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为什么离开甲a选择留洋(十年以史为镜看2011年亚洲杯高洪波的)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中国足球2009年从黑暗中爬了出来,到2019年又走过了一个10年,我们是否看见过“光明”,是否感受过“温暖”,我们应该承认,这个10年中国足球又是一个灰暗的轮回。而接下来的10年,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给不出答案,也不敢奢求梦想,我只希望中国足球可以让中国球迷清醒——记得自己曾经说过话,记得曾经遇见的人。

高洪波,是这个10年中中国足坛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为他是两届国家队的主教练,两次下课让他始终身处风暴的中心,被诟病,被指责,被嘲笑,成为“中国球迷”的垃圾桶,成为中国媒体人笔下的“弱者”,然而这个汉子始终保持着沉默,不争不辩,继续着自己喜欢的事业。然而,对于我们不曾对高洪波抱有希望吗?正像对世界名帅里皮所抱有希望那样,你不希望中国有自己的本土名帅吗?谁不希望,但我们等不及,我们根本不想助跑,我们只想在巨人的怀中就可以拥抱梦想,然而梦里的梦想终归要醒来,醒来后,你还是你,梦想依然遥不可及。

高洪波,不是一个名帅,这点不用怀疑,中国足球就是干30年又能助力哪位本土教练功成名就呢?不可能的,我们缺失对自己主帅的尊重与宽容,更别谈什么技术、资金支持,我们根本不相信我们可以,可我们偏偏希望去世界杯。但无论如何,像高洪波、贾秀全等已经付出过,李铁,李霄鹏也正在积累经验,我们不应该看看他们走过的路吗?有时候我们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甚至已经忘了经历过的事实。

高洪波为什么离开甲a选择留洋(十年以史为镜看2011年亚洲杯高洪波的)(1)

看看吧,高洪波的“10年”是怎么走过的。作者将对两个主题进行回顾,用事实回答众多球迷的质疑。第一,2011年亚洲杯未能小组出线, “练兵说”是目标还是借口;第二,2016年12强赛高洪波的用人和4场1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先聊聊“练兵说”。先来看看当年专业媒体的新闻报道:2011年亚洲杯开赛前媒体对高洪波的一篇专访和一篇“亚洲杯总结大会”高洪波对世预赛思路的说明。

2010年12月28日《北京晚报》记者李立对即将出征卡塔尔亚洲杯的高洪波做了一次采访。(发表在《北京晚报》,2011年1月7日亚洲杯就要开始了)

记者李立是这样记录的:

国足亚洲杯23人名单出炉。前锋只有郜林和杨旭两人,全队中参加过亚洲杯的球员只有周海滨、杜威和赵旭日3人,就凭着这样一群年轻人,国足能走到哪儿呢?

关于前锋问题。高洪波有着自己的遗憾,“连续出现的伤病肯定有影响,像韩鹏与冯仁亮都是我们进攻当中重要的棋子。韩鹏的头球很出色,冯仁亮边路的突破速度非常快,有他们在我们中前场进攻的套路会更加丰富。但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可能有这样的战术变化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高洪波说,“不过,现在再调其他的人也不太现实了,只有从球队内部挖潜了。”

关于三位“老将”。周海滨4场,杜威2场,赵旭日2场,这就是这支中国队全部亚洲杯记录。而事实上,这3个人的年纪其实一点都不老,这就是高洪波国足年轻化的结果。

年轻并没有什么不好,尤其对一支将目光放在4年后的巴西世界杯上的球队来说,年轻更是必要的。但是,以这样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球队去打号称中考的亚洲杯,难道高洪波就没有担心吗?对此,高洪波说:“我知道关于大赛经验的事情是最近外界争论得比较多的一个。但是我觉得这其实和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有关。说起大赛经验,朝鲜队的经验可能是最少的了,但是他们也打进了世界杯。说到底还是一支球队的实力决定一切。”

在实力决定一切的球场上,年轻的中国队难道就不需要点别的什么吗?“自信。”这是高洪波的回答,“球队的自信心问题一直都是中国球员的大问题。我们其实不是能力差,而是我们不够自信。”(笔者认为:尤其是大赛,球员要敢于承担责任,需要不断地踢比赛总结比赛。但为什么12强赛高洪波又称“我们是最弱的”,我想那是要媒体调低预期给国足球员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结果成为高洪波不自信的口实,真是悲哀啊。那为什么踢得那么保守呢?不做好防守怎么打好反击?高洪波12强的战术里明显有下半场发力反击的人员安排,很多媒体都假装看不到)

