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如何用(四篇课文学出好习惯)

一年语文下册,四篇课文学出好习惯,这么厉害吗?是的,第七单元的整体学习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明确好习惯的重要,看资深教师带学生这样学语文,高效有意义。

第七单元

一、单元要素

1.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4篇课文。

2.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3.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是本单元的另一个学习重点。

4.关注长课文的教学。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如何用(四篇课文学出好习惯)(1)

二、单元目标

1. 认识51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27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3.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后悔”等词语的意思;运用组词的方法继续积累词语;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4. 借助插图、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课文。

5. 能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借助文本情节,了解告知一件事情时,需要说清楚时间、地点等要素;能根据问题提取、整合信息,推断事情的原因、结果。

15 文具的家

第十五课课文目标

1.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一个偏旁;会写“文、次”等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对话。

3.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如何用(四篇课文学出好习惯)(2)

第十五课基础落实

1. 指导生字:“次、仔、查、新、检、平”的读音。对比识记“具-真、哪-那、他-她”。着重强调“包”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认识斤字旁一个偏旁、并会组字组词。

2.指导词语:“检查”,并且能用这个词语说句子。

3.指导句子:“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体会贝贝“着急”的心理,并学会用“一……就……”说一句话。

第十五课课文学习

1.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第一幅插图,体会人物心情。

2.模仿插图人物表情,尝试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学生读出贝贝的天真、疑惑,和妈妈带有吃惊、责备的语气。

3. 自主观察第二幅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出人物语气。

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妈妈耐心教育时亲切、和蔼的语气。

4.总结:看插图,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5.指导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引导学生关注“呀、哇”这两个语气词,读好长句子。

第十五课拓展延伸

1.和你的家人说说如何爱护自己的文具和其他物品。

2.寻找身边爱护物品的好例子。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如何用(四篇课文学出好习惯)(3)

16 一分钟

第十六课课文目标

1. 认识“钟、丁”等13个生字;会写“钟、丁”等7个生字。

2. 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第十六课语文基础落实

1.认识“钟、丁”等13个生字。

2.重点指导形声字“钟”,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测迟、背、 刚的读音并组词识记。

3.偏旁归类识记:洗和汽,出示洗和汽的词语:洗手、洗澡、洗衣服、汽水、汽油,了解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

4.同音字识记元、圆和原。

5.结合字义识记形近字坐、座,并结合不同语境进行填空。

6.在字形与字义上对比识记已、己。

7.组词识记:决定、已经。

8.结合汉字的演变识记“丁”。

第十六课课文学习

1.通过读课文理解大意,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元元仅仅晚起床一分钟,却迟到二十分钟的事。

2.圈画出课文中出现的5次“一分钟”。

3.用借助插图做动作、结合经验悟心情、抓住词语分轻重三种方法指导朗读第一句: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4.用“要是......就......”句式填一填:元元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要是能赶上绿灯,(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第十六课拓展延伸

1.积累关于时间的名言。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莎士比亚

最严重的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十七课课文目标

1.认识“物、虎”等13个生字和牛字旁1个偏旁;会写“要、连”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角色体验读好对话,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利用童话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课文。

4.了解发布通知时要把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几个要素说清楚。

第十七课语文基础落实

1.会认字。

物 虎 熊 通 注 意 遍 百 舌 鬼 脸 准 第

2. 会写字。

识记字形:百 舌 连 还

指导书写:要 点

3. 领读词语。

动物 老虎 狗熊 通知 注意 十遍 一百 舌头 鬼脸 准时 第二天

第十七课课文学习

1.作者简介。

嵇鸿,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写了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其中《雪孩子》被选入《世界金奖童话库》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电影奖。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猜后面的故事情节。(落实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信息进行简单推断。)

3.用问题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思考:狗熊进行了几次播报?借助文中的插图,看看都有谁给狗熊提了什么意见呢?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乐趣。

(1)读好对话中带感叹号的句子;

(2)读好对话中带问号的句子;

(3)读好对话中狐狸和大灰狼的话。

5.看通知,理要素。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如何用(四篇课文学出好习惯)(4)

第十七课拓展延伸

推荐课外阅读——嵇鸿的童话故事《雪孩子》。

授课老师:大东区杏坛小学教育集团 刘烨

指导教师:大东区教育研究中心 曲艳昕

大东区杏坛小学教育集团 杨晶

18 小猴子下山

第十八课课文目标

1.认识“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常、瓜、空、往、进”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动词;积累“又__又__”形式的词语。

3.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推断“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第十八课语文基础落实

1.指导多音字:(1)查字典:“结”

(2)造句积累:“空”

2.指导识字方法:(1)比一比:“块”、“往”

(2)猜字谜:“非”、“常”

(3)生字组词:“满”

(4)字理识字:“抱”、“扛”、“扔”、“摘”、“捧”

(5)汉字演变:“瓜”

3.仿说句式:“谁 在哪里 看见什么 做什么。”

第十八课课文学习

1.梳理课文,理清思路。

(1)根据小猴子的路线,捋顺课文插图。

(2)用表示顺序的词表述小猴子去的地点。

(3)观察插图,找关键词,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变化。

(4)仿照句式,结合小猴子去的地点和心情,概括全文。

2.掌握“四步学文法”,读懂故事内容。

(1)动口读:读课文

(2)动笔画:画动词

(3)动脑思:思概括

(4)动身演:演文意

3.理解“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的道理。

第十八课拓展延伸

运用“四步学文法”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

口语交际 一起做游戏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如何用(四篇课文学出好习惯)(5)

课文目标

1.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2.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3. 培养乐于交往的意识和友善待人的行为习惯。

基础落实

指导,学会介绍游戏时能边说边做,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交际学习

1. 说游戏,激兴趣。

2. 做游戏,学表达。

了解邀请者和参与者的要求。邀请者语言亲切,态度真诚,热情大方。被邀请者要积极参与,不懂就问。

在示范交际和练习表达中学会介绍游戏规则的方法:一是用上“先……接着……最后……”这样的连接词,分步骤说,有条理的表达;二是在规则的介绍中,可以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让听的人更容易明白。

3. 搭擂台,练表达。游戏推荐大比拼。练习有条理地介绍一个游戏的规则。

4.总结提升。学会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如何用(四篇课文学出好习惯)(6)

拓展延伸

课后,与家人一起交流玩过的游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