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批注利弊(要求学生阅读时)

学生阅读批注利弊(要求学生阅读时)(1)

我们语文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批注就是读书时的动笔墨。

批注式阅读历史悠久,它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与文本对话的读书方法。在阅读课中都会有这样一个环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批注式阅读。当要求学生阅读时,学生不会批注,该怎么办呢?

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批注的效果却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要求。有的学生只是圈画出几个生字,几个句子而已,甚至有的学生茫茫然无从下手,只能无奈地等待老师讲解课文。

那么如何教学生进行有效的批注呢?

学生阅读批注利弊(要求学生阅读时)(2)

一、做好批注的准备工作。

1.准备一只削得细细的铅笔,做批注的字不能太大。

2.要把课文多读几遍,读通顺甚至读透彻。

3.看看课文页码空白处的位置大小,以供我们批注的时候书写方便,这样才能保持书面的整洁。

4.要了解批注的相关符号。

如:波浪线,要画在好词佳句的下面。

圈,要圈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词语词句下面。

问号要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二、要明白批注时,要批注哪些方面的内容。

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草原》的最后一段的旁边,可以这样批注,写道:草原蒙族人民热情招待汉族客人,情谊深厚不忍分别,大家在无边无际碧绿的草原上一直述说真情,一直到太阳西下还依依不舍。这个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又如对《半截蜡烛》中的批注是:小女孩叫上校为司令官先生,极大的满足了德国上校的虚荣心,顺利的拿到蜡烛。这样的内容理解的批注,包括主要内容的概括;含义深刻的词句的理解、体会;重点句子的理解;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词句的领会等等。

2.第二,对写作方法的感悟。

如学习秋天的雨发现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用的好就可以这样批注五彩缤纷不仅写出了秋天色彩多还写出了这些色彩叠加在一起,在闪着美丽。

如发现一个过渡段,可以这样做批注:这是一个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文章前后衔接自然。

3.第三,对文中人物的评价。

如:读了阅读链接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学生这样评价人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获得了成功,太了不起了!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居然考上了大学,令人佩服佩服!

没有沙利文、萨勒两位老师,哪会有海伦考上大学?敬佩两位老师。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让她战胜无边的黑暗和寂寞。

4.第四,对疑惑问题的指出。

在读《草船借箭》时,学生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要“笑着”对鲁肃说;

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时,学生不明白,放诞无礼是什么意思?凤辣子出场的打扮与众不同,很多词句不能理解,就做了问号的批注,期待着课堂学习时共同解难。

5.第五,对文章内容的补充。

如学习《晏子使楚》时,学生就可以补充古文版的语句。

《梦圆飞天》中写到:当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至于人们怎样高兴,课文没有具体描写,可以在读后补充:大厅里的人们有的高兴地跳了起来,有的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有的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学生阅读批注利弊(要求学生阅读时)(3)

三、渐进批注中逐步提高。

养成批注是阅读习惯,提高批注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前预习,整体感知性批注。

批注的内容,生字组词,概括内容,发现疑问,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课中讲读,深入学习性批注。

批注内容为在老师引导下,对重点句的赏析,对疑难词句的理解,对人物的评价,对好词佳句的欣赏等等。

第三阶段,总结收获,延伸改进性批注。

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做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我们老师要重视阅读中批注的指导,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愿孩子们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中进行阅读,在文字的丛林进行独特的生命之旅,人人学会阅读批注。在文本深处绽放绚丽的花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