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1)

截止10月24日,《宝贝儿》已经上映6天了,但当下票房收入仅2392万,单日票房甚至不敌上映34天的《悲伤逆流成河》。票房扑街的同时,《宝贝儿》在豆瓣和猫眼评分双双失意,均停留在了5分左右。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2)

聚焦“弃婴”题材的现实主义影片《宝贝儿》,并未让杨幂如愿拿到一个影后。圣巴斯蒂安电影节和金马奖上,杨幂颗粒无收,奖项光环加身撕掉流量标签的计划失败,(投黑马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杨幂最终并未成功复制前辈范冰冰的成功,反而和获得休斯顿电影节影后之后一样,再次在豆瓣和知乎等社区受到了群嘲。

杨幂有流量吗?当然有,这估计也是《宝贝儿》导演刘杰选择杨幂的初衷。但杨幂的流量显然在电视剧领域更更高,从《宫》到《翻译官》再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杨幂主演的爆款剧不在少数,但在电影领域,杨幂单片票房最高的仅在6.65亿,在电影领域,杨幂和大多数流量明星一样,并没有因为粉丝经济的红利而顺风顺水。

2018年以来,杨幂在电视剧领域的号召力也开始下滑,今年《扶摇》和《谈判官》的热度就较之前大热的《翻译官》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相去甚远,而商业价值上,第三季度杨幂在艺人商业价值排行榜上已经跌至18位。在“诈捐门”和“打手机事件”后,杨幂多年塑造的人设开始迅速崩塌,当流量已经不足以支撑她的后续发展时,向实力派转型显然迫在眉睫。

杨幂为了转型,或者说为了给自己“镀金”,来扮丑演一部文艺片,这中间本身就是一种冲突,其实,杨幂与《宝贝儿》之间,不像是一种合作、融入,更像是一种与过去自我形象的一场斗争。

而重拾演技,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宝贝儿》中杨幂所饰江萌的“无表情”,比《小时代》中只会“捂嘴”的林萧并没有高级多少,所以除了电影本身的问题,杨幂也成了这部影片最大的“罪过”。流量横行市场多年,出来混迟早要还,对电影市场来说,迷信流量,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宝贝儿》票房口碑双失利

杨幂复制“范冰冰路线”失败

对《宝贝儿》来说,十月的电影市场并无强敌,多部强势影片在国庆档上映之后,十月中旬的电影市场竞争压力骤降,但避开国产佳片和好莱坞大片锋芒的《宝贝儿》最终还是栽了。今日,上映6日的《宝贝儿》单日票房仅62万,难敌上映25天的《无双》《影》以及上映20天的《找到你》等影片。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3)

在国内缺乏现实主义题材的当下,聚焦“弃婴”这种边缘群体的《宝贝儿》本来可以有一番大作为,但是没想到却是这般“门庭冷落”的现状。很多人说,《宝贝儿》是因为杨幂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但从影片本身来看,确实没有优秀到可以让观众忽视杨幂的演技。

如果说豆瓣是对影片质量要求较高的文艺青年的聚集地,5.6的评分不足以证明《宝贝儿》的质量问题,那更能代表主流观影群体的猫眼评分仅5.4分,而在猫眼上,同为现实主义题材的《我不是药神》9.6分,《找到你》9.0分,《亲爱的》9.2分,是什么扼住了《宝贝儿》命运的咽喉?

从故事本身来说,影片导演刘杰的立意很值得尊敬,能将镜头对准社会边缘群体,对导演来说一直是一份善意和公德所在。故事中,同为弃婴的杨幂试图去解救一个被父母“判了死刑”的弃婴,故事中主角面临法律、道德的双重考验,题材可发挥空间绰绰有余,但最终杨幂饰演的江萌看上去却更像一个一根筋的“圣母”。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4)

《我不是药神》中程勇这一角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在情感上的转变是递进且合理的,程勇刚开始只是一个为谋取暴力的商人,在亲历好友离去和患者惨状后良知才被唤醒,从利到情,角色塑造有血有肉。而《宝贝儿》中的江萌,她偷小孩的动机从头到尾只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影片关于主角道德层面的探讨浮于表面,难以引人共情。

