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地名史(边疆时空牛汝辰)

中华地名史(边疆时空牛汝辰)(1)

牛汝辰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地名学、历史地理、语言学与民族学。出版专著和工具书30余部。主要代表作有《中国文化地名学》《早期西域底层地名探源》《中国地名掌故词典》等。

香港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地区,有其独特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它具有根深蒂固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对中文的执着追求;另一方面,又在长达150余年的岁月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处于中西文化交汇之地。

(一)香港的由来

香港地区历史悠久,但“香港”作为地名出现在史籍中却比较晚。最早记载“香港”一名的文献是明朝万历年间郭棐所著《粤大记》一书。该书所载《广东沿海图》中,标有香港及赤柱、黄泥涌、尖沙咀等地名。而在此以前,香港地区多标为“屯门”。但莞香树在唐以前已传入广东,宋元以后遍植于香港所在东莞县。照此看来,香港产莞香最兴盛也在此时期。

关于“香港”一名的由来,一般认为香港与莞香有关。古时东莞县出产一种著名的贡品叫莞香。这是一种树,有很多蕊汁,味极香。人们把蕊汁收集起来,制成团块的香料。这种香料的用法也很特别,既不是擦,也不是烧,而是隔水煎。水滚则香料即随蒸汽挥发,香气沁人心脾。可谓一香在屋,满室清香。当时京师及苏杭等地的达官贵人、皇室贵戚,莫不争购。所以莞香身价名贵,如黄金一般。据考证,在香港、九龙,宋末已有人开始种香了,所生产的香料,质量优良,堪称上乘。莞香销路很广,明朝时每年出口莞香的贸易额均在数万两银锭以上。当时香港、九龙一带居民多以种香为业,并用一种叫“大眼鸡”的海船运往广州、江浙、南洋及阿拉伯各地。莞香的集中地是香埗头(即今尖沙咀)和石排湾(今香港仔),然后再转运各地。后来凡莞香所到之地都被称为“香”字,如集中莞香的码头就叫香埗头,转运莞香的石排湾港口即被称为香港,港口附近的村庄被称为香港仔、香港围。1860年—1870年,在旧围之外又建起新围,称香港村,即今黄竹坑。鸦片战争时英国人经过该村,以其记为全港岛地名,并按疍民口音,读为“HongKong”。此即今日香港英译来源。香港之名即源于此,以后推而广之,范围逐渐扩大,成为香港全岛及九龙、新界之总称。另一说“香港”因“香江”而得名。据说早年港岛西南部有一村落,村中流淌着一条小溪,清澈的溪水香甜清冽,淙淙入海,形成天然海湾,人称石排湾。岛上居民于此溪中汲水为生,过往船只也于此溪补充淡水。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条小溪称为“香江”,香江的出海口就称为“香港”。在今日香港地图上已不见“香江”一名,有人说,香江大约在薄扶林、华富村一带,如今被称作瀑布湾。香港还有“香姑岛”“裙带路”“红香炉峰”等称呼。

(二)香港地名的语言分析

1.香港语言的使用情况

一方面,香港受英国殖民统治150多年,在19世纪中叶后,港英政府的所有职位无一例外地把持在英国人手中。香港当局规定:中文和英文同为法定语言。政府与市民交往时,这两种语言都具有同等地位。凡市民所关注的重要报告和其他出版物,皆备有中英文版本。立法局、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各个区议会和政府其他委员会开会时,发言者均可用英语和华语(粤语或普通话)发言。但实际上港英当局实行不平等的语言政策。英语在行政、立法、司法、考试、教学等领域占据着支配地位。

2. 香港地名的中英文分写

地名是语言历史的遗迹。香港特定的社会状况,语言环境决定了香港地名“华洋相杂,中英并用”的双语制度和特殊的拼写形式。我们经过对《香港地名录》约6400余条中前一半地名(不包括大厦酒店、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名称)进行比较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1)中文名称。香港的中文名称中又分纯中文名称、音译自英文的中文名称、音译加意译自英文的中文名称、意译自英文的中文名称和二中一英的中文名称五种形式。

(A)纯中文名称。这类地名占绝大多数,约占地名总数的86%。例如:

