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淡云轻孙玉玲(男儿有泪不轻弹)

风淡云轻孙玉玲(男儿有泪不轻弹)(1)

男儿有泪不轻弹

◎孙玉玲

父亲打小被养父母抱养的身世,他自己是知道的。时常因在养父母家孤单无趣,便不由自主地回到生身父母家,与哥哥、弟弟、妹妹们一起玩耍。有时,玩野了,天黑了也不想回家。“二的呀,天黑了,早点回去吧,别让那边的爹妈在家等着着急啊。”经生母的再三劝说,父亲只能带着失落的心情,一步一回头地往外走。当他走出街门的一霎那,只见养父的身影在徘徊中飞速转身,向这边奔来。“爹,你怎么在这?”“天黑了,你妈不放心你自己往回走。”养父边说边将儿子揽进怀里,大步流星地向家里奔去。而养母也早日在拐弯处等待期盼了许久许久……

那会儿,家里不论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养父母全尊着养子。当他的身体有所不适时,养父总会心急如焚地背起他,四处奔波求医……

渐渐地,养父母无微不至的体贴关爱,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赖与依托。那间有些沉默寂静却带着温度的小巢,早已成为了他生命中最安全可依的港湾。而养父母的恩宠与溺爱,却并没有让他滋生出理所当然索取的理由,而是将点点滴滴的好,都谨记于心,铭记于怀。他曾在心中暗自许下诺言:如今二老养我小,将来我必定用双倍的回报,陪他们慢慢变老。当他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便尽力让二老得到最大的满足。让他们吃的好一点,穿的体面一点,听从二老教诲,不惹事生非,不给他们增添负担。他的知书明理,感恩回报的行为不仅令二老知足开心,更得到了邻居们的啧啧称赞,且成为了大街小巷传颂的佳话。

风淡云轻孙玉玲(男儿有泪不轻弹)(2)

父亲不仅对养父母好,对街坊邻居也是有求必应。不论是修修补补,还是写门对,为婚宴担当大厨等,从不看客下菜。越是日子过得累的人家,他答应得越爽快。后来,我们家买了一对孤寡老人的北屋家,从此,住在南屋的两位老人与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他们家的挑水、洗衣、到生产队领粮草等一切体力活,都由我们姊妹无偿承担。也因此引来小伙伴们的好奇:你们家咋有那么多爷爷奶奶?

养生奶奶病危的那段日子里,正好赶上哥哥出生,侍俸奶奶的事宜,便全落在了父亲一人身上。他白天给奶奶喂饭、喂药,擦屎端尿,晚上守在奶奶身边,困了就挨着奶奶身边躺下,眯上一会儿。据说病人离世前的那口气毒性很大,而父亲却一点儿没嫌弃过。

奶奶终因病情恶化,久治不愈而离开了人世,令父亲疼痛不已。那一刻,母亲对他的好,丝丝缕缕全萦绕在心头。其实,此时的他,虽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却也只有二十几岁,始终如没离怀的孩子。想想再也没有了母亲每天嘘寒问暖的牵肠挂肚,没有了她里迎外送的嘱托与叮咛,他的心,就会被针扎过一样地痛。为了那声爸妈,父母含辛茹苦地把自己养大,而养儿为防老,母亲则过早地离去,令还没尽足孝道的儿子亏欠难耐。他思着念着,终因那份无法抑制的情感溃不提防,而泪腺失禁。

老辈曾有“看殡不怕殡大”之说,出殡那天,来看殡的人会很多。

只因流传至今的那句话:“闺娘哭是真心真意,媳妇哭是浪声浪气,女婿哭是驴腚放屁。”所以,来看殡的人,多是来看这家的媳妇与女婿的演技的。由此进行一番夸张的议论与点评。

