珍。

沈崇诲的父亲沈家彝在抗战胜利以后出任司法部大法官,建国以后,出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54年病逝于北京。

《无问西东》不是沈崇诲的事迹第一次搬上银幕,早在1940年,导演孙瑜执执导的电影《长空万里》,就是以沈崇诲等一批空军飞行员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无问西东》上映,让人们再次想起这些为国捐躯英年早逝的战士。

沈崇诲墓(沈崇诲清华才子)(15)

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像沈崇诲、闫海文、刘粹刚、刘大飞、林恒这样的英雄用他们年轻的生命换来的,是无数像沈家彝、许希麟、齐邦媛、林徽因这样的父亲、妻子、恋人、姐妹承受着失去亲人、朋友的痛苦换来的。

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参考:

《无问西东》幕后故事

纪录片:冲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