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估老人寿命(老人的体型是如何影响寿命的)

来源:【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 付 萍

很多老人追求“千金难买老来瘦”,殊不知最新研究发现“老来胖才延寿”。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简称体质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国际规定,BMI正常值为20~25,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由于人种不同,中国规定,BMI正常值为18.5~24,超过24为超重,28以上属于肥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团队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80岁以上老人超重或轻度肥胖,与死亡率降低相关。研究团队分析了中国2.7万多名80岁以上老人的BMI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参与者平均年龄为93岁。研究发现,80岁以上老人中,BMI高于25者,死亡率较低;即便BMI达到30~35的人,死亡率也比BMI为20~25的人低。

如何预估老人寿命(老人的体型是如何影响寿命的)(1)

施小明表示,高龄老人的“正常”体重可能需要重新定义。BMI值主要基于年轻群体测量数据而决定,随着世界老龄化进程加深,更要确保这些建议对老年群体也有意义。因此,对80岁及以上中国老人来说,最佳BMI或许应该上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付萍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以前所说的‘有钱难买老来瘦’,是个错误说法。”对于80岁以上老人来说,BMI高一些是正常的。随着骨质疏松、腰椎压缩、膝盖弯曲等问题的出现,有些老人身高缩短,最多可达15厘米。若其体重不变,BMI就会升高。相较于年轻人(BMI

尽管BMI偏高对老人有好处,但男女有所侧重。日本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研究小组,在《恶病质、肌少症与肌肉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老年男性缺少肌肉,老年女性缺少脂肪,都会对寿命带来不利的影响。

研究小组以平均年龄72岁的1765名老人为对象,平均随访5.7年。通过骨骼肌指数、脂肪指数、握力、日常步行速度四项指标,评价老人身体功能,并分析身体状况对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男女,肌肉力量和步行能力越强,其生活自理能力越高,寿命也就越长。然而有一点不同的是,研究发现,老年男性的骨骼肌肉量越多,预期寿命越长;老年女性的脂肪量越低,预期寿命越短,而脂肪量高却不会对预期寿命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男少肌、女少脂也是影响寿命的两个独立因素。

付萍说:“肌肉量影响老人寿命,对于男性和女性都一样。”肌肉是非常重要的代谢组织,如果肌肉不足,糖、脂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另外,肌肉决定着人的运动能力,老人之所以容易摔倒,往往就因为肌肉的流失。因此,老人的肌肉量好,说明其营养状况、运动功能比较好,预期寿命就会好。付萍提出了一个简单测试肌肉量的方法——测小腿围。她表示,可以用两手拇指和中指圈成一个圈,环绕自己的小腿。若小腿能被手指环绕,就说明肌肉不够了。

付萍建议,老人可通过以下方式增加肌肉量:1.加强营养。需增加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2.加强运动。包括日常的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3.补充一些促进肌肉增长的因子。例如,γ-氨基丁酸、维生素D、维生素E都可帮助减少炎症,促进肌肉生长。还可补充一些必须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等,促进肌肉生长。4.对于肌肉极度衰弱的人,临床上会用同化类激素进行治疗,促进肌肉生长。

至于日本研究指出的“女性脂肪量越低,预期寿命越短”的说法,付萍表示认可,她强调应摒弃对脂肪的偏见,“老年人能长脂肪是好事”。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