太平山Tai Ping Shan

乐业路Lok YipRoad

杨家村Yeung Ka Tsuen

燕子岩Yin Tsz Ngam

中环Chung Wan

尖沙咀Tsim Sha Tsui

(B)音译地名,即中文名称的专名和通名均音译自英文。这类地名为数不多。例如:

京士柏King'sPark

百丽殿Paladium

已连拿利Glenealy

(C)音译加意译地名,即中文名称的专名音译自英文,通名意译自英文。它的特点是多以人名命名的地名,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7%。例如:

轩尼诗道Hennessy Road

维多利亚港Victoria Harbour

窝打老道Waterloo Road

奥卑利街Old Bailey Street

卑路乍街Belcher's Street

(D)意译地名,即中文名称的专名和通名均意译自英文。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3%。例如:

界限街Boundary Street

新界NewTerritories

救世军街Salvation Army Street

圣十字径Holy Cross Path

(E)二中一英地名,即两个中文名称配有一个英文名称,这类地名数量很少。例如:

鸦州/阿珠A Chau

布罟湾/曝罟湾PoKwu Wan

(2)英文名称。香港的英文名称,又分纯英文名称,音译自中文的英文名称(或称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音译加意译自中文的英文名称,完全意译自中文的名称和两英(其中一个为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一中名称5种形式。

(A)纯英文地名,这类地名在香港英文地名中占有很大比例,约占地名总数的21%。例如:

Boundary Street界限街

New Territories新界

Garden Road花园道

Victoria Harbour维多利亚港

Staunton Street士丹顿街

(B)音译地名,即英文名称(或称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音译自中文名称。这类地名是香港英文名称的主流之一,约占地名总数的35%。例如:

Fan Ling粉岭

Kwai Chung葵涌

Shau Kei Wan筲箕湾

A Kung Ngam阿公岩

Tai Mo Shan大帽山

(C)音译加意译地名。即英文地名(或称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的专名音译自中文名称,通名意译自中文名称。这类地名是香港地名的主要拼写形式,约占地名总数的40%。例如:

Pak Fuk Road百福道

Pak Hoi Street北海街

Chek Chue Mount赤柱山

Tai Tam Bay大潭湾

Ching Man Village正民村

Sau Mau Ping Estate秀茂坪

(D)意译地名,即英文地名是根据中文地名意译而来。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11%。例如:

Island Eastern Corridor东区走廊

Cedar Street柏树街

North Point Estate北角村

Stanley Peninsula 赤柱半岛

Eastern Hospital Road东院盗

Cloud View Road云景道

West LammaChannel西博寮海峡

(E)二英一中地名,即一条地名,有一个中文名称,有两个英文名称,这两个英文名称中一个为纯英文名称,另一个为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这里我们暂且都称它们为英文名称。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3%。例如:

Aberdeen/Heung Kong Tsai香港仔

BasaltIsland/FoShek Chau火石州

Tolo Channel/Che Mun HoiHap赤门海峡

West Brother/Tai Mo To大磨刀

Bluff Head/Wong Ma Kok黄麻角

Sunset Peak/Tai Tung Shan大东山

(3)一地多名

(A)各叫各的地名,即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彼此没有关系,华人用中文名称,英国人用英语名称。例如:

澄碧村Sea Ranch

大口环Sandy Bay

企眼洲Woodman Reef

水坑口街Possession Street

金钟道Queens Way

(B)一地多名地名,即一条地名有两个中文名称,有两个或三个英文名称(其中一个为罗马字母粤语方言注音)。这类地名约占地名总数的2%。例如:

跑马地Pau Ma Tei又称:快活谷HappyValley/ Victoria Valley

角大排 Kok Tai Pai又称:企眼洲Woodman Reef

横岭背Wang Leng Pui又称:大龙TaiLung

龙眼头环Lung Ngan Tau Wan又称:厦门湾Hap Mun Wan

水茫田Shui Mong Tin又称:马屎笏Ma Shi Wat

山下围Shan Ha Wai又称:曾大屋Tsang Tai Uk

以上分析仅是粗略的,香港地名的拼写细分还有很多种,如汉语拼音注音式,以及既不是英文,也不是粤语方言和客家话注音的传统拼写形式等,因数量极少,这里不一一列举。

(三)香港地名的变迁

审视香港地名的变迁,我们认为这离不开香港人口的变迁和香港城市建设的发展,同时还与当地居民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而谈论地名的变迁离不开香港社会历史文化。

