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

上一章回顾:曹魏帝国——第五个东亚第一强国(220至266年)

导语:西晋帝国取代曹魏帝国与当年曹魏帝国取代东汉帝国是极为相似的。所不同的是,西晋进一步灭亡了割据扬州、荆州和交州一带的孙吴帝国一统天下,从而彻底结束了历时近百年的三国时代。然而,刚刚统一全国的西晋不久之后便在八王之乱、流民起义、永嘉之乱和衣冠南渡等一系列事件中逐步走向衰弱和瓦解。


目录
  • 西晋帝国华北、西域、东北亚和东南亚乃至东亚霸权的继承(266年)
  • 西晋帝国华南霸权的建立与东亚霸权的巅峰(280年)
  • 西晋和东晋帝国东亚霸权的逐步瓦解(311至420年)

西晋帝国华北、西域、东北亚和东南亚乃至东亚霸权的继承(266年)

239年,曹魏帝国第二任皇帝——年仅33岁的魏明帝曹睿病逝于首都洛阳,其养子齐王曹芳继位。由于曹芳年仅8岁,故其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此后,作为宗室的曹爽逐渐独断专横起来,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则以退为进最终于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爽诛杀。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1)

249年 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之变之后,司马懿与其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先后独揽朝政,且陆续平定或击退了八次姜维北伐(249至262年)、淮南三叛(251、255和258年)、第五次合肥之战(253年)、嘉平之变(254年)和甘露之变(260年),逐步加深了司马氏对曹魏帝国的控制。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2)

曹魏帝国首都——洛阳

263年,刚刚灭亡蜀汉帝国的晋公司马昭正式进阶为晋王。266年,继承晋王爵位仅1年的司马炎迫使魏元帝曹奂“禅让”正式建立西晋帝国,史称“晋武帝”,并进一步追封其祖父司马懿为“晋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父王司马昭为“晋文帝”。司马炎篡魏标志着西晋帝国就此继承了曹魏帝国的华北、西域和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的霸权。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3)

西晋帝国首都——洛阳

同年,长期与孙吴帝国交好的东南亚首强扶南帝国范氏王朝第五任国王范寻乘机遣使向晋武帝司马炎进贡,令扶南就此纳入到了西晋帝国的朝贡体系之中。扶南国王范寻的归顺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西晋帝国就此继承了扶南帝国的东南亚霸权。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4)

扶南遗迹


西晋帝国华南霸权的建立与东亚霸权的巅峰(280年)

当司马氏逐步控制曹魏帝国并最终篡魏建晋的同时,西南的蜀汉帝国在丞相诸葛亮逝世之后逐渐走向衰弱,而东南的孙吴帝国则在二宫之争之后也逐渐步入危机。263年,曹魏征西将军邓艾乘镇西将军钟会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剑阁之际偷渡阴平,后经绵竹之战击杀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之后围攻蜀汉首都成都,最终迫使汉后主刘禅不战自降。264年,功高震主的邓艾、图谋叛乱的钟会和复国失败的姜维先后被杀,蜀汉地区至此彻底归晋王司马昭所有。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5)

蜀汉帝国首都——成都

263年,也就是在蜀汉帝国灭亡的同一年,孙吴帝国交趾郡吏吕兴发动交趾之乱归顺晋王司马昭。271年,西晋交趾太守杨稷率领的1万守军在交趾之战被孙吴威南将军薛珝所率领的10万大军大败。272至273年,西晋车骑将军羊祜联合孙吴降将步阐合计8万大军又在西陵之战被孙吴镇军大将军陆抗所率领的3万军队大败。历时9年的交趾之乱和历时2年的西陵之战让孙吴国祚得以能够继续延续。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6)

272年10月中旬至273年2月初 西陵之战

279年,孙吴帝国桂林太守郭马发动广州之乱,西晋帝国再次等到了进军孙吴的机会。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命大都督贾充统领长江、汉江和淮河一带共20万大军攻打仍拥有23万大军的吴末帝孙皓。不久之后,凭借着版桥之战和建业之战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西晋大军最终攻入孙吴首都建业将其灭亡,从而彻底结束了自黄巾起义开始后历时近百年的三国时代。同年,扶南国王范寻再次遣使向西晋进贡。建业之战的胜利标志着西晋帝国的东亚霸权就此达到了其历史上的最大巅峰,史称“太康盛世”。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7)

