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

如果说今年涨的最猛、最火的板块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新能源

年初至今,在白酒、医药、互联网等一众核心资产大幅回调的情况下。新能源逆势而上,涨幅高达63.89%,傲视群雄。

而前几个月还在和新能源齐头并进的周期股最近也不太行了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

网叔其实一直都挺看好新能源赛道的。

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后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两年来股价也是节节攀升,屡创新高。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2)

但奈何估值太高,一直没机会上车。

要知道,高估值是非常依赖高成长性的。

想要在高估值的情况下投资一个行业并赚到钱,意味着这个行业不仅要有极高的成长性,而且还要能够持续下去。

如果一个行业成长的确定性非常高且成长速度很快,那投资的时候估值高点也没啥。

在强劲的业绩支撑下,今年100倍的估值明年可能就会被消化到50倍了,再过两年可能就到20倍了,赚钱只是时间问题。

但如果这个行业成长的确定性不够强,今年增长不错,明年因为一些原因突然跑不动了。估值停留再100倍左右,业绩不增长,估值不消化……

后面就危险了。

情况好一点的,可能被套个两三年;

情况差一点的,套个五六年也不是不可能。

到头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没赚到什么钱。

所以,对于高估值一定要敬畏。

新能源的成长性的确很好,最近两年业绩增速非常强劲。

但网叔扪心自问,凭自己现在的能力和精力,我们无法确定新能源成长性能否持续下去,也不知道其高估值到底要多久才会被业绩消化。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3)

也就是说,在当前这种高估值情况下,投资新能源超出了网叔的能力边界。

从某种程度是上来讲,投资一个行业,估值越高,对一个人的能力边界要求越高。

高估值情况下还敢上车的,无非三种人:

第一种,对行业研究非常透彻的,能够预测到行业未来的成长性,并且对成长性有较强预期;

第二种,胆子很大的,清楚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也知道行业未来的成长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天生放荡不羁爱冒险,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

第三种,什么都不懂的,对行业的底层逻辑一窍不通,也不仔细研究基本面,只看到这个行业挺赚钱,各种政策面消息面也都很好,就上车了。

同样是在高估值的情况下投资,第一种人是在自己能力边界之内投资,第二种人是在能力边界边缘投资,但第三种人完全是在能力边界之外投资。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能够把自己能力边界之内的投资做好就已经超越大多数散户了。

为什么很多忘记股票账户密码的人能跑赢95%以上的散户?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4)

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做超出自己能力边界的事。

眼里只有欲望和收益,没有风险和敬畏。

拿着“小学数学”的水平做着“微积分题目”。

投资一个行业,频繁操作,追涨杀跌。

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业绩二百五。

别笑,网叔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在投资过程中,网叔也看到很多专业人士对投资新能源存在巨大分歧。

分歧的根源,还是源于对新能源未来成长的不确定性。

有人对新能源未来的成长的确定性有较强预期,在高估值的情况下依然重仓新能源。

比如新能源一哥赵诣,坚定看好新能源,从19年开始投资,一直重仓拿到现在。业绩也非常优秀,两年创造了400%的收益率;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5)

也有人对新能源的未来的成长预期一般,估值不高的时候会投资,等估值涨上去就撤了。

比如谢治宇,在去年四季度之前一直重仓持有光伏龙头股隆基股份,但之后光伏产业估值上去后就果断减仓撤退了。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谢治宇曾表示:新能源的确是个好赛道,但在我的投资框架里,估值永远是束缚我投资的一个点。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6)

还有人对新能源未来的成长性存疑,迟迟没有投资新能源。

比如易方达一哥张坤,从来不买新能源。在谈到选股理念时,张坤曾说道:我们会去选择一些成长确定性比较强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一定要成长速度很快,但是它的确定性是比较强的。

这些分歧没有谁对谁错。

作为专业投资者,他们肯定是在对行业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

每个人的研究深度不同、投资理念不同,对新能源赛道成长的确定性程度也不同,自然对估值的容忍度也会不同。

谁也无法100%的确定新能源未来一定会保持高速成长。

但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更近一步,将对新能源未来成长的确定性从原来的40%提升到50%甚至60%。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我们只能接近真理,却无法达到真理。

随着确定性的一步步提升,我们的能力边界也在渐渐增加,在投资中也会更加的淡定和从容。

为此,网叔特地花了两周时间,从产业链到细分行业把新能源行业仔细研究了一遍。

这里要先说明一下。

新能源从大方向上来看可以分为新能源车新能源发电(主要指光伏产业)两个行业。

因为篇幅有限,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分析新能源车行业,光伏行业我们下一篇会分析,下周应该会发。

接下来的一万字,网叔会和大家深入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新能源车行业到底怎么样?

