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24讲解完整版(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263-272)

伤寒论124讲解完整版(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263-272)(1)

263. 若是患者自觉恶寒,太阳病脉多浮而有力,少阴寒化证脉多沉而微。

264. 若背上的冷是局部的,“背寒如手大”是心下有留饮。留饮是阳虚水停,与单纯的阳虚是两回事。

265. 有的患者是越摸(脉)越冷,而且明显就感觉一股凉气从里头透出来,就如同摸到一块毛巾包着的冰糕。这就是“寒在骨髓”,就是典型的少阴病寒化证的冷。

266. 阳气者,柔则养筋。阳气不足就会导致拘挛、痉挛的现象。

267. 疼痛有两个要素,第一是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这是疼痛产生的原因。第二,疼痛是人的感觉,要心的感觉正常才能有感觉。

268. 局部拘急,最常见的是腿肚转筋,现在一说腿肚转筋就是缺钙,就叫补钙。有的患者补钙有点儿用,有的患者补钙也没有作用。我与不少西医交换意见,认为宣传的64%的老人缺钙,都要补钙是欠妥的。老年人的缺钙就是正常,那36%不缺钙才是异常。

269. 阳气者,精则养神。阳气虚不能养神,首先是精神不振,但欲寐,再进一步就是神志不清,再进一步就是昏迷。

270. 阳化气。阳气虚,气化不行可能导致五脏气衰,影响到哪一脏就有可能有这一脏的临床表现。如影响到心,心可能不生血,因为化生血的动力是阳气,没有动力哪怕有原料也造不出来。影响到肾,则肾不主水;影响到脾,则脾不运化;影响到肺,则肺不主气而卫外不固;影响到肝,则肝不疏调。

271. 回阳救逆是一个通常的说法,具体用时不一定说回阳救逆,通常就是说回阳,或温阳散寒。救逆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病情危急,二是指阳虚的患者四肢厥冷,服用了这个处方之后就能使四肢厥冷的情况得到解除。如果病情并不危重,或没有四逆现象,就不必一定要说救逆。实际上核心问题就是回阳。

272. 四逆汤中甘草、干姜这一组可以看作是从脾,通过促使脾的健运来恢复阳气;附子主要是通过肾来恢复阳气,既能做到较快地恢复阳气,又不会导致严重的阴阳平衡失调,它把通过脾、肾两个途径回复阳气的长处都结合起来了。

(节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傅元谋著《听名师讲伤寒论》;各大图书平台有售。2021年川派伤寒读书会·吕芝丹 整理、曾俊辉 编校)

伤寒论124讲解完整版(傅元谋名师讲伤寒论语录263-27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