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向欧洲国家提供多少天然气(对俄罗斯天然气态度分裂)

来源:环球时报谁支持禁运,谁还要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俄罗斯向欧洲国家提供多少天然气?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俄罗斯向欧洲国家提供多少天然气(对俄罗斯天然气态度分裂)

俄罗斯向欧洲国家提供多少天然气

来源:环球时报

谁支持禁运,谁还要用?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4月5日表示,欧盟正拟议对俄罗斯煤炭实施禁令。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6日报道称,这将是欧盟首次同意禁止进口俄罗斯的主要出口能源之一。不过欧盟各国政府对于是否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仍然存在分歧。

立陶宛能源部4月2日发布声明称将不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能源部长克雷维斯宣布立陶宛成为欧盟第一个“独立于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国家。未来,拥有约280万人口的立陶宛将通过其位于波罗的海港口的液化天然气终端进口其他国家的天然气,每年约40亿立方米,其中来自挪威的天然气将占90%。

邻国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想效仿立陶宛,共同建设液化气终端。4月3日拉脱维亚天然气输送和储存运营商Conexus Baltic Grid总裁乌尔迪斯·巴里斯宣布,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也决定放弃从俄罗斯向进口天然气。巴里斯表示,自4月1日起,俄罗斯就不再向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供气。目前储存在拉脱维亚地下的天然气储备保证天然气市场所需。除波罗的海三国,爱尔兰和英国也对俄罗斯天然气禁运表示支持。

不过,也有多个欧洲国家公开表态,不支持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实施禁运令。奥地利是其中之一。奥地利环境和能源部长格威斯勒表示,该国过于依赖俄天然气供应,特别是因为地处内陆无法出海,无法获得替代液化天然气。奥地利外长沙伦伯格4月4日警告对俄制裁的“回旋镖效应”,认为欧盟一旦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最终被“射中”的将是欧盟国家。目前奥地利80%的天然气进口需求由俄罗斯满足,这一比例比西欧任何国家都高。

持类似态度的还有斯洛伐克。4月3日斯洛伐克经济部长苏利克表示,尽管斯洛伐克赞成同欧盟站在同一阵线,但因该国约86%天然气需求依赖俄罗斯,不能被俄罗斯断供,若有必要斯洛伐克会以卢布购买天然气。

斯洛伐克国家天然气公司SPP在3月已依合约规定以欧元向俄罗斯支付款项。苏利克表示,在下笔俄罗斯天然气款项于5月20日到期前,斯洛伐克仍有6周时间找到解决办法,但不能失去天然气供应。

对于欧盟内部一些向俄罗斯进口能源实施禁运的呼吁声音,匈牙利、塞尔维亚、德国、希腊等国也持不赞成态度,强调欧洲经济依赖俄罗斯能源。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4月3日在接受德国电视二台采访时重申政府的立场:德国正在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不可能立即完全摆脱。

还有部分欧洲国家对于禁止进口俄气的态度较为暧昧。德国《时代周报》4月5日称,意大利一直是抵制对俄罗斯实施能源禁运的欧盟国家之一。该国42%的总能源需求来自天然气。发电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43%来自天燃气电厂,而煤炭和核电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在这方面意大利天然气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俄罗斯是第一大供应国,市场份额超过40%,排名第二的阿尔及利亚占31%。意大利外长迪马约数周以来一直在亚非多国访问,以寻求获得更多的天然气供应。

能源结构决定对俄气禁运态度

“欧盟成员国本国的能源结构决定对俄罗斯能源禁运的态度。”德国汉堡大学国际经济学者卡斯普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根据欧盟机构的数据,欧盟国家每天在天然气上的花费约为3.8亿欧元。2021年,爱沙尼亚、芬兰、摩尔多瓦、北马其顿、保加利亚和拉脱维亚的天然气进口几乎100%来自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对俄气的依赖程度也在78%以上。立陶宛、德国、卢森堡、捷克等国的依赖度为50%以上,意大利、瑞士、丹麦等国依赖度为30%以上。对俄气依赖比较低的主要包括毗邻大西洋的葡萄牙、爱尔兰、英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等。