哪个细分行业投资价值比较大?

当前是好的投资机会吗?

如果你对新能源车行业感兴趣,相信你看完会有不小的收获。

文章干货比较多,先上目录:

1、新能源车有哪些细分行业?

2、新能源车最近十年发展的怎么样?有哪些细分行业发展的更好?

3、新能源车的6个细分行业投资价值如何?

4、当前新能源车的投资机会如何?

一、新能源车有哪些细分行业?

在分析新能源行车行业之前,先说一个非常容易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很多人看到新能源都会将其默认为一个“正规行业”。

但实际上,作为一个很“新”的行业,新能源到现在都没搞到一个正式的官方行业分类认证,更别说新能源车和光伏行业了。

网叔查遍了证监会、申万、万得等各大主流的官方行业分类,都没有新能源这个行业。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在选基金的时候,如果你只看基金的行业分布,你根本不知道这只基金有没有投新能源。

比如新能源一哥赵诣的代表作——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7)

只看行业分布,你根本找不到和新能源相关的任何字眼。

但如果细看这只基金的重仓股,好家伙,没一个不属于新能源。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8)

所以,大家在选基金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看行业分布,一定要仔细看这只基金的股票持仓,不然,很有可能被“忽悠”。

接下来,我们来正式分析新能源车行业。

1、新能源车有哪些细分行业

所谓新能源车,就是以清洁能源(电、氢)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目前投资领域的新能源车主要指电车

新能源车和半导体行业一样,都属于高科技产业,产业链复杂,涉及到的细分行业也比较多。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里先简单讲一下什么是产业链,懂的小伙伴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所谓产业链,简单来讲就是贯穿整个行业流程的一条线

一般情况下,一个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部分,每个环节的企业分工不同,提供的价值也不同。

上游企业提供一般负责原材料加工和设备生产;

中游企业一般负责是核心部件研究和生产;

下游企业一般负责成品深加工

举个简答粗暴的例子。

比如我们平时吃的馒头。

上游企业主要是种小麦的农场主,中游企业主要是磨面、做馒头的加工厂,下游企业就是卖馒头的小摊小店。

通过研究一个行业的产业链,我们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对这个行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这个行业以及各个细分行业的投资价值。

接下来我们来看新能源车的产业链以及相关细分行业。

从产业链上来看,新能源车主要分为三部分。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9)

(1)上游产业链:负责生产原材料,主要包括这些稀有金属细分行业;

(2)中游产业链:负责生产主要零部件,主要指“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相关细分行业;其中电池是核心

(3)下游产业链:负责成品加工和服务,主要包括整车组装充电桩服务这两个细分行业;

在这三大产业链中,上游和中游是新能源车的核心产业链。

看不懂的话没关系,咱们接着往下看。

电动汽车技术的核心在于“三电”系统,即电池电机电控。这三个系统是新能源车的关键构成部分。

先来看最核心的电池。

电池主要分为锂电池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个单独的细分行业,不过目前应用范围较小,当前的电车的电池主要是锂电池。

锂电池(产业链)又分为锂电池(细分行业)和锂电池材料两个方向。

锂电池(细分行业)是一个单独的细分行业,主要指掌握核心科技的电池生产企业,比如宁德时代,就是锂电池行业一哥。

锂电池企业生产锂电池需要用到各种锂电池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一些辅助材料。

正极材料是一个单独的细分行业,我们都知道电池都有正负极,正极材料简单讲就是制造电池正极的材料;

负极材料是一个单独的细分行业,简单讲就是制造电池正极的材料;

电解液是一个单独的细分行业,相当于电池正负极之间的桥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解液决定了锂电池的电压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

隔膜是一个单独的细分行业,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相当于防火墙,用来防止短路。

想要生产出完整地锂电池,这四样材料缺一不可。

而这四类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会用到这三种稀有金属,每一种稀有金属都属于一个单独的细分行业,合在一起就是新能源车上游的三大细分行业