1.街道命名三阶段

香港街道名称的命名从发展阶段上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香港开埠至中区第一次大规模填海为止,约为1890年以前;第二个时期从1890—1950年止;自1950年至现在为第三个时期。其中在1909年间,香港政府曾对九龙地区的街道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整理,目的是解决相近和相同街道名称的混淆问题。

第一时期的街道命名特点,是政府命名街道和地产发展商命名街道同时进行。而政府多以著名的官员或英国名人的名字命名。由发展商命名的街道,大部分属于当时的私家路。发展商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或用当时具有特征的名称命名。例如:罗便臣道以第五任港督夏乔士·罗便臣爵士名命名。卑路乍街以1841年1月25日最先率英军登占香港的英军司令爱德华·卑路乍的名字命名。必列者士街以署理布政司必列者士名字命名。李升街是以香港置地公司唯一华人董事的名字命名。

第二个时期为新填海阶段。政府在规划新填海区或新开发区时,先规划道路然后批给发展商,即先命名道路然后建屋。因此有些地方的命名规划整齐,如大角咀地区的街道多以树木命名,如橡树街、槐树街、杉树街、榉树街、榆树街、樱桃树街等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这时期的私家路较少,大量的道路由政府命名,政府亦以历史上有贡献的名人的名字命名,其中多用港督和港英政府要员的名字命名。例如:轩尼诗道以香港第八任总督的名字约翰·波普·轩尼诗爵士的名字命名。何东道以20世纪初至50年代香港最有名望和极具影响力的华人何东的名字命名。庄士敦道以行政、立法两局成员,太平绅士亚历山大·罗伯特·庄士敦的名字命名。菲林明道以港督德辅任内的布政司法兰西斯·菲林明的名字命名。马师道以三位港督任内的布政司威廉·马师的名字命名。1909年因九龙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当局曾对九龙各区与港岛重名的一些街道名进行过系统的整理,其中把麦当奴道改为广东道、罗便臣道改为弥敦道、东林荫路改为赫德道、第六街改为佐敦道、差馆街改为上海街、第八街改为宝灵街等。

第三时期,即1950年至今这段时间,虽然也有大量填海地段和新开发地区出现,道路也由政府规划和命名,但道路多以祥和、兴隆、康乐、富足、博爱等吉祥词命名。同时也有由地产发展商命名的,再经有关部门批准公布。例如:治民街、竹园道、公主道等街道的名称。

2.填海造地,涌现无数新名

香港土地面积1094平方千米(1996年3月底),人口630多万(1995年底),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石山、岩岛密布,平地窄小,平地只占总面积的16%,80%的土地都是呈30°—40°倾斜的山坡。这种情况,无疑对城市用地造成很大的障碍。为了维持对土地需求的使用,填海造地是香港政府扩大土地供应量,缓解城市土地匮乏的重要措施。自1841年1月26日香港的第1次填海,到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香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填海工程,对香港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今天的中环商业区,湾仔、北角、观塘区、维多利亚公园、启德机场跑道、新机场等地方主要是移山填海的结果。沙田新市镇、葵涌码头、尖沙咀新世界中心、九龙红火车站及海底隧道出入口、九龙观塘、长沙湾、港岛的柴湾、新界大埔工业村等地也都不同程度地由填海所得。

