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最后嫁给卫青了吗 二婚的卫青娶了三婚的平阳公主

公元前112年左右的某一天,已经寡居许久的平阳公主,和自己的几个亲信在商议一件大事:在当今的大汉天下,谁可以做平阳公主的下一任丈夫?

这并不是青史君在胡说八道!

原来,根据史书记载:这位平阳公主,虽然贵为大汉天子刘彻的嫡亲姐姐,可是她的命运却异常的坎坷——在她之前四十余年的生命里,已经先后亡故了两任丈夫。

现在的她已经寡居三年有余,虽然有一个儿子曹襄勉强可做依靠,但是他(曹襄)毕竟是自己和第一任丈夫所生,在“二婚”之后,已经日渐生疏;而今“无儿无女”的平阳公主急需一个依靠!

在一番罗列对比之后,平阳公主的那些心腹们都认为:大将军卫青和平阳公主最为合适。

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

平阳最后嫁给卫青了吗 二婚的卫青娶了三婚的平阳公主(1)

虽然平阳公主对于这个提议非常心动,但是还是笑着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卫大将军原来是给我牵马的奴隶,现在我又嫁给他合适吗?”

听到平阳公主这么说,那些随从就知道这件事靠谱了,于是说道:“现在卫青贵为大将军,他的姐姐是皇后,他的三个儿子都被封为列侯,可谓富贵震动天下,公主您可千万不要再小瞧人家了!”

最终,在卫子夫和汉武帝的支持下,大将军卫青和平阳公主成功联姻。

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柰何用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於是主乃许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焉。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卫青与平阳公主的这次结合是一段千古佳话,认为这是“穷屌丝逆袭,迎娶白富美”的历史实例。

但是,青史君在多次细读这一段历史后却发现:现实哪有那么美好?卫青和平阳公主的这场婚姻只不过是一种各需所需的利益交换罢了!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都说起。

公元前139年的某一天,18岁的汉武帝去灞上祈福,归来之际,想起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就在附近居住,于是特意绕道,却不曾想中国历史就由此改变······

原来,这位平阳公主是一位非常有“野心”之人,她曾经看到自己的姑姑馆陶公主,因为时常给自己的父亲汉景帝进献美女,而获得了非同寻常的政治地位。所以,平阳公主有样学样,给自己的弟弟汉武帝,来起了这一套:

据《史记》记载,这位平阳公主早就在自己的府上培养了一批年轻貌美的女子,一直在等待着机会,献给弟弟汉武帝。

后面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面对一众美女,汉武帝却独独看上了卫子夫。

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主见所侍美人。上弗说。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

平阳最后嫁给卫青了吗 二婚的卫青娶了三婚的平阳公主(2)

再后来,大家的印象应该是:卫子夫专宠后宫十余年,她的兄弟姐妹也因此飞黄腾达。

但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

根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虽然当时汉武帝非常猴急地在试衣间里就临行了卫子夫,可是当他真的将其带回后宫时,却早就忘了这出美丽的邂逅,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竟然忘了宫里还有这号人。

搁在一般情况下,卫子夫基本也就凉了。

可是事实证明,这位卫皇后并不是一位单纯的“傻白甜”,而是一枚绝对的心机女!

在卫子夫进宫的第二年,内廷有关人员,按照汉武帝的指示,将宫中那些长久都没有得到过宠幸的年长宫女,尽数放出宫去。

本来,刚进宫才一年多时间的卫子夫肯定不在此列的;可是她却执意要出宫。

为什么?

原来,按照规定,所有的宫人在临行之际都要面君谢礼;就这样,卫子夫又一次见到了汉武帝,并且临幸了她(肯定不用再出宫了)。

而青史君说卫子夫是心机女,并不是指上面的这些宫斗小儿科;私以为,卫子夫在此次操作中,最为厉害的地方则在于,她是算准日子才来的——汉武帝一次临行,卫子夫竟然有了身孕。

入宫岁馀,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

平阳最后嫁给卫青了吗 二婚的卫青娶了三婚的平阳公主(3)

而作为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应该也是在此之后,才来到汉武帝的身旁的。

不过,卫氏兄妹的好运,却在无意间却点燃了另一个女人的怒火。

这个女人就是汉武帝的姑姑、从汉文帝时期就一直活跃在大汉朝堂上的馆陶公主。

相信爱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个馆陶公主、以及她处心积虑将自己的女儿是如何运作成为大汉国母的故事。

毫不客气地说,这位汉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娘,是一位有着强烈政治野心的女人;所以,在她那里绝不允许任何人,骑到自己的女儿头上。

看到歌女卫子夫竟然率先有孕,妒火中烧的馆陶公主,竟然直接将气撒到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身上——她派人直接抓捕了已经是汉武帝侍卫身份的卫青,并准备杀死他。

好在后来,卫青的好友公孙敖等人舍命相救,卫青才得以逃出升天。

这绝对是妥妥的一出《后宫甄嬛传》戏码,按照“正常的剧情设定”,男主汉武帝肯定要给,卫子夫主持公道!