再来看电机和电控。

电机简单讲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器,有了电机,电池里的电才能转化为推动汽车前进的动力。

电控简单讲就是是电动汽车的总控制台,也可以理解为“电动汽车的大脑”,电控的好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动汽车的能耗、排放、动力性、操控性、舒适性等主要性能指标。

电机和电控属于同一个细分行业——电机电控行业

最后来看下游产业链。

等以上核心零部件都生产出来后,整车组装企业会把这些零部件组合起来形成汽车。充电桩企业主要负责后续充电服务。

一整套流程下来,新能源车的产业链12个细分行业就都理出来了。

2、新能源车各个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新能源车一共有12个细分行业。

其中上游和中游的核心产业链共10个细分行业,下游共2个。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12个产业链在整个新能源车行业中的地位如何?

地位怎么样,看市场规模才能知道。

市场规模主要看两个财务指标:营收归母净利润

营收就是简单讲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卖出的货一共能收到多少钱。

归母净利润简单讲就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卖货收到的钱,在扣除各种成本后,能赚到多少钱。

通过这两个指标,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一个行业的市场规模。

从2020年新能源车各个细分行业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来看: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0)

核心产业链中(上游和中游产业链)

锂电池在整个产业链中占绝对重要的地位,44.66%的市场份额赚走了67.31%的行业利润;

相反,燃料电池营收占比非常小,并且还处于亏损状态。

锂电池的4大材料行业中(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除了正极材料,其他三个细分行业收益都不错,都用4%以下的市场份额赚取了7%左右的行业利润。

正极材料电机电控市场份额占比都在10%以上,但赚取的利润少的可怜,都在5%以下

在上游原材料中,的占比较高,用20.04%的市场份额赚走了10.22%的行业利润;

的营收占比较低,且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至于,目前我国还没有生产镍的上市企业,因此镍的营收和归母净利都是0。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研究的新能源车细分产业只有11个。

总体来看,在新能源核心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是锂电池细分行业,燃料电池、电机电控居于次要地位。

下游产业链中。

整车组装行业用14750亿的市场份额赚取了354亿的市场利润,卖出去一万块钱的货只能赚240元;

相比之下,充电桩行业要好很多,用1478亿的市场份额赚取了85亿的市场利润,卖出去一万块钱的货能赚580元,是整车组装行业的2倍有余。

二、新能源车近十年发展的怎么样?哪些细分行业发展的更好?

先说结论,过去十年。

总体来看,新能源车行业发展的非常快,发展速度远快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不过近两年发展速度增速明显下降,但依然快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细分行业方面,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其中钴、锂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充电桩这6个细分行发展较快,业绩相对较好。正极材料、燃料电池、电机电控、锂、整车组装这5个细分行业发展较慢,业绩较差。

后续的分析我们主要围绕锂电池、负极材料、钴、隔膜、电解液充电桩这6个细分行业展开。

接下来是具体分析。

看一个行业发展的怎么样,财务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财务数据主要看三点:业绩表现如何?赚钱能力强不强?营收质量高不高?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网叔会简单介绍一下这三点相关的财务指标,懂的小伙伴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1)业绩表现如何?

主要看两个指标: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

①营收简单讲就是你开一家小店,卖货能收到多少钱。

营收增速就是你今天收的钱有没有比昨天更多,明天收的有没有比今天更多,小日子有没有越过越有盼头。

具体公式如下:

营收增速=(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比如你开一家奶茶店,第一年一共卖了10万块钱的奶茶,营收就是10万元,如果第二年卖了12万元,那么这一年的营收增速就是(12万-10万)/10万=20%。

②归母净利润简单讲就是你作为小店的股东,在扣除各种成本后,能赚到多少钱。

归母净利润增速就是你今年赚的有没有比去年多,明年赚的有没有比今年多,小日子有没有越过越富裕。

具体公式如下:

归母净利润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长额/上年归母净利润总额)×100%

还是以开奶茶店为例,比如你第一年赚了1万元,那么家奶茶店的归母净利润就是1万元,第二年赚了1.5万元,那么这一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就是(1.5万-1万)/1万=50%。

(2)赚钱能力强不强?