俄能源发展中心负责人基里尔·梅尔尼科夫称,波罗的海国家从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采购总量很小,每年约为28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是拉脱维亚的采购,约为16亿-17亿立方米。自2014年底立陶宛克莱佩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投产以来,立陶宛对俄天然气的采购减少至少一半。此外,一条来自波兰的天然气管道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运营,这将使立陶宛可以接收来自中欧市场的天然气,且还可接收波兰斯维诺乌伊希切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产能。俄WMT Consult公司合伙人叶卡捷琳娜·科萨列娃称,波罗的海国家此举是在指望美国提供的天然气,其中1500万吨是拜登向欧洲承诺在未来提供的。

梅尔尼科夫称,在其他可能在4月份拒绝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的国家中,可能有克罗地亚(俄每年供应约10亿立方米)、荷兰和比利时(130亿立方米)、罗马尼亚(10亿立方米)、丹麦(20亿立方米)。这些国家要么拥有巨大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能力,要么俄罗斯天然气在其能源结构中所占份额并不大。波兰(95亿立方米)可能会加入到这些国家行列,这些国家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合同将于今年10月1日到期,并预计在夏季将来自挪威的波罗的海管道天然气管道投入运营。

“波兰打算为欧洲其他地区树立一个‘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的生活榜样’,但其想法完全失败了。”俄罗斯“今日经济”网4月4日援引俄罗斯财政金融大学专家伊戈尔·尤什科夫的话称,波兰多年来一直在准备与俄气分道扬镳,但如果没有俄罗斯天然气,波兰将面临严重能源短缺,而其赌注是预计在今年10月份完成的挪威天然气管道,目前这个管道仍是空的。

彭博社预测,由于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俄罗斯仍将在2022年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中获得创纪录的收入,可能赚取3210亿美元,比2021年增加约35%。今年夏天,欧洲或启动历史上最大的天然气注入行动。到11月1日,欧洲将注入600 亿立方米天然气,根据现货市场目前的报价,这一数量的价值接近80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拒绝进口相对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似乎确实是个问题。

俄乌冲突为非洲天然气产业带来契机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牵头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令欧盟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严重受阻。据彭博社报道,根据欧盟同美国3月达成的协议,今年底前美国将向欧洲供应至少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2030年前美国将确保向欧洲供应至少50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不过,这并不足以弥补俄罗斯输欧天然气彻底断供后的缺口。在此情况下,撒哈拉以南非洲天然气进口替代的潜力开始受到重视。英国石油公司、道达尔能源公司和埃尼集团等欧洲石油巨头,以及埃克森美孚等美国石油巨头,都已在该地区建立业务。

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天然气产业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挪威商业机构睿咨得能源2月底发布的数研究报告看好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天然气产业发展,预计认为该地区天然气产能将从2021年的每天130万桶油当量大幅提升至2030年的每天270万桶油当量。美国CNBC电视台分析称,撒哈拉以南非洲虽无法完全替代俄罗斯天然气,但可以填补一定空缺,当地液化天然气项目将使欧盟避免断供造成的“硬着陆”。

意大利外长迪马约近期访问莫桑比克、刚果共和国和安哥拉,积极推进与各国达成新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协议。埃尼集团首席执行官本月早些时候宣布,从现在到2025年,这家意大利能源巨头将能够为欧洲额外提供14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

在其他国际能源巨头中,英国石油公司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液化天然气布局最早,正积极开发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边境的一处天然气田项目。睿咨得能源则看好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深水天然气项目开发前景。

分析师认为,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最有可能增产天然气,但大部分新供应要到五年后才会到位。几内亚湾其他主要液化天然气公司也有扩张空间,如尼日利亚、喀麦隆和赤道几内亚的企业。

不过,撒哈拉以南非洲天然气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项目本身存在开发成本高、融资困难等问题;另一方面,该地区一些国家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以莫桑比克为例,当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也吸引了一些国际企业布局,但近年来极端组织武装势力活动频繁,迫使一些项目设施关停。

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非天然气能源也被欧洲紧盯。德国之声4月3日报道称,在这一地区,埃及2021年的天然气出口同比增长率最高。不过液化天然气是埃及目前唯一的天然气出口方式,因为该国目前没有连接到欧洲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同时,“德国之音”认为,埃及目前更加青睐同中国签订天然气出口合同。报道称,中国此前以良好的条件同埃及签订长期天然气出口合同,目前埃及的天然气出口能力已经所剩无几,而埃及周边国家面临政治不稳定风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