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的保健品对身体有好处吗(保健品的利与弊)

保健品,特别是涉及到传销已然是众怒,姑且不说权健有多么可恶,这一门类“毁誉参半”的标签可能又将向负面的天平倾斜一步。很多人唏嘘被传销保健品洗脑的家庭,另一些则在感叹,不相信正规医疗技术,反而选择相信传销是父母害了重病缠身的孩子。

我们所能知道的是,保健食品已然成为我国重要的行业类别。2014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销售收入达1932.20亿元,同比增长22.34%。2017年,保健食品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生产企业3000家,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产值超过3000亿的重要产业。

“毁誉参半”是保健食品最贴切的形容词,它从不缺少争议,一出生起就伴随着质疑,在步步发展过程中更牵连着公众无数的负面联想,“虚假广告”、“会议传销”、“欺骗老年人”等等,都是公众轻易就联想到的词汇。央视的315晚会更是以“骗老年人的保健品谁来管?”曝光了大批违规企业。

补充和代替医学无法治愈的癌症

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针灸和基于正念的压力减轻等一些身心方法可能有助于控制癌症症状和治疗的副作用。针灸可能有助于治疗癌症患者与治疗相关的恶心和呕吐。而按摩疗法,基于正念的压力减轻和瑜伽可以帮助减轻这些患者的疼痛、焦虑和抑郁。

最近的研究表明,与常规抗恶心药物一起使用时,天然产品姜可能有助于控制与化疗相关的恶心。一般而言,有关使用草药治疗症状和治疗副作用的证据有限,并且担心与传统癌症治疗的潜在相互作用有关。

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任何补充健康方法在治愈癌症或使其进入缓解方面是有效的。未经证实的产品或做法不应用于替代或延迟癌症的常规医疗。延迟常规癌症治疗可以降低缓解或治愈的机会。一些补充方法可能会干扰标准癌症治疗,或对已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员具有特殊风险。例如,圣约翰草可以使一些抗癌药物的效果降低。

对相关疗法的清晰管理多么重要。在中国,补充和替代医学被相关部门大肆鼓励,中医诊所实行备案制,却不对相关内容进行清晰地界定和警告,并且对所谓的秘方没有公开地监管。这正是导致火疗等乱象大肆流行的客观原因。权健称他们的产品可以治愈或者治疗癌症,这显然是明目张胆地欺骗。

没有“保健品” 只有膳食补充剂

膳食补充剂有多种形式:传统的片剂、胶囊和粉末以及饮料和能量棒。流行的补品包括维生素D和E; 钙和铁等矿物质; 紫锥菊,大蒜等草药; 和特殊产品,如氨基葡萄糖,益生菌和鱼油。可见,无论是维生素类还是中草药,都被归结为膳食补充剂。

美国国会于1992年成立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替代医学办公室(OAM)。1994年,美国成立了国立卫生研究院膳食补充剂办公室,主要负责和协调草药和补品的研究。1998年,OAM升级为国家补充和综合健康中心(NCCIH)。NCCIH的作用是:通过基础科学研究、临床研究和建立专门的植物研究中心,优先评估植物药的机制、功效和安全性。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膳食补充剂健康和教育法案”(DSHEA),也正是这个法案,促进了美国膳食补充剂使用数量的增加。膳食补充剂的标签必须说明:“该产品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生产商还必须确保产品标签真实,不会产生误导。

药食同源

面临一些挑战,与公众期待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为有部分企业未经许可生产经营和进口保健食品,利用网络、会议、电话、电视等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违法营销、欺诈销售,产品标签虚假标识功能声称,违法违规发布保健食品广告等,特别是针对中老年人、病人的欺诈行为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2015年9月1日颁布的新广告法对保健食品广告列出了6项不准的规定,国家食药监总局制订的《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目前正在征求社会意见过程中。尽管食品、药品和保健食品在行政上有清晰的划分,但在消费者看来,保健滋补养生产品都是广义上的保健品,部分不具有“蓝帽子”标识的企业正是抓住公众的认知薄弱。

“药食同源,这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养生文化传统。文化是有惯性的,不是一下子能改变得了的。”有行业人士建议,与其盲目否定养生传统,不如用市场手段和企业责任来约束,即应该借助良币驱逐劣币的方式,让市场份额向优秀的品牌集中,形成行业规范。

内容均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正规的保健品对身体有好处吗(保健品的利与弊)(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