而郭京飞在《宝贝儿》中饰演的是弃婴父亲,他狠心抛弃孩子最终的理由也仅是“没有未来”,很难让观众去深层次地去感受为人父母在这种抉择时刻的复杂情感。角色塑造的单一,让整部电影的情感传达欠缺火候,逻辑层面也难令人信服。从更深层次来讲,《我不是药神》成功是因为戳中了国人“看病难、吃药难”的痛处,而《宝贝儿》对“弃婴”这种社会问题的探讨仅是浅尝辄止。

所以,《宝贝儿》其实并没有那么完美,而杨幂的演技更是雪上加霜。如果说20岁的杨幂在《神雕仙侣》中的演技还能让观众感慨郭襄灵气,那自从《宫》爆红,杨幂走上流量之路后,演技就不再是她的必需品了。于是这么多年,杨幂豆瓣评分最高的作品仍是7岁时和六小龄童搭档的《猴娃》这部电视剧。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5)

在《小时代》中,杨幂饰演的林萧被广为吐槽的就是演什么情绪都是“捂嘴”,《宝贝儿》中,杨幂虽不捂嘴了,但依然面无表情。正应了李少红评价她演技的那句“快乐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她不过脑子,以至于她最后想过脑子的时候,她不知道怎么过。”演技这种东西,荒废太久就不容易捡起来了。

其实仔细看,杨幂和范冰冰的发展路线很相似,起初追求的都是流量,也都是在“黑红”的争议中惊人崛起的,范冰冰通过《观音山》《苹果》《我不是潘金莲》等文艺片为自己正名了,而杨幂试图通过《绣春刀》《宝贝儿》复制范冰冰的成功,但最终却失败了。圣巴斯蒂安电影节上,《宝贝儿》颗粒无收,杨幂无缘影后,而金马奖上最终也是一场空,即便影片有侯孝贤担任监制,影后也依然是杨幂望尘莫及的。票房、口碑、奖项,杨幂一个都没有收获。

据说《宝贝儿》上映前,刘杰曾对杨幂说“这可能是你票房最低的一部电影”,这句话是宣发所用还是发自肺腑很值得商榷。如果不是为了商业化考虑,《宝贝儿》中江萌这一角色有更多的实力派演员可以选择,可刘杰偏偏挑中了杨幂,就像《绣春刀II》的导演路阳一样,两部气质都相对小众的影片,请杨幂的初衷无非就是流量,但是路阳和刘杰,显然都高估了杨幂在电影行业的价值。

电视剧和电影产品定位不同

粉丝经济难以成为票房顶梁柱

杨幂被不少媒体广为吹捧的票房号召力,无疑来源于电影《孤岛惊魂》和《小时代》系列。2011年,杨幂主演的小成本惊悚片《孤岛惊魂》拿到了8900万的票房,在2011年位列华语片票房第15位,虽然是一部标准烂片,但杨幂在片中的“露胸”操作吸引了一波观众,且当时杨幂正处于当红时期,粉丝疯狂刷票房,让杨幂通过《孤岛惊魂》一战成名。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6)

而随后的《小时代》系列,4部影片拿下了18亿的票房。但仔细看《孤岛惊魂》和《小时代》系列,《孤岛惊魂》虽投入回报率高,但尚未过亿的票房体量显然并不足以为杨幂的票房号召力背书。而《小时代》系列的单片票房,最高没有超过6亿,况且《小时代》的票房也并非杨幂一人的号召力所致,郭敬明的粉丝才是票房贡献主力。

事实上,除了上面提到的影片,杨幂近几年在电影行业的成绩都不大理想。和李易峰合作的《怦然星动》1.6亿、和鹿晗合作的《我是证人》2.1亿、和霍建华合作的《逆时营救》2亿、和邓超合作的《分手大师》6亿、和黄晓明合作的《何以笙箫默》3.5亿,和张震合作的《绣春刀》2.65亿。(投黑马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这一系列的票房数据足以证明,杨幂在电影行业从未站起来过。

她最风光的战绩,其实仍是在电视剧领域,比如引起穿越剧潮流的《宫》,比如《翻译官》,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些剧无不是杨幂在电视剧领域的大爆作品。记者曾在《王家卫、章子怡、汤唯堕落了?No!电影还在寒冬,电视剧却进入了黄金时代》一文中论述过电视咖较电影咖其实更易获得知名度从而提升商业价值,这也是有大剧傍身的杨幂近几年顺风顺水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杨幂可以电视行业、电影行业通吃,因为电视剧和电影本身就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产品。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7)

