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介绍宝钗(宝钗扑蝶用的是什么扇子)

熟悉《红楼梦》的人们都知道,这部书里描绘了许多美丽的青春女性生活、玩乐的场景,特别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女子,基本都有自己的大特写。而其中最有名的三幅特写场景是“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和“湘云醉卧”。

红楼梦人物介绍宝钗(宝钗扑蝶用的是什么扇子)(1)

黛玉葬花

从清代后期开始,这三幅《红楼梦》中最美丽的画面,就开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生活和视野中。有一首诗是这样表现当时人们对《红楼梦》以及这三幅场景的熟知和喜欢程度:“红楼梦已续完全,条幅齐纨画蔓延。试看热车窗子上, 湘云犹是醉酣眠。” 其中,关于宝钗扑蝶,到底用的是折扇,还是纨扇,历来争论不一。

红楼梦人物介绍宝钗(宝钗扑蝶用的是什么扇子)(2)

民国香烟广告画:宝钗扑蝶

我们先来看看《红楼梦》原文中对“宝钗扑蝶”场景的描写: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纨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 既然这把扇子可以从袖子里取出来,那应该是比较小,可折叠,便于携带的折扇才对,许多《红楼梦》学者和爱好者,都这么认为。

红楼梦人物介绍宝钗(宝钗扑蝶用的是什么扇子)(3)

折扇在中国出现的历史非常早,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折扇在东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晋书》卷二十九《文苑·袁宏》中,谢安取扇赠袁宏,袁宏答道:“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因为这个故事,折扇在后来也被人称为“仁风”。

第二种观点认为折扇最早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其根据主要出自《南齐书·刘祥传》中的记载:‘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鄣日’,元人胡三省《通鉴注》云:‘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

第三种观点则是至今影响力最大的一种,认为折扇产生于北宋。这种观点认为折扇并非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扇子,而是由高丽、日本等国进贡而来的,后逐渐风靡中国。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高丽国》云:“彼(高丽国)使人每至中国,或用折叠扇为私觌物(私人礼品),其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 然而,在现存的一些清代后期的屏风、版画上,所绘制的“宝钗扑蝶”的场景,用的则是纨扇。

红楼梦人物介绍宝钗(宝钗扑蝶用的是什么扇子)(4)

深入人心的87版《红楼梦》,给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宝钗扑蝶这一意象:身着粉衣的薛宝钗,手执纨扇扑蝶,顾盼神飞,娇俏动人。 于是乎,在很多大众的心目中,宝钗扑蝶用的是纨扇。

纨扇,也称团扇、宫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起源于中国。 纨扇在我国开始流行使用,最早可能追溯到唐代。唐时,纨扇是很多女性的随身之物,晚唐诗人王建,写有一首关于纨扇的《调笑令》,流传胜广:“纨扇,纨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红楼梦人物介绍宝钗(宝钗扑蝶用的是什么扇子)(5)

到了明清时期,纨扇的制作材质大多以罗、纱、绢为主,还在扇面上运用了精妙的刺绣手法。于是乎,这种扇子的艺术价值远高于实用价值,很少有人真的用这种名贵丝织的扇子来扇风纳凉。

红楼梦人物介绍宝钗(宝钗扑蝶用的是什么扇子)(6)

比如说,在《红楼梦》里又一个十分著名的故事——晴雯撕扇。

故事里,贾宝玉为博美人一笑,让最喜欢的大丫头晴雯撕了许多的扇子。这些扇子都是纸做的折扇,而不是丝绢做的纨扇。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红楼梦》学者和爱好者的看法:薛宝钗散步的时候,随身带的扇风纳凉的扇子应该是纸做的折扇,而不应该是纨扇。

红楼梦人物介绍宝钗(宝钗扑蝶用的是什么扇子)(7)

但似乎这样一来,一个美女拿着一把轻轻的纸折扇去扑蝴蝶,似乎“宝钗扑蝶”这幅特写的美感就会降低一些。

既然清代晚期的艺术家在他们的屏风、版画、年画等作品上绘制的“宝钗扑蝶”使用的是纨扇,那么,我们就要试着去寻找支撑这个结论的证据了。

首先,《红楼梦》里对宝钗所扑的蝴蝶的大小进行描绘时,特地使用了“大如纨扇”这个词,就说明这两只蝴蝶很大,用小小的折扇显然是扑不过来的,而且纸做的折扇又轻又脆,拿来扑虫子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在宝钗扑蝶后不久,元春赏赐众人的端午节礼里,宝钗、黛玉等人的礼物中就有“上等宫扇两柄”。也就是说,宫扇,也就是纨扇,是明清时期贵族家庭的女孩子经常使用,可以作为礼品赠与的东西。

最后,在清代中后期被认为与《红楼梦》的作者关系不菲的文人富察明义的《咏红楼梦》系列诗里,有一首描写“宝钗扑蝶”的诗:“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丛花无数开。尽力一头还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也明确的告诉我们,宝钗扑蝶用的是纨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