3.新市镇崛起,命名突出祥瑞有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人口急剧增加,面临的首要困难便是住房和工业用地的缺乏。为解决部分房屋需求和增辟工业用地。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政府提出了新市镇发展计划。规模最大的新市镇——荃湾新市镇首先开发建成。随后又兴建了沙田、屯门、大埔、元朗等新市镇。20世纪80年代又兴建了粉岭、上水、将军澳、天水围等新市镇。20世纪90年代又有大榄涌、梅窝、东涌、大澳、长洲、坪洲等新市镇拔地而起。由于新市镇的异军突起,产生了大量的新地名。例如:20世纪80年代起荃湾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大市镇,各种电子、机械、成衣、纺织、印刷等工业及港口运输均集中于此,大型公共住宅区荃威花园、荃德花园、福来邨、祁德尊新村、绿杨新邨、石围角新邨等纷纷出现。而这些新兴住宅区楼宇命名的特点是:①用以表示人们良好愿望的康、乐、兴、隆之词命名。例如:福来的永宁楼、永嘉楼、永康楼、永兴楼、永乐楼、永定楼、永昌楼、永隆楼等。②用内地的城市名命名。例如:荃湾中心的潘阳、济南、太原、南宁、昆明、成都、贵阳、天津、上海、重庆、安庆、广州、桂林、杭州、苏州等楼宇。又如沙田新市镇原来仅是几个零散村落,自20世纪70年代建新市镇以来,先后建起禾畲邨、沥源邨、新田围邨、愉田苑、花园城、沙角邨、博康邨、大围等大型公共住宅区。1978年很多文娱体育设施也相继投入使用,如沙田赛马场、沙田大会堂、沙田单车公园、沙田中央公园、沙田银禧体育中心、沙田运动场等。沙田新市镇街道楼宇的命名也均以祥瑞词语命名,如得基街、得利街、得荣街、得宝街、百利街、百得街等。又如禾畲邨的美和楼、民和楼、欣和楼、富和楼、协和楼、智和楼、德和楼、顺和楼、康和楼、丰和楼等。

(四)香港街道命名的特点

1. 以地理景观命名

香港地形多起伏状丘陵,是自然景观的主体。另有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及一定规模的海岸平原和海滩。因为面海,形成众多岛屿和半岛,并且海湾与岬角交错产生。香港以其多种地理形态命名区域或村落等,是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们的首选。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中亦相应派生出与其同名的街道名称。例如:筲箕湾道(港岛),因海湾形如筲箕,位于筲箕湾地区;土瓜湾道(九龙),源于海湾旁一形如土瓜的小岛,即称此湾为土瓜湾,位于土瓜湾地区;牛头角道(九龙),源于海边突出于九龙湾的海角,形如牛头故名,位于牛头角地区。

2. 反映香港的历史地理

香港自宋代开始加强了开发与管理,元朝灭宋后,内地又有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清朝时,香港归宝安县管辖。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割让九龙南部给英国。1898年英再度迫使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及北九龙地区和200多个岛屿强行租借99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地名亦记载了香港历史地理的变迁,如下所示。

界限街。位于九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为扩大香港版图,于1861年自昂船洲北端起至九龙湾画一条直线为边界,1911年后在此线上规划街道,即称界限街。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沙头角镇南。全长250米,宽4.5米,街心竖立8块“中英地界”石碑。其街北属沙头角镇,街南属香港新界。中英街原名鸬鹚径,自1899年英国强占新界后,此地发展为街道称中英街。二战时被日军占领易名中兴街,现在口语中多用中英街,书面多用中兴街。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沿街两边商贸十分繁荣。

宋王台道。位于九龙启德机场南,该道是因宋朝最后两个小皇帝为逃避元兵追杀而到九龙,曾在马头涌一巨石下避雨,后人为此树碑,上刻“宋王台”,后在宋王台山下修筑通往土瓜湾的道路,故此道为宋皇台道。

3. 移民的痕迹

大陆对香港的几次移民潮多因躲避战乱、社会动荡和天灾所致。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香港移民多来自广东、福建、江西和上海。人口急剧增加,提供了劳力资源,使香港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移民聚居地所修筑的道路,其名称亦带上了移民原籍的地方色彩。如福佬村道,位于九龙,原为福建和广东省海陆丰移民聚居地,但以福建移民居多,人称福佬村。20世纪30年代修筑道路,故名福佬村道;蒲岗村道:位于九龙,据传该村建于南宋,为来自福建省蒲田移民聚居地。二战后拆村修路,又因此村在一小岗上,故命名为蒲岗村道。