主要看ROE销售净利率

①ROE简单讲就是一元的净资产能赚多少钱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比如你花10万元投资了一家奶茶店,这家奶茶店过去一年赚了1万元,那这家奶茶店的ROE就是(1万÷10万)*100%=10%。

②销售净利率简单讲就是你卖1元的货能赚多少钱

具体公式如下: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比如你卖奶茶,一杯买10元,能赚2块钱,那么你的销售净利率就是(2元÷10元)*100%=20%。

(3)营收质量高不高?

主要看销售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什么样营收质量最高?

最好是能预付款,东西没生产出来,钱已经给到位了。这样的公司,现金流充足,也就是现金/营收>100%,越大越好;

其次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金流稳定,也就是现金/营收=100%

最差的是交货了,钱还拖着没给,资金链随时都有断裂的风险,也就是现金/营收<100%,越小越差。

通过分析这三个方面的长期和中短期财务数据,我们大致能看出一个行业这些年来的发展状况。

接下来,正式进入分析环节。

1、业绩表现:整体表现出色,但近两年增速放缓,钴、锂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充电桩这6个细分行业绩表现较好,其余5个细分行业业绩一般

业绩主要看营收增速归母净利增速。

(1)先来看营收增速:总体增速很快,细分行业差距较大。钴锂电池、负极材料燃料电池增速最快,正极材料电解液增速较高,其5几个细分行业增速一般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1)

过去10年,新能源车核心产业链营收复合增速为26.18%,近两年增速大幅下滑,降至10.45%。

而同期A股所有上市公司过去10年的平均复合营收增只有11.83%,近两年降到了8.30%。

总体来看,新能源车近十年营收增速非常强劲,近两年增速虽然大幅下滑,但依然在A股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之上。

具体来看细分行业。

①增速最快的是,10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37.49%,是全市场平均增速的3倍有余,近两年增速大幅下降,复合增速暴跌至12.04%,不过依然好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②其次是负极材料,10年营收复合增速为36.17%,近两年增速大幅下降至15.22%

锂电池,10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27.06%,近两年增速下滑至17.11%

燃料电池,10年营收复合增速为26.45%近两年复合增速略有下降,但依然维持在24%以上;

电解液,10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23.71%,低于新能源车核心产业总体增速。不过近两年,在其他细分行业营收增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电解液逆势而上,复合营收增速提升至28.52%,跃居榜首;

正极材料,10年营收复合增速为22.97%,近两年复合增速暴跌至1.69%,波动较大;

隔膜,10年营收复合增速为19.18%,近两年复合增速提升至24.77%,增速强劲;

电机电控,10年营收复合增速为17.77%近两年增速暴跌至-1.24%,波动很大。

充电桩,10年营收复合增速为16.51%,近两年复合增速跌至9.32%,不过依然快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锂,10年营收复合增速为15.23%近两年增速暴跌至-11.86%,在所有细分行业中跌幅最大,稳定性存疑。

整车组装,营收增速最慢,10年营收复合增速仅为8.14%,低于全市场A股所有上市公司平均增速,近两年增速暴跌至-1.52%,衰退趋势明显。

(2)再来看归母净利润增速:总体表现优秀,细分行业差距较大,锂电池、负极材料、隔膜、钴、电解液、增速较快,正极材料、充电桩增速一般,其他4个行业增速很慢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2)

过去十年,新能源车核心产业链归母净利复合增速为28.12%,近两年降低至21.71%。

而同期A股所有上市公司近10年的归母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速只有9.21%,近两年降至8.70%连新能源车行业的一半都不到。

总体来看新能源车的归母净利增速要远远高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细分行业。

①增速最快的是锂电池,10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高达54.69%近两年增速暴增至105.85%。营收增速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增速暴增,这说明这个细分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源并非来自需求端的大幅改善,而是企业的议价能力提高或者政策支持等原因。也说明,这种利润增长的持续性较弱

②其次是负极材料,10年复合增速为43.16%近两年增速暴跌至3.94%,波动有点大;

隔膜,10年复合增速高达32.71%,近两年增速略有下降,不过依然在28%以上;

钴,10年复合增速为24.22%,增速虽不及整条产业链,但也在20%以上。因2019年归母净利润暴跌,近两年复合增速大跌至-24.72%,稳定性有点差。

电解液,10年复合增速为22.79%,低于新能源车核心产业总体增速,近两年复合增速下降至16.11%,不过依然远远高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正极材料,10年复合增速为11.81%,近两年复合增速暴跌至-51.31%,波动非常大,不建议普通投资者投资;

