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题常见手法(骏言说诗探讨篇)

作者:诗道骏言

前言

诗歌要押韵,格律诗更要押韵,不押韵不成格律诗。

但是,押韵有宽窄之别,而且要与时俱进,今人用今语今音,理所当然。

因为韵有宽窄,所以很多时候,押韵是个好不好的问题,而不是对不对的问题。

比如,in、ing相押,en、eng相押、un、ueng相押,甚至三组通押,也是未尝不可的,因为,它们在发音上有相同之处,用在诗中能够收到音韵和谐的效果。

格律诗中,唐宋诗人,现代诗人鲁迅、毛泽东都有前鼻音与后鼻音相押的例子(可参见骏言说诗:探讨篇(5)un 与ing 押韵的又一个例子,关于en/eng通韵,以毛主席、鲁迅先生的诗作为例),此不重复。今天,再举两个京剧唱段的例子,有谁说下面这两段唱词不押韵或者押错了吗?

实例

京剧《文昭关》唱段

伍员在头上换儒巾,

乔装改扮往东行,

临潼会,曾举鼎,

我在万马营中显奇能。

时来双挂明辅印

运败时衰,夜宿在荒村,

提起来叫人怎不恨,

也是我的五行八字命生成,

回头来便对东皋论,

你是我伍员活命的恩人,

但愿昭关过得稳,

一重恩当报你的九重恩,

皇甫兄请上礼恭敬,

有劳替我过关行,

这样的恩德难报尽,

来世结草答报你的恩,

伍员心中千般恨,

大胆且向虎山行。

诗歌鉴赏炼字题常见手法(骏言说诗探讨篇)(1)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将军哪,千不念,万不念,

不念你我一见如故,是三生有幸。

天降下擎天柱,保定乾坤。

全凭着韬和略,将我点醒,

我也曾连三本保荐于汉君,

他说你出身微贱不肯重用,

那时节恼怒将军,跨下了战马,

身背着宝剑出了东门。

我萧何闻此言,雷轰头顶,

顾不得,山又高这水又深,

山高水深路途遥远,

我忍饥挨饿来寻将军,

望将军你还念我萧何的情分,

望将军且息怒暂吞声,

你莫发雷霆,

随我萧何转回程,

大丈夫要三思而行。

诗歌鉴赏炼字题常见手法(骏言说诗探讨篇)(2)

两段唱词,红色韵脚字都是前鼻音,蓝色韵脚字都是后鼻音,两类韵字是混合相押的,听起来韵律和谐,完全没有问题。

戏文主要是用来唱、用来听的,对音韵和谐的要求比诗歌要高,因为诗歌主要是用来看和读的。既然,戏文押韵前鼻音后鼻音相押,没有违和感,那么,格律诗也这样押,有什么不可呢?

诗歌鉴赏炼字题常见手法(骏言说诗探讨篇)(3)

结论

老夫坚持认为,按照现代汉语发音,in、ing、en、eng、un、ueng六个韵母,押韵的和谐程度,远远高于“原、昏”、“斜、家”、“携、奇”等字,这些字按现代发音,根本就不能押韵,完全没有音韵和谐的作用。例如: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古人写诗用它们押,那是因为按古音,它们的韵是相同的,能起到音韵和谐的作用。现代人读古诗,可以尝试按古音来读,那是尊重历史事实。但是,现代人写格律诗,如果还用古音来押韵,那就是食古不化,就是刻舟求剑!

[玫瑰]要当格律通,莫做格律控!

​[心]关注“诗道骏言”,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