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视点-064吴国英(艺术视点-064吴国英)

《吴国英:毫无道德底线的抄袭就是偷窃》此文收录于《吴国英——思者无域》文集中。

创作时间:2019年3月9日,吴国英【全球艺术家编码087-064】。

艺术视点-064吴国英(艺术视点-064吴国英)(1)

2018年10月30日,吴国英欧洲行

【文章导读】近几天叶永青抄袭剽窃比利时画家西尔万(Christian Silvain)的事件炒得人声鼎沸,持续发酵。【Article guide】Recent days, Ye Yongqing plagiarizes and plagiarizes Belgian painter Christian Sylvain, the incident made a great deal of noise,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近几天叶永青抄袭剽窃比利时画家西尔万(Christian Silvain)的事件炒得人声鼎沸,持续发酵。虽然四川美院出来了一个简短的声明,表示正在核查,一经查实,绝不姑息,零容忍,等等,但是似乎并不能平息人们对这场学术造假,剽窃抄袭事件的沸沸扬扬的讨论和品评。

毫无道德底线的抄袭就是偷窃,就是蓄意的,有计划地偷盗,是违反著作权法的犯罪,当然,结论究竟如何,事件最终的结果还需要法律的认定和检验。

让我们捋一捋事情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的关系,多问几个为什么?其中的因果关系也许就更清楚了。

问:为什么会发生抄袭?

答:艺术创作是创造性的劳动,是精神的,思想的高层次的释放和活动,人类数千年的巨大的精神宝库,是一代又一代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人们积累的巨大的精神财富,引导人们去探索未知,望向深空,超越自己。

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浪潮中,不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些人混迹于其中,不劳而获,以剽窃,抄袭,偷窃别人的艺术成果为能事,并且一偷就是30年,令人震惊!也令世人耻笑!

问:为什么是四川美院的教授抄袭?

答:近些年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的案例时有所闻,反映了当下社会的急功近利,浮躁焦虑的病态心态。艺术界是重灾区,尤以当代艺术更为严重。

四川美院某教授剽窃抄袭比利时画家西尔万的作品30年,可以说是长期不知收手,不知悔改,不知羞耻的惯窃。据艺术界人士透露,早在1990年代,在德国办展时,比利时艺术家即指出叶永青的抄袭,叶永青当时也因之撤了展出的作品,可见对抄袭心知肚明。

至于说到四川美术学院,我觉得这也是为川美打了一个巨大的免费的广告,广而告之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只不过这个广而告之的内容和效果是负面的,同时又为川美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扬名立万的绝佳机会:如果处理得好,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会知道四川美术学院对于学术造假,对于版权保护的剽窃行为确实是零容忍!

问:为什么一直不断抄袭了30年?

答:关于为什么叶永青可以一直将持续不断的抄袭行为坚持30年之久,确实令许多艺术界的朋友刚到震惊,称职为抄袭界的“大神”也不为过。

坚持30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抄袭同一个人的作品,脸皮实在够厚,并且胆子也是太大了,真是愚蠢至极!但凡有点艺术细菌的,总该活动一下思路,至少可以稍微变变吧?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是这里我就想不明白了,您在“搞”画画的时候,怎么就不知道活动一下大脑,小脑,豆腐脑的,至少得知道点儿害怕,您就不能把那个大叉子挪个地方,换个角度,只能佩服这个剽窃抄袭的道行是炉火纯青了,古今中外的剽窃抄袭者无出其右的,你是第二,无人敢称第一的了。

问:为什么抄袭者没有出来道歉?

答:到现在为止,一直处于风口浪尖儿的核心人物一直没有出面道歉,以至于有的网友叹息:听你道个歉怎么就那么难?当然这里面既有面子问题,又有里子问题,还有许许多多扯不清,理还乱的利益问题,甚至不排除某些人还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性格,觉得拖拖拖,拖黄了,拖死了,把西尔万老兄拖烦了,也就蒙混过关了。

诸如此类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做人的问题。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东西:诚信,善良,尊重,信仰,敬畏,感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连最基本的做人的人品都做不好,更不要说艺术创作了。人在做天在看,底线是不能逾越的,首先是作为一个人,不能偷窃,不能厚颜无耻到了贪婪的地步。

朋友说,这个事如果在日本,那个画画的人,那个剽窃抄袭的人,应该切腹谢罪!

问:为什么抄袭在中国如此猖狂?

答:现在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老的道德观念几乎被打碎,新的道德观念和各项法规制度还不完善社会浮躁,急功近利,很多人不想付出,只想索取,包括学术界的,艺术界的人,学术造假,抄袭成风,在国内,国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是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才能够挽救的。

中国的当代艺术,存在着很多问题,最大的泡沫就是抄袭和嫖窃的问题,将来慢慢的还会出来很多。

甚至不仅如此,还有更可怕的人格失信的问题。比如,画油画的,尤其是画写实,超写实油画的,有多少是自己手动放大的,有多少是喷墨打印到画布上去的?