4. 浓厚的殖民色彩的街道名称

香港自鸦片战争被英国强占后,虽不属英国殖民地,但是英国企图在香港建立起系统的殖民统治秩序,甚至变成属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进行渗透,打上深深的殖民主义烙印。包括香港的街道命名,上至英国女王太子,下至总督和军政大员的名字随处可见,不一而足。

域多利道:位于港岛西部,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修筑的郊外公路。即以其名命名街道。域多利道是Victoria的又一译名。

砵典乍街:位于港岛中环,是以香港第一任总督轩利砵典乍爵士(SirHenry Pottinger)的名字命名的街道。中国史书译为朴鼎查。港人称此街为石板街。

卑路乍街:位于港岛中西区,是以第一位率先登陆香港的英军指挥官爱德华·卑路乍Edward Belcher的名字命名街道。

占领角:在港岛上环的皇后大道与荷李活道交界处,有一块地方叫“大笪地”,是小商贩摆卖的集贸市场,其英文名字叫Possession Point,直译就是“占领角”。在“占领角”东侧有一条街叫水坑口街英文叫Possession Street,直译就是“占领街”。这“占领角”和“占领街”是怎样得名的呢?原来,就在英国的义律单方面宣布他与琦善已经签订所谓“初步协定”——《穿鼻草约》的第六天,即1841年1月26日,英军就强行在此登陆,宣布占领香港,并举行了占领仪式。于是,这块英军首先占领的地方,就有了“占领角”的名称。随后,在“占领角”所在地建起的街道就叫“占领街”。当年这里还是濒海地段,但经过约一个半世纪的开山填海,海岸线大约向北推进了300米,“占领角”和“占领街”便不临海了。尾随英军而来的是英、美等国的洋行商人。他们陆续从澳门、广州等处来港,抢先在湾仔、铜锣湾一带建立他们的立足点,例如:位于东角(现百德新街一带)的怡和洋行货仓和春园(现春园街附近)的林赛洋行货仓等。6月7日,义律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声称“英国政府对于进出货物一概不收捐税”。同月14日,义律在濒临维多利亚港的地段划出土地40幅进行公开拍卖,结果售出35幅,占地约41.72万英尺。怡和洋行、颠地洋行、林赛洋行、端拿洋行等均为最早的一批规划竞投地。就在英国人开始经营港岛的同时,英军在璞鼎查的率领下,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淞、镇江、南京。1842年8月29日(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的全权代表耆英、伊里布终于被迫与璞鼎查签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南京条约》。地名“占领角”“占领街”仿佛是一块立在中国人心头的沉重石碑,记载了中国势衰国破的屈辱历史。

5. 以贸易密切的省市名命名

香港在20世纪末,经济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世纪初,因国内政局动荡,港府为了吸引官僚及资本家来港投资,于1909年九龙规划整顿街道时,将一批街名改为与香港贸易往来密切的省名或城市名。

甘肃街:位于九龙油麻地。甘肃省盛产药材,与香港贸易早有往来,1909年将油麻地以数字命名的第一街改名为甘肃街。

西贡街:位于九龙油麻地。是越南南部最大的海港(现已改名胡志明市),华侨聚居,与香港贸易频繁,故于1909年将油麻地以数字命名的第三街改名为西贡街。

另有北京道、宁波街、南京街等都同出一辙。

6. 以昌顺褒义词命名

香港近几十年来加强市政建设,着重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一个方面是整修街道,为广开财路吸引商家和住户,在街道命名时用字亦十分考究,尤其在填海造地和新开发的小区,以褒义词命名的街道随处可见,多选用方便记忆、音义俱佳、望名心悦的字。例如:在港岛东部的太古城地区,有太裕路、太茂路、太丰路、太荣路等。喜看区内几条平行街道,使人寄予无限希望,并能带来财源、富有和荣华。又如九龙观塘区的敬业街、成业街、兴业街、伟业街、骏业街等。这些经纬交织的街道,激励人们奋发进取,伟绩腾飞。

7. 以街道的功能命名

香港在二战前是以转口贸易和消费为主的城市。二战后注重发展出口加工及制造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商贸、金融、旅游为主的多元化、国际化的综合大都会,为适应这种经济结构,与其相配套的行业应运而生。因此香港就有了“银行多过米铺”之说、“美食世界”之说、“购物天堂”之说等。以下从香港的部分街道命名上,可以表现出街道的职能特点。

