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款北汽新能源ev160(不到十万元的纯电动车是否靠谱)

我在北京住宿的酒店距离公司大约有三四公里路程,每天都有同事开着私家车顺路接送我上下班。有趣的是,不大的公司里居然已经有两位同事买了北汽的纯电动车,而这两天来接送我的也正是这两部车车。

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同事们买北汽的纯电动车纯粹是看重它所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其中一位同事连续摇号三年多始终未能获得汽车牌照,而公司新址又距离他家较远,所以他索性去参加中签比例较高的新能源车摇号。在顺利拿到牌照后,他就买了一辆北汽EV160;另外一位同事家里本来就有车,打算为家里添置第二辆车,奈何在北京一来摇号困难二来每周还有一天限行,所以他索性买了北汽的EV200纯电动车——是的,这车不用限号每天都能合法上路。

图片评论(0)

我连续好几天都是搭乘EV200上下班,另外还有一天则特地亲自驾驶了一回EV160。这两辆车属于北汽同一个纯电动两厢小车系列,从账面上来看,两车唯一的差别就是续航里程不同:前者满电理论里程为160km而后者则可以达到200km。两车都可以在北京享受到新能源车政府补贴,外加摇号中签率高和不限行等优惠措施。由于两位同事买的都是低配版本,所以两辆车的最终落地价分别是9w多元和12w多元。顺便说一句:类似比亚迪或者荣威那样的油电双动力或者混动车型在北京是享受不到任何优惠补贴的,所以这两类车在北京根本看不到。

谈谈我试乘试驾这两辆车的感受:

外观和内饰:

北汽的EV160/200体型小巧,外观设计据说与奔驰B系列比较近似。我个人对于电动车的外观不是很在意,但还是希望看起来能够比较“正常”而不必为了体现电动车而故意特立独行。所以,我对于上海荣威e50的个性造型不是很喜欢,但北汽的这个车子虽然看起来略显平淡但还算能入眼。白色车身搭配进气格栅上的蓝条成为北汽纯电动车的标准配色,目前在帝都街头越来越常见——其普及率与比亚迪“秦”在上海的普及率已经基本相当。

既然是低配版本,车内饰自然也没有什么可多说。虽然在车仪表盘上使用了电子液晶屏幕(据说新款还有类似特斯拉的10寸大屏),但整个中控无论在外观设计、配色还是功能设定方面都显得比较廉价。不过我也必须说,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至少在界面布局、菜单功能设定(中控只包含娱乐功能,无法像特斯拉那样对车辆硬件进行设定)方面还是走实用路线的,上手非常快。另外,这车也提供手机端的app控制功能,算是“智能互联”了一把。

整车内饰就是普通的10w元以内廉价车内饰,前排座位乘坐相对宽敞,后排座椅硬且直,只能说是满足了基本的乘坐需求而谈不上什么乘坐享受。另外,两厢车的后备箱先天就比较狭小,再加上车子把电池都按在这里附近,所以这个后备箱只能勉强装下我一个24寸拉杆箱 两个双肩包。

图片评论(0)

驾驶和操控:

低配的北汽EV160/200虽然配有遥控钥匙但并没有无钥启动。车辆发动时完全没有任何汽油车的抖动与引擎声,而看到仪表盘与中控台全面亮起,就算完成发动了。我第一次试驾时还有些疑惑车辆究竟启动了没有,后来才想起这“悄然无声”正是电动车应有的发动特征。得益于电动机本身的特性,北汽EV160的起步非常轻快,仿佛车上的电池组重量完全没有对车辆起步产生影响。方向盘助力也被调教成“轻快”的手感,加上车辆本身短小使得转向灵活,所以开着它在公司周边的小区道路上行驶感觉相当惬意。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辆车子在低速行驶时几乎完全没有任何声音,所以走在我前面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根本察觉不到后面有一辆机动车缓缓跟随在他们背后。而EV160的喇叭声音却反而又格外大声,结果弄得我既不愿意按喇叭催促,又无法靠发动机声提醒前方注意,所以只好慢悠悠的跟在他们背后。