有些恐怕是要过二三十年才会陆续出现发现问题。

问:抄袭门会发生什么样的直接结果?

答:最后的结果一定就是人们加强了著作权保护意识,知道剽窃抄袭是可耻的,不道德的,是偷窃,是犯罪。警告了那些已经走在这条危险道路上的人,和有想法的人,此路不通!也许一时一事被你躲过去了,但是,出来混,是一定要还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人应该有敬畏心,私德光明磊落,不要做暗室欺心的事,做事行的正,做的端,不要老想着欺瞒,欺骗,蒙混,为钱和名奴役。

主要也是为了教育后来者,后面的人,人的行为是有道理管着的,是有道德管着的,最后是受法律保护的。

问:如果叶永青抄袭剽窃事件发生在西方国家,会如何处理?

抄袭剽窃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严重的信用欺诈,是极为严重的,无法原谅的,西方是信用国家,你的信用(credit),你的声望,信誉(reputation)是经过几十年一点一滴逐步建立起来的,在国际上,对于这种行为通行的做法基本上采取零容忍态度,一旦查处,无论身处什么地位,绝不姑息。

关于叶永青抄袭事件的几个基本概念,梳理一下,以正视听。

(以下内容和观点,来自对于百度百科和网络平台文章的摘要和综合梳理)

创新-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抛弃旧的,创造新的。”是指提出别人未提出的思想,和作别人未做过的事情,它是在原来事物基础上,通过重新排列组合,引伸发散,否定重构等,设计创造出一种与原来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新事物,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对旧有的错误的东西进行否定.

创造,是指提供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创即花样翻新,造即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从未见过,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创造就是制造之前没有过的东西

创造力是与创造紧密相关的概念。一切创造都源于人类高超的创造力。

剽窃-是指抄袭(别人的思想或言词);采用(创作出的产品)而不说出其来源。

抄袭,指窃取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抄袭是指将他人已发表或未发表的学术论述,不注明出处,而为己所用。剽窃是指将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直接冒充为自己所创。“抄袭”重在“袭”,而“剽窃”侧重“窃”。

抄袭”属于具体研究结果层面的“偷”,而“剽窃”属于一般研究思想层面的“偷”。因而,前者通过“不注明出处”,从“而为己所用”;后者,则需要将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转换“为自己所创”。

抄袭是把别人的文章、作品私自照抄作为自己的去发表,出售。

抄袭剽窃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严重的信用欺诈,是极为严重的,无法原谅的,西方是信用国家,你的信用(credit),你的声望,信誉(reputation)是经过几十年一点一滴逐步建立起来的,在国际上,对于这种行为通行的做法基本上采取零容忍态度,一旦查处,无论身处什么地位,绝不姑息。

艺术视点-064吴国英(艺术视点-064吴国英)(2)

吴国英【全球艺术家编码087】风景作品

艺术视点-064吴国英(艺术视点-064吴国英)(3)

吴国英【全球艺术家编码087】风景作品

艺术视点-064吴国英(艺术视点-064吴国英)(4)

吴国英【全球艺术家编码087】风景作品

艺术视点-064吴国英(艺术视点-064吴国英)(5)

中国超现实艺术探讨,左起:吴国英,赵梅阳

作者系当代超现实画家吴国英【全球艺术家编码087-063】,《吴国英与中国超现实主义》有详细报道。

中华艺术平台发起人,《全球艺术家编码》系统创始人赵梅阳【全球艺术家编码189】,战略管理专家,艺术金融专家。

腾模【全球艺术家编码186】,当代国画家,《中国艺术界腾模现象调查》有详细报道。

有关艺术界叶永青事件各界观点

吴国英:雅与俗(2019年3月7日)

腾模:厚颜无耻的抄袭(2019年3月9日)

吴国英:毫无道德底线的抄袭就是偷窃(2019年3月9日)

【律师声明】除有特别标注外,本文(及/或插图、配乐、摄影及摄像作品)之著作权由赵梅阳、吴国英、腾模所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任何刊物、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发表或发布。相关法律事务授权韦宁律师【执业证号:11101200310843525】处理。

[Lawyer statement] Except when specified, all rights of this article (including illustrations, soundtracks, photography and video works, etc) are reserved by the authors, Zhao Meiyang, Wu Guoying, and Teng Mo. No journal, media, website or individual is allowed to reproduce, link, repost or in any other forms publish the work without permission. The authors authorize Wei Ning (Certificate No.11101200310843525) to deal with all legal affair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