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中的经史子集(左传中的焉字)

笔者以详训诂明句读的态度,针对《左传》中的891个“焉”字逐一进行了研究解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焉”必然也要疏通解释相关联的内容现以3位数编号由001-891,按时间先后排序,将解释发出来提供给爱好者,每组“焉”字5个左右 ,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左传中的经史子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左传中的经史子集(左传中的焉字)

左传中的经史子集

笔者以详训诂明句读的态度,针对《左传》中的891个“焉”字逐一进行了研究解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焉”必然也要疏通解释相关联的内容。现以3位数编号由001-891,按时间先后排序,将解释发出来提供给爱好者,每组“焉”字5个左右。

引用请注明出处。

桓公八年

028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①;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②。

通释:楚人以左为尊,国君一定在左军之中,您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战;姑且攻击他的右军,在右军之中没有善于作战的人,楚军必然失败。

注释与说明:

①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楚人以左为尊,国君一定在左军之中,您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战。这段话是随国大夫季梁向随君的建议。上左,以左为上,尊崇左。必左,一定处在左军。左,这里用作动词,处在左军。无,不要。遇,遭遇,相遇。

②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姑且攻击他的右军,在右军之中没有善于作战的人,必然失败。且,姑且。无良,没有善于作战的人。良,善战者。焉,兼词,于是,即“在楚军中” (于,在;是,那里,其中,之中,指楚军中)。必败,省主语“楚军” 。

桓公十年

029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①!

通释:周地的谚语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没有罪,拥有宝玉是他的罪”,我何必要保留它,难道用它来换取自身的危险吗!

注释与说明:

①虞叔有块美玉,虞公向他讨要,他没给,后来后悔了,说了这番话。之,代词,指后面说的话。璧,玉制品,《说文》:“瑞玉,圆器也。”前一个“其”,代词,他的,指匹夫的。焉,哪里,何必。用,选择保留。此,指自己手中的美玉。后一个“其”,难道。以,介词省宾语,用它。贾,音gǔ,买,换得,换取。害,危害。“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是直接转述的内容,是一句话的一部分,直接加引号,不用加冒号。

030初,北戎病齐,诸侯救之,郑公子忽有功焉①。

通释:当初,北戎骚扰使齐国困窘,诸侯派兵救助齐国,郑国的公子忽在作战中立了功。

注释与说明:

①北戎,古代北方民族。病,使动用法,困扰使……病,骚扰使……病。救,救助,当然是以派兵的方式救助。之,代词,指齐国。公子,国君之子,公之子。忽,人名。有功,立了功。焉,兼词,于是,即“在其中”“在之中”(于,在;其中,在救齐之战中)。

桓公十一年

031师克在和,不在众①。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②。成军以出,又何济焉③!

通释:出师作战取胜在协同,不在人多。商周的力量不匹敌——这是您听说过的。集结部队已经出征了,又何必在这个时候请求增兵呢!

注释与说明:

①师克在和,不在众:出师作战取胜在于齐心协力,不在于人多。郧国人的军队驻扎在蒲骚,准备和随、绞、州、蓼四国共同进攻楚军。斗廉分析郧军驻扎在郊区,依仗城郭坚固,缺乏警戒,可用精锐部队夜里进攻郧国。莫敖以为应该向楚君请求增兵,斗廉说了这番话。克,取胜,战胜。和,协同,齐心协力。

②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商周的力量不匹敌,这是您听说过的。商周,商王朝与周王朝。敌,匹敌。商周之不敌,指周武王统兵伐纣时,商与周的兵力不相当,商强周弱,但征伐中,齐心协力作战的周取胜了。第一个“之”,助词,放在“商周”与“不敌”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第二个“之”,放在“君”与“所闻”这个主谓短语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所闻,听说过。本句中的破折号含义比较丰富,它的含义是“武王伐商,周的力量本来不如商,但征伐中,齐心协力作战的周取胜了”。

③成军以出,又何济焉:集结部队已经出征了,又何必在这个时候请求增兵呢。成军,集结兵力,组成部队。出,出征,出发。以,连词,而。济,增益,补充,这里是请示增派兵力。焉,兼词,于是 助词,即“在这时 呢”(于,在;是,这时)。

032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①曰:“不立突,将死②。”亦执厉公而求赂焉③。

通释:雍氏被推崇,被宋庄公宠幸,所以诱骗祭仲前来把他软禁起来说:“不立公子突,你就会死。”也胁迫公子突并向他寻求当了国君给雍氏一族好处的承诺。

注释与说明:

①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雍氏被推崇,被宋庄公宠幸,所以诱骗祭仲前来把他软禁起来。郑庄公卒。祭仲受到郑庄公的宠信担任卿,他为庄公娶邓曼生昭公,所以他立昭公为国君。宋国雍氏的女儿嫁给郑庄公生了厉公。于是上演了这一幕。宗,尊敬,被尊敬。由于雍氏的女儿嫁与郑国的国君,出于两国关系考虑,宋国国君对雍氏高看一眼。于,被。故诱祭仲而执之,意思是,通过诱骗的方式引祭仲前来,随即就将他软禁起来,逼他承诺帮助厉公,也就是公子突,这样突得以立为国君。祭,音Zhài。执,抓,实际是软禁。

②不立突,将死:不立公子突,你就会死。将,就要,就会。

③亦执厉公而求赂焉:也胁迫公子突来向他寻求好处。执厉公,抓住了厉公,实际是控制了厉公,软禁了他。厉公,即郑公子突,他当时在宋国。而,并。求,谋求,寻求。赂,好处,利益,这里是让厉公承诺他当了国君后给雍氏一族人好处。厉公是雍氏所生,他当然能答应。焉,兼词,于是,即“向他”(于,向;是,他,指公子突,也就是后来的厉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