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

襄阳特产众多,数百年来,樊城定中街的陶记金刚酥制作技艺一直传承至今,酥口易化,不沾牙齿,开胃生津,久放不坏,名声越来越响,规模越做越大。#襄阳#​#襄见美好#​#襄阳美食#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1)

陶记金刚酥,源于南漳金刚酥制作技艺

樊城区定中街,老远就可以看到“百年老字号---陶记金刚酥”的招牌,走近时,人们却发现招牌下的店面是一家服装店,摆放金刚酥的柜台只有一个。生产陶记金刚酥的作坊就隐没在附近一处住宿楼里。2010年搬到后贾洼建成规范化的现代食品工厂。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2)

陶记金刚酥制作技艺源于襄阳市南漳县一带的金刚酥制作技艺,是传统炭火烤馍的一种。金刚酥制作工艺被陶记金刚酥第一代传承人陶元芳学会后带回襄阳,后经祖孙三代继承、完善,逐渐改良为今天的陶记金刚酥。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3)

陶记金刚酥制作工艺仅流传于襄阳市樊城区,原产地南漳已无流传。目前,陶记金刚酥制作技艺传承人为湖北陶记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陶利权先生。陶记金刚酥制作技艺已列入襄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4)

陶记金刚酥,从手工作坊走向企业规模生产

陶记金刚酥在襄阳一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与襄阳大头菜齐名。主要原料是面粉、食糖、麻油及少量食碱,不添加任何防腐添加剂。发酵后,掺揉制成马蹄形饼,然后放入特制的大烘炉内焖烤就要花3个小时。现在的金刚酥已启用了红外线烤炉、和面机、封口机、打码机等现代设备,但主要工艺流程还是凭经验来控制,口味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5)

独特的马蹄造型的陶记金刚酥食品,闻起来有烤馒头的香味,看起来颜色焦黄、香脆,吃起来酥口易化、不沾牙齿、略带甜味,牙不好者甚至无牙者都可食用。不粘牙齿。现代工艺的金刚酥还有很多口味,色拉油味、香油原味、奶油味等等。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6)

2016年,陶记金刚酥已经出现在了沃尔玛、家乐福、中百仓储等知名零售商超的货架上,还转战线上销售,不仅打破了本地市场销售的局限性,更是为金刚酥收揽了全国粉丝。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7)

陶记金刚酥,相传因岳飞而名声大振

《老樊城记忆》一书中写道,金刚酥原为预防小娃子“隔食”的小点心。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十月,金兵十万之众犯樊城,妄图一举攻下襄阳。岳飞率众前线抗击金兵,连日作战,鞍马劳顿,吃不好,睡不好,酸吐不止。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8)

军中随行郎中给岳飞号脉后,又仔细看了吐的酸水,便说:大帅此症是食物不当胃酸引起,应该调整食物静养些时日。军情紧急,岳飞顾不休息,硬撑着指挥作战,呕吐越来越严重。

随军郎中束手无策时,突然想到“偏方治大病”,就去民间寻找偏方。当他打听到樊城陶记糕点铺有一种能治小娃子隔食的金刚酥,便试着让岳飞食用。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9)

岳飞见这落口消化的食品,携带方便,又长期不变质,每当胃酸发作时,就吃上几口便可止酸止痛,大喜过望,于是金刚酥成了军需品。自此之后,金刚酥广为人称道。

金华酥饼的传说(传说因岳飞名声大振一一襄阳特产之陶记金刚酥篇)(10)

(警告:本文为襄阳菠菜根据有关资料整理而成,如转发请注明转自襄阳菠菜,否则将追究盗稿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