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赵括背了两千年的黑锅(史上最强背锅侠)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惨的军事惨案,首推长平之战。而赵括,也因一句“纸上谈兵”,被调侃、羞辱千年。赵括真的如此不堪,误军误国?其实不然,他其实是个背锅侠!

纸上谈兵赵括背了两千年的黑锅(史上最强背锅侠)(1)

一、先来看赵括其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意思是说,赵括小的死后就熟读兵书,谈论军事,别人都说不过他,他以为自己天下无敌。

实际上,赵括的父亲,赵奢也认为赵括利于口舌,“如果用他为将,赵国必惨败”。也正因如此,在赵孝成王封赵括为将时,赵括母亲更是极力劝阻,并让赵孝成王收回成命,并表示:“如果赵孝成王执意如此,那赵括战败后,不能牵连家族”。于是赵孝成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其实,赵括被突然任命为长平之战主帅,他自己也是蒙圈的。毕竟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领兵打仗的机会,真的会因为“熟读兵书”而以为自己“天下莫能当”?因此,对于长平之战,他更多的是被迫,赶鸭子上架!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这个“鸭子”会是赵括?

纸上谈兵赵括背了两千年的黑锅(史上最强背锅侠)(2)

二、替父埋单的宿命

是的,赵括是在替的父亲,赵奢埋单。

还记得赵奢是怎么从一个收税员变成财政部长、大将军的吗?是的,他是踩着赵国贵族的眼泪上位的。赵奢与赵惠文王一场漂亮的双簧,成功将贵族手里的不易之处给挖了出来。

但是,这些树大根深的贵族也不是好惹的,账都给赵奢记着呢!很快,他们逮到了机会,长平之战。

尽管此时赵奢已经去世,但所谓父债子还,这账就得算到赵括头上了。

在廉颇3年坚守不出,国力无以为继的时候,秦国的一记助攻来了。秦国丞相范睢想出一个“反间计”,他派人带重金到赵国,散布谣言云:“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实际上,赵国的王公贵族也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赵括不如廉颇,但奈何此时的赵孝成王再无力支持廉颇“苦耗”下去,而他们也想乘机抱当年一箭之仇。就这样,赵括就被派到了长平前线。

纸上谈兵赵括背了两千年的黑锅(史上最强背锅侠)(3)

三、战争最终是国力之争

这就说回战争本质了。

表面上看,战争就是两支军队的比拼,拼的是将领的统御、计谋和士卒的战斗力。

但是别忘了那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实际上,战争比拼的是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人口、经济、工业制造、国民素质、战争意志等方方面面。

秦赵之战,即是如此。

若单看军事力量,经过“胡服骑射”的赵国尚有一战之力。

但论综合国力,就远不如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

当时的秦军有“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称得上是超级军事大国。相比之下,虽赵国也有“带甲之士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但已经不是秦国虎狼之师的对手了。廉颇深知此意,于是坚持守城不出,希望以消耗战击败远路而来的秦军。

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守就是3年,秦军固然艰难,但赵国更难。前线几十万人吃喝拉撒,本应该是壮劳力的士卒,一吃就是三年,以赵国一直赢弱的社会经济和生产能力,已经无以为继,实在扛不住了。

急于结束战事的赵孝成王,又碰上秦国的反间计和赵国王公贵族的复仇阴谋,于是用赵括换下廉颇,并一再催促赵括速战速举……

终于,他落入了秦将白起的圈套,深陷绝境,最终在强行突围的过程中,被秦军乱箭射死,

纸上谈兵赵括背了两千年的黑锅(史上最强背锅侠)(4)

实际上,赵括即使能力不足,也并非毫无反手之力。

赵括在断粮的情况下,抵挡秦军一次又一次进攻,坚持了46天之久。《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如此恶劣的情况,赵括坚持这么久,也殊为不易!可惜大局已定,无力回天,他也只能踏实做一个背锅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