谈着内部挖潜,谈着建立自信,高洪波似乎真的没有太把这次亚洲杯的成绩放在心上,真的是这样吗?看来是真的。

关于过程与结果。“我个人对这支球队在亚洲杯上最大的期望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在亚洲杯这样的大赛上,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知己知彼’,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要通过这样的比赛了解自己,了解对手。因为我们接下来的巴西世界杯预选赛才是大考,我们要在最重要的比赛中做到最好才是最重要的。”高洪波说,“所以,这一次亚洲杯,我们这支国家队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平时训练的水平发挥出来,在我看来如果能够发挥出70%到80%,我就已经满意了。真的,我还是那句话,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亚洲杯只是我们为世界杯练兵的一个赛场。

高洪波为什么离开甲a选择留洋(十年以史为镜看2011年亚洲杯高洪波的)(2)

(国家队出征名单公布,高洪波敞开心扉谈了自己对于即将开始的亚洲杯的思路,那时的高洪波还是愿意和媒体深入沟通的。当亚洲杯小组第一轮比赛结束后,东道主卡塔尔输给了乌兹别克斯坦,而中国赢了科威特,这让局面对中国既有利又不利,有利的是如果战胜卡塔尔中国小组出线,不利的是卡塔尔是东道主又在亚足联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一定会在比赛中形成一种外力。但高洪波主张继续采用事先计划好的轮换阵容思路,并再次与足协确认亚洲杯商定的中考目标与高考目标之间的取舍。这些话都是出征前说的,高洪波也是这么做的,虽然结果不好,但其实看过亚洲杯可能会有印象,我们踢得不如热身赛好,一来球员紧张传接球没有那么流畅不够自信,二来正赛对抗强度明显高于热身赛,但中国对乌兹踢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平局而无法出线)

高洪波为什么离开甲a选择留洋(十年以史为镜看2011年亚洲杯高洪波的)(3)

回国后高洪波在2011年亚洲杯总结大会上曾经讲到备战世界杯预选赛的三个阶段:

以确立技战术风格为主要目标的第一阶段和通过热身赛检验阵型的第二阶段目前已经结束,国足正在进入“为世预赛冲刺”的第三阶段。高洪波介绍说,在第三阶段,将根据热身赛上的试验,确定每个位置的球员配备,即除首发主力之外,还要确定至少两名替补——只有熟知每个队员的特点和状态,教练组才有可能运筹帷幄,在战略上避免自毁长城。

“这支队伍肯定不会以老将为主,我不能带40岁的人去打世界杯。”高洪波当时告诉记者,“老将最多只是球队的补充,因为每个位置上我们都要有储备球员,球队打预选赛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出线,我们必须做好所有准备。”

此时他只是感觉到舆论的风向,并没有感觉到足协会有变化,还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的赛程。此后有两场热身赛分别招入郑智和李玮峰代表国足踢了哥斯达黎加和新西兰队,场上表现出一定经验,但也有一些明显失误,赛后有球迷说:看来高洪波不用老将是有道理的,中国球员哪有什么成功经验可言)

【吾观体育】观点:高洪波不是最有经验的教练,我也不支持他第三次出任国家队主教练。但面对历史,面对2011年的中国足球,此刻我想说句实话,高洪波打造下中国男足国家队在那两年中正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虽然不能确定可以冲进巴西世界杯,但至少球员们看到了希望,一部分球迷也看到了对中国足球来说“赏心悦目”“令人振奋”的比赛。但现实是残酷的,中国足球的金元时代来了,籍籍无名的高洪波最终没有任何机会,一丝清风戛然而止,“桃子”没熟就被摘走了,那一次高洪波带着怎么样的心情离开我并不知道,但对于高洪波的离开,很多人是热烈鼓掌欢呼,不仅是足协,不仅是投资人,其中很多著名媒体人也是激动不已,这其中你能说出很多名字,马德兴、黄健翔……也许还有你,只因为世界名帅卡马乔来啦,中国足球终于要变天了。别笑,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我们此后几年也一直在为洋帅鼓与呼,接着里皮也来了,接下来还有人要登场。来吧,中国足球继续……

如果你确信我写的是真实的,请你今后再质疑高洪波的时候不要拿2011年亚洲杯来指责,换个角度吧。今天先写这些,后续再写:12强赛高洪波的4场1分是怎么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