银行街:位于港岛中环,这里集中中国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大厦等。

食街:位于港岛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西北部。正名厚诚街。这里汇集了南北大菜及世界饮食精华。通称食街。

女人街:位于九龙旺角区,是当今名声大震的以女性用品为主的购物街。正名通菜街。

8. 以人名命名

香港是国际化大商埠,云集多方富豪大贾和社会名流,这些人在社会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纪念他们对香港的贡献和功绩而以其名命名街道。

李升街:位于港岛西营盘。李升是19世纪80年代的著名巨富,有名的地产商,发展修筑街道时以李升命名。

利源街:位于港岛中环地区,是以巨商金利源的名字命名的街道。现以经营平价旅游用品著称。街道一分为二,利源东街距今有103年历史,是香港街名中出现的第一个华人名字。

启德道:位于九龙半岛原香港国际机场西北部,是以合资建机场的何启及区德两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机场和道路。

9. 以吉祥动物命名

我国民间历来喜用传说中神异鸟兽,如龙、凤、麒麟、大鹏鸟等作为在建筑、绘画、诗文等领域雕琢、描绘与赞颂的对象。香港有些街道名亦不失中华传统,并以此命名。这些地名位于九龙土瓜湾北部,是20世纪50、60年代填海建起的11条街区。寄托了人们追求富贵、龙凤呈祥和鹏程万里的祥瑞企盼。例如:龙图街、凤仪街、麟祥街、鹏程街、鹰扬街、鹤令街。

10. 以贵重树木命名

以贵重树木命名的街道集中在九龙旺角区的大角咀地带。20世纪末开发平整土地时,当地多蔓生植物,即以此植物命名街道。后在填海造地基础上修筑的道路都一律用树木命名,使大角咀以树木命名的街道纵横交错,给人以万木回春和绿树成荫的感觉。例如:有铁树街、榉树街、橡树街、棕树街、菩提街、樱树街、枫树街及松树街等十几条林木竞秀的街道名。

11. 以序数字命名

中外有以单纯数字命名并按顺序排列的街道,亦有在专名前冠以区域名,再下接数字并按顺序排列的街道名称。这些大都起着方位指示作用。但是在香港九龙黄大仙区新蒲岗地带,却有以数字打头加喜幸字加通名的街道名称。例如:大有(即一有)街、双喜(即二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宝街、八达街等。这些数字街道实地排列无序,但是给人以温馨和美的感觉。

(五)香港地名通名的特点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委员会地名专家组对“通名”的解释是:“地名中表示该地名所指事物类别的字眼,这类字眼用于各种地名时有相同的意义。”香港地名中的这类字眼也具有相同的通名属性。

根据1992年的街道图,香港的街道一共有2817条。此外,以街、道、路、里、径、台、坊、围这几个常见的通名来说,数目分别是1293条街、592条道、38条路、249条里、135条径、73个台、50个坊、34个围。有趣的是,这些区域的大小跟它们所有的街道数并不成正比。面积上新界最大,九龙次之,香港岛最小。但香港岛的街道密度反而是最高的,其次是九龙,最低的是新界。可见城市的发展是由南而北的,正如香港岛的割让最早,九龙半岛的租让次之,最后才是新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街道也越筑越多,命名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

从语义上讲,香港的街道名称和一般的地方命名很相似;从构词方面来讲,除了音译采用粤语的近似音以外,其他汉语里常用的构词方法如偏正、动宾、并列等都是相当常见的。所有街道名称都分为先以英语或先以汉语命名的两类。由于街道名称和其他专有名词都要同时采用两种语言,所以先用哪种语言命名,应该可以看出哪方的影响较先,或者说在当时哪方的影响较大。统计结果反映了明显的趋势。香港岛中环、上环是殖民统治的中心,发展的方向是由西至东。九龙半岛是由尖沙咀、油麻地开始,一直沿弥敦道向北。如果留意的话,把全香港的英军军营所在地跟殖民发展的沿线连接起来就会了解到两者的同步性,及军事的重要性。新界由于发展得最晚,以英语优先命名的情况也最少。

