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教育孩子(哪来那么多事的教育理念)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教育孩子(哪来那么多事的教育理念)(1)

文/兰妈谈育儿

前几天,听到这句话很有育儿感触:“都是自己人、哪有那么多事”,这句话是我家先生说的,但我个人是并不认可这句话。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教育孩子(哪来那么多事的教育理念)(2)

我家先生是属于顾外不顾内的“缺心眼”性格,而这种性格的养成完全是受其父母的教育影响,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应该的”,儿时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年老后儿子的养老更是理所当然,但这个时间哪有那么多应该的?更多的是相互尊重、关爱和肩膀上的责任而已,而越是责任这等枯燥乏味的东西,更需要互相性的温情循环去温衡。

“都是自己人、哪有那么多事”,这件事还需要从先生给公公转钱说起

有一天,婆婆突然批评公公说“儿子的教育都是受父亲的影响,你儿子给你转钱你收了连个p都不放,所以平时你的儿子也不回我们信息”,这句话听得我是举双手赞成,记得今年暑假的时候婆婆经常发信息关心先生,而他从未有只字半语的回复,后来婆婆恼怒后直接打电话说“你有哪里不如意给你发信息都不知道回”。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教育孩子(哪来那么多事的教育理念)(3)

实际上,我家先生就是这样顾外不顾内的“缺心眼”性格,外界朋友的信息及时回复、一回复都是长篇大论,如果说“一个大男人不喜欢打字回复”、那么我只能呵呵一笑了,一个人的性格是从小养成的、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养成,而这个习惯往往受影响最重的就是父母这个引路者。

教育孩子真的是“自己人、哪来那么多事吗”?

非也,有的时候越是自己人越需要彼此理解、尊重,不管是啃老、还是啃小都是属于索取型的自私性格,这种性格可能在外界有模有样、但是到了家庭承担方面就是有山靠山,一位父母的责任感不在于“应该的”的付出,一位子女的责任感也不在于养不养老的孝心与否。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教育孩子(哪来那么多事的教育理念)(4)

有很多爱是让人压抑而这份压抑会磨损感情和亲近的欲望,我的父亲是出了名的刀子嘴豆腐心,儿时记忆最深的就是唠叨和批评,以至于现在该子女尽孝、常回家看看的时候,我最怕和父亲通话也最怕回家去看看,因为这种怕是和生活的艰辛融合在一起,本来还可以坚强的心如果再和父亲的批评融合在一起,那一刻很容易崩溃……

从生活角度来看,人越成年越需要被尊重、被关心,如果父母对子女爱搭不理、孩子也会在缺爱的心理阴影下变得冷漠,甚至连常回家看看都从心理拒绝排斥,也就是说不管什么样的关系都不是“自己人,哪有那么多事”,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在孩子的教育里除了要抛弃“自己人、哪来那么多事”的观念之外,不想养出“缺心眼”孩子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家庭礼貌用语要用上

一个人的修养主要体现在谈吐举止方面,而一个人的谈吐举止又受家庭影响,尤其是儿时的家庭教育影响至关重要,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喜欢抱着“自己人、哪来那么多事”的大大咧咧性格去和孩子拉进关系,实际上这不是拉进关系、而是在帮助孩子养成“坏习惯”,很多家长抱怨自家孩子不懂得礼貌、也不懂得尊重他人,这些也都是受“自己人、哪来那么多事”的影响。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教育孩子(哪来那么多事的教育理念)(5)

所以,不想养出“缺心眼”性格的孩子,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把家庭礼貌用语都用上,当孩子帮我们倒杯水、拿张纸巾时我们要及时对孩子说声“谢谢”,而孩子在自然条件的反射下还会回应“不客气”,这种“谢谢”、和“不客气”可不是见外,而是一个人修养方面的基础知识。

若一个人被帮助不知道说声“谢谢”、被礼貌用语了不知道回应“不客气”,在这样不回应的性格背后会被认定清高,这对他们成长和成人后的社交能力都大受影响!

2、孩子的空间要腾出

孩子的成长需要被家长尊重、同时也需要给他们腾出足够的空间,如果父母给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包办式命令,那么孩子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会缺乏自我、缺乏实践更缺乏能力提升,在长时间的自我平淡否决下,他们会封锁自己的内心、也掐断与外界的联系。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教育孩子(哪来那么多事的教育理念)(6)

想要一个孩子优秀、内心健康成长,那么家长在尊重孩子的时候也一定要给孩子们腾出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想法,包括想念父母的时候冲上去抱抱,而不是像小猫小狗等着父母招手时才敢靠近。

3、孩子的决定要尊重

最后一点,关于孩子成长的尊重除了在情感上尊重之外还要从实事上尊重,比如孩子在做某件决定的时候,家长第一反应是去思考孩子这种决定而不是拒绝,我们要知道孩子在做每一个决定的时候都是怀着期盼和激动之心,如果父母当头一棒地对孩子的决定左批评又批评,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一件事情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而这样的成长同样也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强的心理阴影。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教育孩子(哪来那么多事的教育理念)(7)

所以说,当孩子做某件事情的决定时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孩子,我们可以帮孩子减少走岔路的几率,但不要去直接性否决,比如“你为什么不试试这种或那种方法呢”,又或者“你认为这种决定和你的那种决定有什么优劣”,在提建议但不参与的态度下,让孩子参与思考最终做自己的决定,这是尊重孩子也是从实践里帮助孩子提升思考、和反应能力。

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教育孩子(哪来那么多事的教育理念)(8)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