充电桩,10年复合增速为10.11%,略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近两年营收增速大幅下降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暴增至68.32%,和锂电池一样,充电桩的归母净利的大增并非来自需求端的大幅改善,而是企业的议价能力提高或者政策支持等原因;

整车组装,10年复合增速仅为0.39%,从2017年起营收增速和归母净利增速急剧下滑,衰退趋势明显,近两年归母净利增速更是暴跌至-19.35%,投资价值不大;

电机电控,10年复合增速为-4.43%,2018年归母净利从之前的20.35亿暴跌至-34.59亿,业绩太差,波动过大,投资价值不大;

锂,2019、2020年归母净利连续两年都是负的,营收增速也比较一般,目前来看,投资价值不大;

燃料电池,业绩增速一般,归母净利润太差且波动较大,投资价值不大

总体来看,近十年来新能源车整体业绩表现非常不错,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远在市场平均水平之上。

具体到细分行业,过去10年钴、锂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充电桩这6个细分行业绩相对较好,不论是营收增速还是归母净利润增速,全都远远甩开A股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正极材料、燃料电池、电机电控、整车组装、锂这5个细分行业业绩增速较慢,稳定性较差,不确定性较大,就不列入下面的研究范围。

2、赚钱能力: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较强,充电桩一般,锂电池、钴较差

赚钱能力主要看ROE销售净利率

这里要先说明一下,因为有些行业早些年的财务数据不太全,所以个别细分行业早些年的财务数据就没有纳入统计范围。

(1) 先来看ROE:负极材料、隔膜较高,电解液、充电桩一般,钴、锂电池较差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3)

从6个细分行业近10年的ROE来看。

(近六年)平均ROE最高的是负极材料,高达17.62%,远高于同期A股所有上市公司11.86%的平均水平,不过从2016年开始,下滑趋势比较明显,但依然保持在全市场平均水平之上;

②其实是隔膜,(近八年)平均ROE高达14.74%,最近几年也出现下滑;

电解液,近十年平均ROE为11.65%,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总体走势较为稳定;

充电桩,近十年平均ROE为10.19%,在2018年出现大幅下滑,最近两年有所恢复;

锂电池,近十年平均ROE为9.70%,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在2018年出现大幅下滑,最近两年有所恢复;

钴,近十年平均ROE为8.79%,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总体波动较大。

(2) 再来看销售净利率: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较高,充电桩、锂电池、钴较低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4)

从6个细分行业中近十年的销售净利率来看,

隔膜近9年平均销售净利率最高,为14.60%,明显高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全市场)平均水平,总体来看可以说是高ROE、高销售净利率,赚钱能力非常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ROE下降的同时销售净利率却在提升,具体的原因可能是总资产周转率或权益乘数在下降

②其次是电解液,近十年平均销售净利率为14.57%,总体来看电解液的ROE一般,销售净利率较高,从趋势来看,不管ROE还是销售净利率都较为稳定

负极材料,近7年平均销售净利率为13.38%,不过最近几年呈下降趋势,但依然明显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

充电桩近十年平均销售净利率为8.10%,略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在2018年出现大幅下滑,近两年有所回升,总体赚钱水平一般;

锂电池近十年平均销售净利率为5.27%,远低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在2018年出现大幅下滑,近两年有所回升,总体赚钱水平一般;

近十年平均销售净利率仅为3.94%,在六个细分行业中表现最差,总体趋势不太稳定。

3、营收质量:钴最好,锂电池和充电桩一般,电解液、隔膜、负极材料较差

营收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金流,主要看销售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5)

总体来看,除了钴,其它新能源车细分行业的现金流情况都称不上优秀

具体来看细分行业。

现金流最健康的是钴,(近十年平均)销售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大于100%,远高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87.58%的平均水平,并且近些年的比例还在改善;

锂电池、充电桩,销售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在90%-100%之间,略高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现金流还行,近些年总体处于改善的趋势中;

电解液、隔膜,销售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在80%-90%之间,现金流较差,2020年有明显恶化现象;

负极材料,销售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低于80%,现金流最差,不过近些年有所改善。

三、新能源车的6个细分行业投资价值如何?

在上一部分,我们分析了钴、锂电池、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充电桩这6个细分行业近十年的发展状况。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些6个细分行业投资价值到底有多大?