所谓对媳妇女婿的挑剔,无非就是他们与逝者无血缘之亲的缘由,而这时的你,越是假模假式地掩饰与伪装,就越是显得做作,漏洞百出,至此授人以柄。

而同样是与父母没有血缘的父亲,他跪在养母灵前,呜咽流涕之悲情,不仅没有让围观者觉察出“戏”份,倒因他平时真情做人的品格,引来赞誉:“看人家这儿子,从骨子里疼的样子是装不出来的。”“对呀,你说看着就叫人觉得霸道的老太太,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养出这么懂事的儿子。”“嗯,真让这老人挑着了,让咱这些邻居也跟着沾光。”

在我眼里,父亲一向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子,从没被什么事情压垮过,然而,却听母亲说,父亲除了在奶奶去世时悲伤过度地痛苦过,后来,他又大哭过两场。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且向来做事严谨、仔细的父亲,却被查出账目中缺了一张单据。正赶上严打的风头,父亲不仅要退赔,还得进公社学习班。而这一切惩罚,父亲都能咬牙忍着,唯有他一生清清白白做人的声誉受辱,令宁折不弯的他,彻底崩溃。满腹的委屈,像一块大石头堵在胸口,令他窒息难耐。他一路站立不稳,踉踉跄跄地回到了家,一头栽倒在炕上,毫无顾忌地在炕上翻来覆去地打着滚哭。他怎么也想不通,天上会掉下这么个大黑锅,一辈子堂堂正正诚实做人的信誉就这样被毁,令他不甘。他最怕的是在人们心目中种下“道貌岸然”“伪君子”等被人唾弃的小人之印象。这正是击垮他的最利之器!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令他无法抑制的泪水如泉涌般泛滥。

一向笑容可掬的父亲,此后的容颜上,除了皱纹一天天加深,再也没有能让他发至心底的兴奋点。几年来,他忍辱负重,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

风淡云轻孙玉玲(男儿有泪不轻弹)(3)

单位里有了解决不了的难题,还是首先想到了父亲,他总是毫不推辞,欣然接受,并认真做好。因为他喜欢挑战自己的极限,愿意将自己的能量最大化地释放在人世间。曾有不少同事对父亲有所不解:你为单位做了那么多的贡献,也没被器重,工资奖金也没多拿,真不知你图个啥?父亲则平静地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一次不容易,如果因为自己的一些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将上苍赋予你的一身能为人所用的东西,不去充分利用,而是有所保留地带进坟墓,那岂不是枉来这世界一遭?

三年后,全家人勒紧腰带,终于将那份款项付清了,而父亲丢失的那张单据也莫名地出现了。得知此事,令父亲喜极而泣,顾不得理清这一切究竟有何来龙去脉,只要还了父亲的清白,又让他兴奋地跑回家,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这次的哭,是那样的敞亮、酣畅。这么多年压在心头令他窒息的堵物,终于被搬掉了!他感恩老天有眼,洗清了自己的冤屈,让他在此生还能有机会重获新生。那一刻,在父亲的内心世界里,只要我做人的诚信不被辱,其它的一切艰难险阻,都不会是摧垮他精神生命的理由。当他思想着今后的每一个日子里,都会像春天一样,明媚、盎然,欣慰的泪水,又不知不觉地滚滚而落。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闻知父亲三次发至肺腑的哭,没有让我感到哪颗泪珠带着懦弱与轻薄。却更加深了我对父亲的敬重。敬重他,懂得感恩、慈悲为怀、善待双亲、敬老孝先的人格品德。更感动于他那一代人,视“信誉”如生命,心无苟且、表里如一、坦荡为怀的精神气节。

风淡云轻孙玉玲(男儿有泪不轻弹)(4)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自省、自律、自爱,那优良的家风之气,就会常盛不衰,代代相传。

风淡云轻孙玉玲(男儿有泪不轻弹)(5)

作者简介

孙玉玲,烟台市莱山区居民,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微刊编委。2018年曾被评委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曾有文字发表于《齐鲁文学作品年展》《当代散文》《迷人的风景》《胶东散文年选》《胶东文学》《烟台散文》《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等。

编辑:刘学光

已无更多数据

壹点号 烟台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