如果看沙田和天水围区、长洲离岛区,前者是新发展的,居民以中产阶级为主;后者是以渔民、农民为主的地区,这些地区英译中的数字竟然都是零,可见街道名称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反映了殖民影响的下降和本地化的加强。另一方面,从语义角度来看,街道名称又反映出随着民主化、都市化的发展,人名命名法和地方特色都趋于消失,加上中产阶级生活的同一性,使得街道命名的方式也由多元化变得简单化了。于是,大家都更关心居住地的环境和风水,吉祥名称开始流行。

1. 海域地名通名丰富

香港面积虽然很小,但是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海域地名丰富多彩。它包罗了中国其他海域共有的大多数地名通名,如海、海湾、海角、岛、礁、尖、嘴、港、海峡、门、洲、澳、塘等。

2. 香港地名通名的英文书写纯英语化

地名通名的英文书写纯英语化,其表现之一是地图上所有地名全部是以中文和现行罗马字母拼写或英文双语注记。地名通名则是采用英文意译自中文或中文意译自英文等几种书写形式。此种书写形式,是在150多年中英国强加给香港地名通名的繁杂英文称谓。现仅举街道类通名示例:中文通名—英文通名—中文地名—英文地名。

街Street 界限街Boundary Street

Lane春园街Spring Garden Lane

Circuit河兴街Ho Hing Circuit

Crescent葵丰街Kwai Fung Crescent

Close启志街KaiChiClose

Bazaar机利文新街Gilman's Bazaar

道Road 荔枝角道Lai Chi Kok Road

Avenue胜利道Victory Avenue

Drive天威道Skymaste rDrive

Parade海港道Harbour Parade

路Road 大菜园路Tai Tsoi Yuen Road

Avenue太裕路Tai Yue Avenue

Way碧景林路Pilgrims Way

Drive海怡路South Horizon Drive

从上述街道类三个通名的不完全统计看,无论是中文或是英文,可谓五花八门,其他通名用字可见一斑。

3. 地名通名具有方言特点

香港的主体居民所操语言为汉语粤方言。地名通名中的方言字(或土字)及读音都具粤语方言特点。例如:村落通名“寮”Liao、“畲”She、“蓢”Lang、“角”Jiao、“笏”Hu 等字。地片通名“埔”bu、“涌”Chong 等字。码头通名“埗” bu等字,都广布于香港和其他粤方言区。这些字虽然生僻,但都有其特定含意,在汉语辞书中已收录。

4. 丰富的城市地名通名

地名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地名通名又是地名的重要标志。随着香港城市的高度繁荣,地名通名不断丰富并产生了新的含义,例如:在市区附近的新型住宅区或邨,或称花园、广场、中心、山庄等,与北京的居民小区有相近的概念。在远离市区由多座楼群林立,集工商贸及服务设施于一体的地区称为新市镇。香港城市地名通名分类介绍如下。

(1)街道地名通名丰富。除常见的城市街道通名如街、道、路、巷、里、坊外,另有些不多见的台、围、段、经、走廊、广场等词汇。这些较生僻的通名词一般与其地理形态和位置有关。例如:位于九龙西北部的“西九龙走廊”,是深水埗通往长沙湾和葵涌的沿海主干道,恰似走廊,很有新意。

(2)“邨”“村”用字有别。“邨”本是“村”字的异体字,都是居民地的含意。但是香港人却为“邨”字赋予新的概念。“邨”字一般特指新建城镇住宅区,例如:九龙深水埗区的长沙湾邨、元洲街邨、美孚新邨等。“村”字泛指片状或线状的以低矮平房为主的旧式聚落,例如:九龙观塘区鲤鱼门一带的村庄。

