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房细节要点(农村建房俗语宅材鼎新)

“宅材鼎新,人旺千春”是我国农村广泛流传的一句建房俗语,又被称为建房“风水俗语”。意思是说,修建新的住宅,要尽量使用新的材料,最好是使用全新的材料,这样家里就更容易兴旺长久。

农村盖房细节要点(农村建房俗语宅材鼎新)(1)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这得从过去农村建房的背景说起。

过去农村经济不发达,大多农家经济条件有限,家里修建新的住宅,被视为劳心、费力、耗财的辛苦事情。有的农村人家,需要建房时,要经过一两代人的省吃俭用,过长期的苦日子,才积攒建房的钱,好不容易才把房子盖起来。这期间还要家里不要出意外,一切顺风顺水,否则就建不起房子。

我家乡有一句俗语说:“穷不起屋,富不移祖(祖坟)”。又有俗语说:“若要人穷,劝人起屋”。从这些俗语中可以看出,在旧时代的农村建房,有多不容易。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连想都不敢想,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家,也要量力而行。

现在农村一些人家,修建新房屋,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的人家建房,为了不落于人后,盲目攀比,或者讲究面子,他们几乎花光大半辈子打工的积蓄,有的人还要欠一些外债。房屋建好后,外表非常漂亮,而房屋里面却是毛坯,要装修好,还需要一大笔资金。因此,他们又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继续攒钱还债和下一步对房屋的装修。有的人一去就是数年不归,新修房屋的周围已是芳草萋萋。

农村盖房细节要点(农村建房俗语宅材鼎新)(2)

也就是因为如此,过去农村建新房屋时,一些人家从省钱的角度出发,利用自家拆除的旧房材料,或者低价购买别人家拆除旧房的材料,用于建新房屋。这些旧材料一般指木料、砖瓦、石料等。旧时代,农村民众就认为,旧房屋拆下来的材料,只能用于建家畜栏舍,或者厕所。用于建新房屋上是极不妥的。通常来说,不能用旧材料的房屋,指住宅的主体建筑,即正房和厢房,尤其是楼房就更不能用了。如果要废物利用,也只能用在无关紧要的附属建筑设施上。

在农村,这其中有两种传统说法。

第一种说法

旧时代的农村,人们通常把房屋比作衣服,大门比作冠带。一个人假如缝制了一身新衣服,如果在新衣服上掺入了几块旧布料,所缝制的衣服也就变得不新不旧,不伦不类。穿起这样的衣服,当然就没有穿崭新的衣服那样,显得精神焕发,光彩照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穿新衣服那么有“气场”。倒是让人觉得很惋惜,白白浪费了那些新布料,看起来四不像。同样的道理,如果花了好大的力气攒够了修建新房屋的钱,可为了贪图便宜,掺杂了很多旧材料,那么这种房屋从外观上来看,当然没有使用全新材料那样有气象,给人的印象是半新半旧。

农村盖房细节要点(农村建房俗语宅材鼎新)(3)

过去农村把房屋看成与人一样,是活力的东西,是有“气象”的事物。新房屋与旧房屋相比,它们之间的活力不同,气象也不同,“宅运”也不同,而住在里面的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一定的差别。旧时代,农村民众认为,房屋也有运势,叫宅运。宅运兴旺,住宅内居住的人也就很兴旺,宅运兴旺得长久,住宅内的人也就跟着代代兴旺。在民间看来,新住宅的气象肯定要比旧住宅的气象要兴旺,因此,新住宅的宅运比旧住宅的宅运要兴旺。如果在新建的住宅上,使用了旧材料,就会影响所谓的“宅运”。

事实上,这种说法与旧时代民间流行的风水观念有关,这里面多少掺杂了一些迷信思想,当然不足为信。

第二种说法

过去农村民众建造房屋,被称为“千百年的好事”,或者“百年大计”。意思是说,修建的房屋保存的时间越长越好。我国能保存千年的民居,如果不包括经多次修葺的房屋,还在很少保存实物,只有元朝和明的民居还有少量地留存下来,也只是凤毛麟角,但是,这些建筑也没有一千年。而上百年的古民居则普遍存在,且为数不少。比如,我国现存很多传统古村落,大多为明清时期的民居,其中又以清代古民居数量最多。旧时代农村民众希望自己手里修建的房屋,能够长久保存,这种愿望是能够实现的。

农村盖房细节要点(农村建房俗语宅材鼎新)(4)

然而,要实现这个愿望,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证新建房屋的材料是新的。现在农村和城市建筑,也会有大量被拆除的建筑,有被拆除的建筑就有建筑的旧材料。这些旧材料还能不能使用,有严格的规定,要通过现代技术的检测,检测合格才能使用,不合格就不能使用。如果违规使用旧材料,就会使新建存在安全隐患。

过去农村,对旧材料没有科学的检测手段,只能凭经验作出判断,认为旧材料使用在建筑上,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如果民居使用久了,过了数代人后,后人并不了解先人在建筑上使用了旧材料,这些旧材料是有使用寿命的,过了寿命期,就会变得非常脆弱。比如,木料会腐烂、砖头和石头因风化而破碎,这样就造成房屋不稳定或者倒塌的隐患,给子孙后代留下安全祸根。因此,从现代材料学的角度来看,“宅材鼎新,人旺千春”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综合以上两种说法,“宅材鼎新,人旺千春”这句农村建房俗语,说明旧时代的农村,在建新住宅时,希望人们尽量不要用旧材料。虽然第一种说法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是其目的是为了“吓唬”人,让人们遵守这一规矩,而第二种说法就有一定的科学性了。

农村盖房细节要点(农村建房俗语宅材鼎新)(5)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拆除旧房屋的旧材料的利用也是如此。

事实上,利用旧房屋的材料建房,在过去农村一些经济不太好的人家,是一种普遍现象。对于住房紧张的人来说,能够立起屋架,有个藏身的地方就不错了。立起来屋架,屋顶要有东西来盖,没有瓦可盖,好一点的就只能盖树皮(杉树皮)、竹子,差一点的就只能盖茅草,如果有旧瓦可盖,那也是最好不过的事了。再说,房屋的墙壁要围起来挡风,或者与外面隔开,没有木板装上,只能用土坯、石块筑墙,山里人只能用木皮、竹片、树块、茅草等做墙。如果有现成的砖块和石块,省工省力不少,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在旧时代的农村背景下,“宅材鼎新,人旺千春”这句话只是对那些有钱建好房子的人家而言的,对像杜甫在成都时所住的那种“茅庐”,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

农村盖房细节要点(农村建房俗语宅材鼎新)(6)

今天的农村,人们普遍富裕起来了,旧时代的农村当然不能和现在相提并论了,也有条件讲究“宅材鼎新,人旺千春”了,住宅安全问题不能忽视,容不得半点马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