等开上主路后,轻踩EV160感觉“超长”的油(电)门踏板,车子就能马上提速。不过这仅限于50km/h以内,车速再稍微快一点我就感觉车子后劲不足,速度提不上去。不要以为我是用特斯拉或者家里2.5L V6天籁的标准来衡量EV160,的确是动力跟不上来。所以这辆车初期提速较快但一旦车速上来后想要再提速就显得比较困难——反正这车本身就是为了适应城市拥堵(特别是在北京)的交通环境而开发的,因此我对其市内中低速区域内较为轻快灵活的驾驶感受表示可以接受,但并不指望用它上高速开快车,一切还是安全第一吧!。

另外我要抱怨一下的是,北汽EV160/200的刹车调教不太理想:前半程偏软,明明感觉踩了不少下去但车速就是降不下来;后半程又过于敏感,一但踩得稍微深一点车子立马就刹停,这样的急刹可能会导致后面车子反应不及造成追尾。不知道北汽方面是怎么设定这刹车的,反正我要提醒大家必须对这刹车提早做好适应工作。

图片评论(0)

17款北汽新能源ev160(不到十万元的纯电动车是否靠谱)(1)

续航和日常:

我一直觉得官方标称里程这种东西是很不靠谱的,通常至少得打个八折吧?但实际上,在北京如今这样的春夏之交,无论是EV160还是200的续航居然都能超过标称的里程数!特别是EV200,按照我们同事的计算,在乘坐两人的情况下一次充满电后能够连续行驶大约220km的样子,这的确是一个让我惊喜的数字。据称,虽然EV160和EV200在账面上只相差40km的续航,但EV200的电池组来自韩国LG,整体性能优于EV160,所以两车的差价有近3w元之巨。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初夏季节中拥有良好行驶里程表现的纯电动车,在严寒的冬季续航会大幅减少。反正我那位买了EV160的同事在今年年初就遇到车辆还剩下30%以上电力,但车辆突然进入低速保护模式并很快“趴窝”不得不喊救援拖车的经历。所以,纯电动车在北方冬季使用时还是要小心续航缩短的问题。

图片评论(0)

按照北汽方面的提供的数据,车用电池可以确保经历2000次完整充放循环后依然有80%的性能。如果这个数值靠谱的话,那么通常在一辆车生命周期内用户是不用担心电池寿命问题了。而根据目前同事的测算,如果是在自己家里给车辆充电的话,每百公里耗费的电力大约只要10元人民币——这显然要比汽油车省钱不少。不过,想要在北京享受纯电动车便利的前提条件是家里能安装充电桩。我那位买了EV160的同事至今无法搞定物业在其租用的车位上安装充电装置,所以他只能到离家5分钟步行路程的4S店充电。好在他每天行驶的里程不多,在4S的高压桩上充电不但免费且速度很快,所以问题还算大。不过他依然正在为在自家车位上安装充电桩而努力奋斗着。

总体而言,虽然肯定还有不少问题,但两位同事对于他们的北汽纯电动车总体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图片评论(0)

17款北汽新能源ev160(不到十万元的纯电动车是否靠谱)(2)

最后,虽然我很喜欢纯电动车安静与快速起步的特性,但我也实际估算了一下自己在上海换开电动车/新能源车的可行性:

1、家里有可以安装充电桩的私家车位,这算是一个有利条件。但由于家里领导不会开车,所以在上海尚未实行限行的情况下备两辆车似乎并不经济;

2、我每天行车距离大约是70公里,这个里程对于一些纯电动只有70km理论值的车辆而言有些不够,但这些车的汽油表现又很差;

3、不知道上海有什么纯电动车型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在保留两部车的前提下,我希望再有辆便利的小型纯电动车——但价格最好不要太高;

4、当前较低的油价下,我不太会为省油钱而全面倒向新能源车。如果家里只能有一辆车而我必须选择新能源车的话,那它的驾驶性能最好能向入门款的特斯拉看齐而内饰表现又应该不低于天籁的主流B级车水准。问题是这样的车售价依然很高且得不到政府补贴;

5、最现实的情况是我只能一方面祈祷政府能够继续保持对新能源车的补贴优惠,另一方面指望汽车厂商在未来能有更好且相对经济的电动/新能源车推出。所以,在此之前我看起来还是只能开汽油车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