(3)多彩的小区地名通名。小区是由多座现代化高层住宅大厦或低层洋房、花园别墅等构成的建筑群。占地面积大,多集工商贸、住宅、学校及服务设施于一体。例如:港岛的太古城,它是著名的小区建筑典范。共建有60栋住宅大厦和多层购物中心、写字楼、学校及文化娱乐设施等。香港政府在近几十年在近城区或远郊新建大批住宅小区,因此出现了都市村庄和在远郊崛起的新市镇,千姿百态的建筑群成为香特的城市人文景观。新市镇、住宅小区、楼宇及街道,从总名到分名,从派生名到总名,其中一字连环命名,形成专名与通名多层面环绕关键字命名的内在密致格局。例如:九龙深水埗的南昌邨小区,除有道路南昌里外,另有多座楼宇。例如:昌贤楼、昌谦楼、昌逊楼、昌逸楼、昌安楼、昌哲楼、昌颂楼等。上述实例,从整体意义看命名成系列,从个体意义看分名与总名相呼应。犹如一幅幅绝妙的条幅。

香港住宅小区专名命名不仅考究,多用褒义字打头,而且还遴选较多的意愿字做通名。例如:邨、城、园、苑、大厦、山庄、台、居、中心等字。

(1)丰富的楼宇地名通名。楼宇指的是住宅楼、商贸楼、办公楼(也有的叫写字楼)、酒楼、购物大厦、招待所等。此类建筑的通名多用“大厦”或“楼”字,但是用花园、广场、中心的也屡见不鲜。香港的住宅楼通名最为绚丽,常用的有楼、阁、苑、台、园、舍、居、屋、围、轩、别墅、花园、公寓等词。其他楼宇有厦、行、堂、馆、会堂、广场、中心等词。上述通名字多为中华民族传统典雅的词汇,很是可取。

(2)佛教地名通名。香港是国际大都会,种族复杂,宗教流派颇多,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摩门教、白头教及伊斯兰教等。弹丸之地庙宇、寺观、教堂大小千余所。其通名也光怪陆离,有寺、庙、祠、堂、观、宫、苑、精舍、禅院、馆、阁、会、所、中心等。

(3)名胜古迹及游乐场所地名通名。香港历史悠久,环境独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造景观的不同风格,使香港风情古今犹存。这些地名通名标志着南国山色的古韵和现代的华丽秀美。例如:官、围、亭、城、洞、径、古墓、太空馆、艺术馆、博物馆、中心、广场、公园、花园、瀑布、游乐场、度假村、夜总会等。

(4)人工建筑地名通名。人工建筑地名通名与上述住宅区、旅游景点、楼堂馆所中的部分地名通名有相同之处,在此不作重述。所不同的,有代表性的通名有避风塘、水库、水塘、隧道、码头、立交桥、机场、火车站、天文台等。

(5)自然地理通名。香港地区的地形以丘陵为主,除北部与大陆相连外,其余东、西、南三面临海,海岸线绵长曲折且多海湾、海峡、岬角、半岛和岛屿等。主要通名分述以下五类:①山峰通名。山、岭、尖、头等。②海湾通名。湾、澳、海、塘、港等。③海峡。门、沥、口、海峡等。④岛屿。岛、洲、岗、山、头、石、排等。⑤岬角。角、咀、石、岩、尾、头等。除上述通名外,另有平原、河、湖、港湾、水道、半岛、群岛、滩以及自然保护区等。

以上地名通名是按地名类别梳理的,但也未能面面俱到,通名可能未收全,收入的仅限于图面上有的。读者还可以看到,有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类别中出现,这是地名通名存在互相转换的现象。有的通名词具有多类性和多意性。此类现象亦出现在其他民族语言当中。

5. 宗教流派渐多,寺庙名称密布

香港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城市,居民包括不同的种族团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陆陆续续都有信奉者。如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回教、孔教、印度教、犹太教、锡克教等10多种。所以香港地名中寺观、庙宇、教堂等占有很大比重。根据《香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书的统计,香港仅佛道寺观就有350余座,基督教堂833座,天主教堂和弥撒中心94座。所有与宗教有关的场所加起来共有1200多处,平均不到一千米就有一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有西贡半岛的大庙、九龙的黄大仙祠、大屿山岛的宝莲禅寺及港岛的圣约翰教堂和竺利街回教礼拜总堂等。作为香港地名一部分的寺庙观堂等宗教地名,约占了香港地名的相当一部分,可见香港地名的宗教色彩异常浓重。

【注】文章原载于《中国地名》2020年第10期。


责编:李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