而后来历史也和故事差不多:在汉武帝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就将卫青升为内侍卫长,同时将卫子夫的一众亲戚、姐妹全部加官进爵,尽显恩宠。

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皇后,堂邑大长公主女也,无子,妒。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孺为太仆公孙贺妻。少兒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公孙敖由此益贵。子夫为夫人。青为大中大夫。

平阳最后嫁给卫青了吗 二婚的卫青娶了三婚的平阳公主(4)

你可以说,汉武帝这是在爱屋及乌,但是青史君觉得,如果我们稍微联系一下此事的前因后果,以及馆陶公主背后站着的汉初著名外戚集团窦氏家族这一客观事实,就会发现:汉武帝这明显是在借力打力,扶植自己的外戚家族,去打击另一个外戚家族。

不过,这个被汉武帝选中的卫氏兄妹也非常给力:

公元前129年,卫青被封为车骑将军,第一次出击匈奴,就力压李广等老将,成为唯一一支有所斩获的大军队,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

公元前128年,卫青成为绝对的主力,率领三万铁骑,再次出击匈奴,最终斩首数千而回;也是这一年,卫子夫为已经29岁的汉武帝,诞下了第一个皇子刘据。

公元前124年,卫青大败匈奴右先王部,虏获小王十余人,男女1.5万,牲畜百余万。汉武帝闻讯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卫青尚在襁褓中的三子皆封侯爵。

公元前123年,卫青带领霍去病第一次出击匈奴,歼灭2万余人,可是这一次汉武帝并没有给卫青加官进爵,只是赏赐了他千金财物。

为什么呢?因为此时的卫青已然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了——卫青自己是大将军、长平侯,他的姐姐是大汉国母,而他的三个儿子业已封侯,你说汉武帝该拿什么赏他?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将卫青的外甥皇长子刘据,册立为太子;

公元前119年,漠北决战,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一起,大败匈奴大军;已经赏无可赏的汉武帝,只好设立了大司马一职,用于褒奖卫青的功绩。

但是,很明显,卫青真真切切地已经到了功高不赏的地步了!

平阳最后嫁给卫青了吗 二婚的卫青娶了三婚的平阳公主(5)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原先汉武帝扶持卫家的原因是为了制衡窦家,可是,在后来汉武帝早就通过一系列的权谋之术,将盘踞几十年之久的汉初第一大外戚集团连根拔起了。

那么,面对一家独大的卫氏家族,汉武帝该怎么办?

答案是毫无疑问的两个字:打压!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之所以在卫青之外,刻意扶植“新宠”霍去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制衡卫青在军中的权威。

是时,诸宿将所将士、马、兵皆不如票骑······由此骠骑日以亲贵,比大将军矣。

而在公元前117年,当霍去病早逝之后,面对强大的卫氏家族,汉武帝更是直接动手,削去了卫青三个儿子的侯爵。

自骠骑将军死後,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後五岁,伉弟二人,阴安侯不疑及发干侯登皆坐酎金失侯。

面对汉武帝如此明显地打压,卫青怎么能没有察觉?

所以,虽然平阳公主比自己大将近10余岁,而且已经是三婚之妇,可是娶了他却可以保障卫氏家族。那么卫青,怎么会不愿意呢?

毕竟,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卫青此举绝对是明智之举——公元前106年,卫青薨逝,本来已经被贬为庶人的卫青长子卫伉,由于后母平阳公主的关系,又被汉武帝授予了继承卫青长平侯爵位的资格。

大将军以其得尚平阳长公主故,长平侯伉代侯。

纵观卫子夫与卫青姐弟的婚姻,青史君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话:政治上的联姻,是无奈,也是双赢!


相关链接:

窦婴之死:大汉朝堂最为腹黑的一次政治谋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