电视剧是面向TO B销售的,它的买家无非就是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为什么近几年影视公司都爱请流量明星主演头部剧集,正是因为这些明星粉丝群体庞大、商业价值高,在买家的眼中可以直接代表一部剧的价值。且电视剧都是在播出前就卖出的,买家在选择时虽也考虑剧集内容质量,但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下多是主观判断,故而在权衡上更多参考的是IP热度和流量咖位高低。

所以,有粉丝经济背书的流量小花杨幂,在电视剧市场受到认可自然很容易。当然,为一部剧贡献收视率的不光是粉丝,但流量主演的剧集,近几年登上的均是卫视黄金档,或者得到视频网站全矩阵媒体资源曝光,重磅推广下,也更易在微博等社交网站由粉丝带动形成话题,最终走向爆款。况且,近几年流量主演的剧集多是热门IP翻拍而来,拥有不少的书粉基础,这也是一大优势。

而从观众对产品的内容要求来看,在近几年古偶、玄幻、大女主戏等霸屏的电视剧领域,剧集其实更多是观众茶余饭后的消遣产品,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时,杨幂的演技就没有受到这种铺天盖地的质疑,观众关注的只有“素素今天跳诛仙台了吗”这种娱乐性较强的话题。所以,很多时候观众对电视剧的娱乐性要求更高,气质相对严肃的剧集反而不讨喜,比如今年的《天盛长歌》最终就收视扑街。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8)

但电影市场就不一样了,电影这种TO C的产品,是直接面向单体用户的,是不经过中间商直接交由观众检验的产品。对比之下,电视剧对观众而言更像是一种被动选择,而电影则偏向于主动选择。随着电影市场的成熟和“口碑中心制”的形成,观众在选择电影时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并非咖位和流量,这也是“无演技”的杨幂在电影市场不被观众宠爱的原因。

内容层面上,电影就没有电视剧这般接地气,很多时候观众对电影的艺术性要求更高,在大多电影中,观众追求的不仅是乐呵,还有影片能带来的深度思考。且在大银幕上,浓缩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故事,观众对演员的细微演技要求更高,这个时候,缺乏演技的流量明星的出现无疑是“一个老鼠坏一锅粥”。

况且,电影面向的是大众,粉丝能为票房做出的贡献其实并不突出。杨洋粉丝曾“为爱锁场”,但最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票房仅5.34亿,可见在电影市场,粉丝经济可发挥的力量并不是很大,主导不了整个影片的票房走向。这也是刘杰选择杨幂打开市场但最终失败的原因。

电视咖向电影咖转型难如登天

流量通过电影“正名”不易

杨幂通过《宝贝儿》转型失败,不仅是因为她没有演技,也是因为她是一名电视咖。电影咖向电视圈流动,尚且都会水土不服,今年的周迅、陈坤、倪妮等主演的剧集都热度不高,电视咖向电影咖转型就更难上加难了,孙俪、海清、闫妮等在电视剧领域如此成功,也多年难以迈进主流电影圈的大门。

难转型的另一大原因,也是因为从用户消费习惯上讲,电视咖和电影咖一般较为泾渭分明,比如观众对一些电影明星的认知是在电影院建立起来的,这也养成了他们的消费习惯,而电视咖则经常是在电视、平板、手机上跟观众打交道的,二者传播渠道不同,长久以来观众也会形成思维定式,很难在大银幕上对长期活跃于电视圈明星产生眼缘,为其主演的电影买单。演技派孙俪、海清、闫妮等尚且如此,更别提流量明星杨幂了。

其实杨幂想转型为实力派演员的野心,或者说杨幂想撕掉流量标签的欲望,从未停止过。去年5月份,杨幂凭借《逆时营救》出其不意地拿下了休斯顿国际电影节影后,而后“演技终被认可”、“85后第一个国际影后”、“演艺事业攀上巅峰”等新闻也顺势而来。但这个奖项最终被扒出只是中国企业赞助的奖项,舆论导向不难预料,杨幂遭到路人群嘲。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9)