先说结论: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6)

6个新能源车细分行业中。

锂电池的投资价值最高;

其次是负极材料隔膜,投资价值也比较高;

电解液投资价值虽然较高,不过因为没有核心技术支撑,所以投资风险较高;

的投资价值较高,但因为采矿业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投资风险也比较高;

充电桩的投资价值一般。

这里要注意,以上结论只是单纯基于财务数据和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出来的,并没有考虑估值情况。至于当前适不适合投资,还要结合当下估值来看,这一点我们下一部分会讲到。

接下来是具体分析。

之前的细分行业研究,我们主要分析了新能源车6个细分行业的整体财务状况。

但一个行业具体投资价值有多大,光看整个行业整体财务数据是不够的,还得看行业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尤其是新能源车这种发展还不成熟的新兴行业。

接下来是各个新能源车细分行业的具体分析。

1、钴:华友钴业一家独大,投资风险较高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7)

钴全行业只有3家上市公司,华友钴业一家独大,市值超过全行业的75%。

这也不奇怪,像这种矿业类行业,一般都是寡头竞争格局,因为这类行业不仅前期资金投入量大,而且投资风险还比较大,一般小公司还真玩不转。

前期投入较高比较好理解,采矿前肯定要花重金买各种采矿设备、建厂房等。

为什么说这个行业风险大呢?

你想想,矿产一般都藏在地下,在开采之前,即使最高级的探测装备也不能完全测出其品质和规模。也就是说,采矿业其实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有些看似很好的矿,开采后其实很差;有些看不起眼的矿,开采后品质和规模却很好……

前期投资巨大,需要重金购买各种设备、建厂房,但是结果却无法预测。

所以说,投资矿业的风险很大。

2、锂电池:宁德时代一家独大,龙头股更具投资价值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8)

锂电池行业的企业较多,有16家。

但从行业格局来看,明显呈现寡头格局。

宁德时代占据绝对霸主地位,亿纬锂能居于其次,但规模要小很多。其余公司基本不成气候,不论是市值还是净利润规模都要差很多。

电池是新能源电动车的核心,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汽车生产一般不会轻易更换电池供应商。因为如果中途更换,就需要重新适配,成本还是非常很高的。所以车企和电池供应商一旦建立合作关系,之后很难被动摇;

此外,电池的技术含量高,企业一旦建立了技术优势,就很难被超越,

所以,锂电池行业的二八效应非常明显,强者恒强,中小企业如果技术上没有太大突破,很难“翻身”。

也就是说在锂电池行业,龙头股更具投资价值。

从全球范围来看。

宁德时代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占据了全球30%的市场份额,超越韩国的LG和日本的松下,可见,中国的锂电池行业在全球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19)

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被美日欧远远甩开,美国有凯迪拉克、福特,日本有丰田、本田,欧洲有奔驰、奥迪、宝马,反观中国,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品牌呢?基本没有。

究其原因,还是核心技术(发动机技术等)太过落后。

但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中国还是有较强的竞争力的。

目前,中国(的宁德时代)已经为全球锂电池最大的供应商,而锂电池又是新能源电动车的核心零部件,所以宁德时代必定会得到政府“珍惜”和大力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锂电池就是投资中国未来的国运

3、负极材料:企业数量少,科技实力决定了公司未来竞争力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20)

负极材料,简单地理解,就是制造电池负极的材料。

根据Wind分类,目前负极材料行业只有璞泰来贝特瑞两家上市公司,两家公司都是中等规模公司,在实力上并没有太大差距。

不过,锂电池原料产业链中很多家企业业务都有交叉,比如杉杉股份,Wind虽将其归为正极材料板块,但它也生产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的技术壁垒较高

以人造石墨为例,目前主要有3种工艺方式:坩埚法、箱式法、连续式石漠化。

但是,坩埚法产量低、成本高;箱式法成本虽低,但质量不行;

最理想的发方法是连续式石墨法,这种方法环保,产量也高。

但是连续式石墨法目前技术不成熟。 所以,负极材料行业的技术研发进度,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4、电解液:企业数量少,科技含量较低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21)

电解液相当于桥梁,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生产锂电池的重要原料。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解液决定了锂电池的电压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

