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兴县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①)

庆元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兴县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①)(1)

开编语:

2021年10月16日,《求是》杂志刊发了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乘着改革开放春风,新兴县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谋求发展,历经数十载岁月磨砺,付出与沉淀终得成果。近段时间,笔者走访新兴县圩镇乡村、学校、企业、社会团体等,深入实地开展采访调研,以见闻形式从社会经济、产业融合、企业高质量发展、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及“三次分配”共享成果等方面,了解新兴县在探索共同富裕之路的思路、举措和成效。

金秋时节,收获在望。走在新兴县田野道上,放眼望去金黄色的稻穗“笑”弯了腰,奋斗岁月里收获的不仅仅是饱满的谷粒,还有在党政引领下,产业协调发展带来的惠民成果,为新兴人民谱写出幸福生活乐章。

作为云浮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历经岁月沉淀,新兴县在产业发展上,依托自身资源拓宽优势,屡屡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在逐渐走出一条产业协调均衡的高质量发展路子的同时,不忘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产业带动,努力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消除贫困,携手人民共同迈向富裕之路。

数据显示,2020年,新兴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7.2:31.5:41.3,新增就业岗位4929个;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11户14486人、1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实现退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21.26元。

农牧“领头雁”带领农户致富奔康

2021年8月17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回溯到1983年,在新兴县簕竹镇,一位名为温北英的农民联合6户农民,以七户八股的方式凑齐8000元,成立了一家养鸡场。38年间,从办下的第一个鸡场到带动千万农民致富,作为新兴县本土孕育出的优秀企业,温氏股份秉承着温北英“发挥自身能力,于社会有点作为”的“大同梦”,其思想与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本意一致。

一直以来,温氏股份始终立足农村、专注农业、服务农民,坚持发展鸡猪养殖主产业,不但颠覆了传统的生产养殖模式,打通产业上下游跨界发展,还把广大的农户百姓纳入到自身产业发展当中,秉持着“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核心理念及“公司 农户”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带动农户致富的先行之路。

新兴县太平镇的满明雄,曾经是一名患有慢性病的贫困户,又因创业失败屡称自己“一事无成”,在温氏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6月,温氏悦塘养殖小区开始投产,在这个新的项目里,满明雄却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也让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驶入“快车道”。

如今,作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领头雁”的温氏股份,早已不是养猪养鸡这么简单,多年前就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该企业在“公司 农户(家庭农场)”的基础上,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集聚优势反哺工业。温氏股份的崛起,不仅带动当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为广大农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发展消除贫困、带领百姓致富奔康。

庆元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兴县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①)(2)

▲资料图

截至2020年底,温氏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400多家控股公司,合作农户近5万户,2020年公司合作农户总收益85.6亿元。2010-2020年,温氏合作农户养殖总收益累计647.97亿元。

据统计数据,2016-2020年,温氏精准扶贫模式覆盖贵州、云南、四川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累计投入精准扶贫资金12.14亿元,其中产业脱贫项目资金11.52亿元,实施产业脱贫项目3582个,累计帮助18571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累计为778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335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

制造业“联姻”自动化让日子有了奔头

走进新兴县先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新成分厂的生产车间,“全国第一条”不锈钢制品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序运作,一台台自动化机械手正在有条不紊地运作,原来生产一只不锈钢成品锅需要1周时间,现在仅需2小时。制造业与自动化生产“联姻”,不仅有效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也无形中推动了工人生产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新成分厂工人大概有2300人,80%来自本地,20%是外来务工者,针对老员工公司实行股份制,工人每月的税后工资基本能达到6000元以上,福利待遇上来了,收益的不止是员工,企业用人也稳定。”新兴县先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新成分厂副总经理刘志强介绍。

庆元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兴县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①)(3)

▲先丰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员工工作现场

作为第二产业制造业,企业生产提高,工人薪酬稳定,让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良性循环形成相互促进,也让更多百姓日子有了奔头。

“我在凌丰集团已经工作了6年,现在一个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的工资,五险一金齐全,也买上了小汽车,生活幸福稳定。两个小孩上学,厂里还有专门的校车接送,日子过得不愁。”凌丰集团员工黄培清说。

与黄培清一起共事的游安芳来自贵州,今年是她来新兴的第9个年头,虽是外来工,但她早已把新兴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从老厂开始,我和丈夫就已经在这边工作了,这几年新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气候也好,很多老乡都留在这里工作。”游安芳脸上满露笑容地说。

不锈钢产业作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有着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新兴县更是全国最大的县级餐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餐厨具生产之乡,闻名中外。

从一只锅到一个厨具产业,如今惊艳国际的云浮不锈钢餐厨具制品产业,广东凌丰集团公司、广东万事泰集团公司、广东三A集团公司、欧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等知名的龙头企业逐渐涌现。近年来,新兴县不锈钢制品行业以产业演变、产业提升和产业创新为抓手,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推进不锈钢制品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带动社会发展和百姓就业。

“农业 旅游”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产业扶贫是扶贫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精准扶贫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兴象窝山地处开平和新兴交界的水浪村,地区偏远,曾经,这里土地大量闲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充盈,周边村落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来源没有保障,原是新兴县重点扶贫地区。

庆元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兴县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①)(4)

随着“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绿色农业”等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自2007年起,新兴县的翔顺控股集团从整合茶场资源着手,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对茶叶的引种、培植、管理和生产工艺等进行革新,持续扩大茶叶种植规模,开发本地旅游资源,为贫困户和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农户从脱贫逐渐走向致富,以“茶叶”助“民生”、形成“大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企业承包农户闲置土地,使农户有了租金收益,也让有能力的农户承包部分茶地,按公司要求统一种植管理,公司保价回购茶青,增加农户收入。同时,农民还可以通过务工实现收益,公司4000多亩茶园每年有10个月采茶期和2个月管护期,为农户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翔顺象窝禅茶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庆元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兴县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①)(5)

▲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美丽家园》栏目截图

如今,象窝山周边自然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亮点频现,茶叶成为太平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现代特色产业,成为当地旅游的闪亮名片。每年到象窝山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态园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全产业链的效益和魅力逐渐展现,为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了一个示范样板。

2016年,新兴县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逾85亿元。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1380.25万人次,社会旅游总收入132.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1%。

记者手记:

乘着改革开放春风,新兴县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谋求发展,历经数十载岁月磨砺,沉淀终得成果。新兴人民民风淳朴,做事务实,近年来,在政企的共同努力下,新兴产业发展协调均衡,一二三产业各有风骚,而又相互紧扣融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盛况。一个城市的产业健康发展与民生进步总是相辅相成的,产业兴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则反馈于企业发展。在新兴,企业作为产业的承载体,他们从群众中走出来,发家致富后不忘本源,谨记启程初心,先富帮带后富,把广大百姓纳入到自身发展当中,携手并进奔小康,向共同富裕迈进,齐创美满生活。

庆元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兴县推动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实践①)(6)

记者:何玮珊

责编:赖秀梅

值班主任:陆致彤

值班总编:卢利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