今年带着《宝贝儿》出征威望较高的圣巴斯蒂安电影节和金马奖,可见杨幂也认识到了“野鸡奖”终不能服众,但权威的奖项,却并不是杨幂的演技可以征服的。当下的杨幂是焦虑的,《宫》播出至今已经过去7年时间,7年时间里,杨幂通过“幸福人妻”、“好妈妈”、“拼命三娘”、“闺蜜情”、“收视女王”、“带货女王”等人设和话题维持着自己的热度,但江山代有人才出,85后小花当下集体走向衰落,杨幂也不例外。

“收视女王”杨幂在今年遇到了滑铁卢。《扶摇》虽搭档阮经天,也拿到了142亿的播放量,但是在浙江卫视的平均收视仅0.84%,与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1.228%的平均收视显然有所差距。而《谈判官》平均收视1.192%,与当时《翻译官》的2.048%相去甚远。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10)

从商业价值来看,“带货女王”杨幂虽然在近一两年拿下了MICHAEL KORS和雅诗兰黛的代言,但是2018年新入手的代言并没有迪丽热巴多,屡屡登上热搜的机场照也不见踪迹。从更直观的数据来看,艾漫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杨幂尚在艺人商业价值排行榜中位居第二位,仅此于鹿晗,2018年第三季度,杨幂的商业价值迅速跌至第18名,排在杨幂之前的则是迪丽热巴、赵丽颖、杨颖、杨紫。

如果说杨幂一直以来维持着“黑红”人设,并没有出现伤及根本的黑料,那么在“诈捐门”和“打手机事件”之后,杨幂的人设在路人眼中已经迅速崩塌。从大环境看,在国家税收政策宏观调控,影视行业整体迎来大动荡下,初生代流量的生存状况已经越来越不乐观。流量持续下滑下,转型实力派已经成了杨幂的刚需,所以她开始走范冰冰的老路。

但范冰冰的聪明之处在于,她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才去转型的,她一直在流量和艺术两者之间游走权衡,而且她幸运的是遇到了导演李玉和冯小刚。但杨幂就不同了,她是在商业价值的下坡路和人设崩塌后才“被迫转型”的,已经耗尽了观众耐心和好感的杨幂,求生欲来得太晚,而《宝贝儿》的导演刘杰之于她,也并不是“救世主”。

这次仅是因为演员问题,就有不少观众对《宝贝儿》给出了差评,也可见观众对流量的忍耐度已经趋零。近几年,不光是杨幂,焦虑的流量们都在试图通过电影来重新定义自己,尽力向实力派靠拢,好撕掉已经彻底成为“贬义词”的流量标签,《一出好戏》之于张艺兴作用如此,《动物世界》之于李易峰同样。

宝贝儿杨幂混剪(杨幂VS文艺电影宝贝儿)(11)

但这二者之所以没有受到太大反噬,一个是因张艺兴在《一出好戏》里演技过关,且电影水准较高,支撑票房的主力也是黄渤而并非张艺兴,一个是因《动物世界》作品诚意不缺,李易峰演技也有进步。由此可见,观众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一口气吃不下一个胖子,杨幂试图通过“扮丑”这种捷径来实现逆袭和口碑反弹,反而会更遭反感。

《宝贝儿》的教训,对电影行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不要试图通过流量“投机倒把”。其实不光是杨幂,回顾下85后小花杨颖、刘诗诗、唐嫣、赵丽颖等在电影行业的战绩,同样不甚理想。杨颖主演电影最高票房未过5亿,刘诗诗主演电影最高票房未过3亿,赵丽颖主演电影倒是有《乘风破浪》《西游记女儿国》两部票房过5亿的,但两部都是于春节档上映,像《密战》《我们的十年》《女汉子真爱公式》这种没有档期优势的也没过3亿的作品。

流量支配影视行业多年,如今终于迎来了反噬。所以今年,不仅杨幂的剧不如意,杨洋、黄子韬、鹿晗、杨颖等流量明星的剧都在接连扑街,电视剧领域尚且如此,更别提电影领域了。(投黑马Tou.vc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2017年,单片票房贡献排行榜上男女明星中位列第一的分别是吴京和马丽,两位都并非流量明星,但一人贡献单片票房43.36亿,一人贡献单片票房4.10亿,今年的黑马《红海行动》《我不是药神》的主演,也和流量无关。由此也可见,“内容为王”才是电影行业的正道,流量最终不过是虚名而已。

(文章来源于:镜像娱乐摘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