目前国内的电解液厂家主要有2家,天赐材料新宙邦,是双寡头的竞争格局

相对而言,电解液技术含量并不高,电解液行业的核心即使是电解液配方

但是按照现有的电池厂与电解液厂合作模式,一些研发实力比较强的大厂,例如LG、宁德时代等能够研制出比电解液公司更牛逼的配方。这些电池大厂也倾向于电解液厂提供配方,也就是说电解液企业只是扮演纯代工角色。

电解液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在于他们能够很好的控制原材料成本,在电解液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成本占到总生产成本的90%,优秀的电解液企业往往能够更好的控制原材料成本。

5、隔膜:恩捷股份一家独大,但放眼全球还不够看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22)

隔膜相当于防火墙,主要作用是使电池的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短路。

根据Wind分类,隔膜行业的公司就4家,恩捷股份占有绝对优势,不论是市值、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的规模都占据了全行业一多半以上。

为什么这个行业的“寡头格局”这么明显?

主要还是因为隔膜行业耗资巨大且技术要求很高。

先来说耗资

一般来说,每亿平米的隔膜生产,就需要两个亿的资金投入,巨大的投资让一般的企业望而却步

再来看技术

良品率,是衡量生产工艺的重要指标。

锂电隔膜的平均良品率仅为60%-70%,而在同样工艺要求严格的半导体行业,中芯国际14nm工艺芯片良品率已经达到95%,高出锂电隔膜的三分之一,技术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这两个特点也就决定了隔膜行业的小公司想要发展壮大是非常难的。

不过这里我们也需要注意,虽然恩捷股份在国内实力很强,但放眼全球,技术实力还很弱。

全球具备隔膜专利产权的,只有日本的帝人、韩国的LG和美国的Celgard三家,国内龙头恩捷股份也只是获得了技术授权而已。

所以,隔膜行业想弯道超车追赶美日韩,难度非常高。

6、充电桩:行业竞争激烈,科技含量不高,投资价值一般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23)

相比之前5个细分行业,充电桩行业的公司数量就多多了。

上市公司就多达35家,不过从公司规模来看,都是中小公司,市值最大的也不过300亿,没有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

这种行业格局下,各公司间的竞争大概率会特别激烈,行业整体稳定性一般。

此外,充电桩行业并非新能源车的核心产业链,技术性不强,单个企业很难建立护城河,做大做强

所以,长期来看,这个细分行业预计难有超额收益。

四、当前新能源车的投资机会如何?

先说结论: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24)

总体来看,目前新能源车行业估值偏高,不建议普通投资者追高。

从细分行业来看。

的估值处于相对低估,可以小仓位定投;

锂电池负极材料估值严重高估,不适合投资;

电解液、隔膜充电桩估值高估,不适合投资;

接下来是估值分析。

在前面我们分析了新能源车各个细分行业的财务数据和行业格局,具体能不能投,还得看当前估值。

网叔整理了新能源车各个细分行业过去7年(2014-2020年)的估值情况,并算出了近7年来各个细分行业的平均估值水平

至于为什么选择2014-2020这7年,原因很简单。

2014-2020年刚好是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以这7年的平均估值作为比较对象参考性更强。

现在合适的新能源车(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现在能上车吗)(25)

综合对比下来,结合之前的财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的长期业绩增速非常强劲,最近两年财务数据也很不错,目前估值偏低,可以小仓位投资;但是矿业的投资风险较大,所以大家在投资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锂电池长期业绩增速强劲,近2年的业绩增速更是大幅提高,而且放眼全球,龙头股的竞争力也很强,所以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高,但因为当前的估值非常高,所以现在不建议投资;

负极材料的长期业绩增速非常好,赚钱能力也很强,但是当前行业的估值太高,不建议投资;

电解液的长期业绩增速比价稳定,赚钱能力近几年也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的估值比较高,并且现金流有恶化的趋势,所以当前不建议投资,建议观望;

隔膜长期业绩增速较好,近2年业绩表现也不错,但赚钱能力和营收质量有所下降而且估值较高,所以当前不建议投资,建议观望;

充电桩长期业绩还行,近2年财务数据没有明显下滑,不过因为赚钱能力较弱,行业竞争力不够强,所以预期长期投资下来的收益率不高,而且最近估值较高,不建议投资。

总体来看,新能源车是个好行业,业绩增速非常高,近两年虽然业绩增速有所下滑,但依然远在A股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长期来看,投资价值较高。不过因为当前估值过高,所以不建议投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