280年4月 版桥、建业之战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8)

280年4月 西晋帝国


西晋和东晋帝国东亚霸权的逐步瓦解(311至420年)

然而,西晋帝国的统一是极为短暂的。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所开创的“太康盛世”仅仅持续了10年就随着他的逝世戛然而止。不久之后,西晋在一代悍后贾南风的弄权之下先后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八王之乱(291至306年)和流民起义(296至315年)。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9)

291至306年 八王之乱

311年,南匈奴后裔刘渊建立的前赵帝国在宁平城之战大败西晋主力,并进一步攻入西晋首都洛阳将晋怀帝司马炽俘虏,史称“永嘉之乱”。同年,华北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开始举家南迁,史称“衣冠南渡”。 永嘉之乱和衣冠南渡标志着西晋帝国的华北乃至整个东亚的霸权就此被前赵帝国所瓦解和取代。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10)

311年5月27日 宁平城之战

313年,高句丽美川王高乙弗乘西晋帝国战乱之际挥师南下攻入西晋乐浪郡首府朝鲜县,并进一步征服了大半乐浪郡、带方郡和玄菟郡。朝鲜县之战的战败标志着西晋帝国的东北亚霸权就此被高句丽王国所瓦解并重新夺回。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11)

乐浪郡首府——朝鲜县(今平壤)

318年,晋元帝司马睿在晋愍帝被杀之后于建康称帝正式建立偏安华南同时遥控西域的东晋帝国。323年,统治河西走廊和部分西域的凉州牧张茂转投前赵帝国并且接收前赵昭文帝刘曜的册封为王,史称“前凉成王”。前凉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东晋帝国的西域霸权就此被前凉宗主国前赵帝国所继承。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12)

前凉首都——姑臧

357年,扶南国王竺旃檀遣使向晋穆帝司马聃进贡,但后者却因贡品中有“恐为人患”且“劳费不少”的“殊方异兽”驯象予以回绝。此后,扶南帝国再也没有向东晋帝国进贡过。扶南朝贡的终止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东晋帝国的东南亚霸权就此被扶南帝国所重新继承。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13)

扶南人

383年,尽管东晋帝国获得了对前秦帝国肥水之战的最后胜利,但是不久之后爆发的王恭庾楷之乱(398至399年)、孙恩卢循之乱(399至411年)、桓楚之乱(403至410年)和谯蜀之乱(405至413年)等叛乱大大削弱了其国力,也让平息叛乱的刘裕逐步崛起。420年,刚刚独揽朝政仅1年的宋王刘裕迫使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正式建立刘宋帝国,史称“宋武帝”。 刘裕篡晋标志着东晋帝国仅存的华南霸权就此被刘宋帝国所继承。

西晋王朝版图演变(西晋帝国第六个东亚第一强国)(14)

东晋和刘宋首都——建康


结语:随着八王之乱、流民起义、永嘉之乱和衣冠南渡等一系列事件的爆发,刚刚统一全国仅十几年的西晋帝国就此走向衰弱和瓦解,只剩下偏安华南的东晋帝国继续延续着司马氏的国祚。而在华北和西域等地先后出现了五胡和汉族建立的十几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其中率先称雄的便是开启永嘉之乱的由南匈奴人所建立的前赵帝国。前赵帝国不仅夺取了几乎整个华北地区,更是将势力拓展至西域一带,直到不久之后后赵帝国的崛起。


参考资料:

  • [钟澈]《54个历史时段的世界十大强国排名和评析》;
  • [钟澈]《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 ["布哈林"]《中国历史地图视频详细版》;
  • 百度百科、图片;
  • 游戏:《真·三国无双6:猛将传》;
  • 影视:《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

本系列讲述了以东亚大陆为舞台的历代“东亚第一强国”,若想了解以中东大陆和南亚大陆为舞台的历代“中东第一强国”和“南亚第一强国”,请分别参阅专栏《新月史诗,历代中东第一强国》和《印度神话,历代南亚第一强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