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鱼人工繁殖技术(鸭绿江茴鱼稚鱼培育技术)

鸭绿江茴鱼,又名青鳞子、斑鳟子鱼,为吉林省特有的小型冷水名贵经济鱼类,肉味鲜美细嫩,颇受山区消费者喜爱,其经济和科研价值极高,销售市场供不应求,养殖前景广阔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近年来通过技术攻关,突破繁育关键技术,取得原创性成果,在省内示范、推广应用,为土著濒危冷水鱼繁育和资源增殖做出了贡献,带动了我省冷水鱼产业发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大白鱼人工繁殖技术?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白鱼人工繁殖技术(鸭绿江茴鱼稚鱼培育技术)

大白鱼人工繁殖技术

鸭绿江茴鱼,又名青鳞子、斑鳟子鱼,为吉林省特有的小型冷水名贵经济鱼类,肉味鲜美细嫩,颇受山区消费者喜爱,其经济和科研价值极高,销售市场供不应求,养殖前景广阔。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近年来通过技术攻关,突破繁育关键技术,取得原创性成果,在省内示范、推广应用,为土著濒危冷水鱼繁育和资源增殖做出了贡献,带动了我省冷水鱼产业发展。

鸭绿江茴鱼稚鱼培育技术分室内培育和室外培育两部分。

(一)室内培育技术

1.饲育槽

采用玻璃钢平列槽主槽,规格长×宽×高=2. 8 m×0.52 m×0.22 m。稚鱼培育前,用含量10 %的聚维酮碘20 mg/L消毒24 h,距出水管20 cm处设置30目的拦鱼网栅。

2.稚鱼规格与放养密度

稚鱼均重0.01 g/尾,放养密度20000-30000 尾/m2;均重0.1 g/尾,放养密度10000-15000 尾/m2;均重0.3g/尾,放养密度7000-10000 尾/m2

3.水深、进水量、水温、溶解氧

饲育槽水深11-15 cm,进水量5-6 L/min。培育水温8 ℃-12 ℃,养殖水体溶解氧≥6mg/L。

4.饲料与投饲

饲料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活体,每天每万尾投喂20 g,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1次。随着稚鱼的生长,逐渐加大投喂量,以90 %稚鱼饱食为宜。

5.日常管理

每天清晨冲刷饲育槽,将残饵、粪便、污物清理干净,保证养殖水体清洁卫生。及时清刷拦鱼网栅,保证水流畅通。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发现鱼病及时对症用药。每半月抽样1次,根据稚鱼规格及时分槽培育。

6.鱼病防治

鱼用工具每3 d用10%含量的聚维酮碘20 mg/L消毒24 h。每隔半个月消毒稚鱼1次,具体做法:清晨,将饲育槽水深降至4-5cm,用2 %浓度的食盐溶液消毒稚鱼40 min,连续3-5 d,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

(二)室外培育技术

1.培育池

选择近水源处的水泥池,长8-10 m,宽1.5-2 m,深0.5-0.8 m,面积12-20 m2;坡降0.3 %;进、出水口设置8目的拦鱼网栅,出水口通过闸板控制水位。

2.稚鱼规格与放养密度

稚鱼均重0.5 g/尾,放养密度5000 尾/m2;均重1 g/尾,放养密度3000 尾/m2

3.培育池水深、水温、溶解氧、池水交换量

培育池水深0.3-0.5 m,水温8 ℃-12 ℃,养殖水体溶解氧≥6 mg/L,池水每小时交换1次。

4.饲料与投饲

饲料采用蚤类和鲑鱒鱼全价配合饲料相结合,饲料粗蛋白≥48 %。

稚鱼规格0.5-1g,每天每万尾投喂蚤类500 g,上、下午各1次,投喂0.2 mm粒径的配合饲料8次,上、下午各4次;稚鱼规格1-2 g,每天每万尾投喂蚤类300g,上、下午各1次,投喂0.3 mm粒径的配合饲料6次,上、下午各3次。投喂量以90%稚鱼饱食为宜。

5.日常管理

及时清刷进、出水口,保证水流畅通;经常检查拦鱼栅,防止鱼逃逸;每3 d刷池1次,保证养殖水体的清洁卫生;根据鱼的活动情况和摄食情况,观察有无鱼病发生;每半月抽样1次,根据稚鱼规格及时分池培育。

6.鱼病防治

鱼用工具,每隔3 d用10 %含量的聚维酮碘20 mg/L消毒24 h。鱼病预防:每天清晨用10 %含量的聚维酮碘5 mg/L流水全池泼洒,防治细菌性疾病,连续3-5 d。

推广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联系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路1195号

邮政编码:130033

联 系 人:肖志国,杜晓燕

18644980918,13844998276

来源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总编 孟繁杰 石巍 韩铁英

编辑 迟瑞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