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癞蛤蟆不当保护动物(别拿癞蛤蟆不当保护动物)

15日,四川泸州的郑某某因为非法狩猎罪被法院判处拘役,而他猎捕的是中华蟾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癞蛤蟆”。中华蟾蜍是我国的三有保护动物,即有益、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今年6月18日夜间,被告人郑某某在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塘坡村通过“夜间照明”的方式,非法捕捉45只中华蟾蜍,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

别拿癞蛤蟆不当保护动物(别拿癞蛤蟆不当保护动物)(1)

据了解,每年3至7月为四川当地的禁猎期, 郑某某的捕捉时间正值禁猎期内,其捕捉中华蟾蜍地点为禁猎区域。经鉴定,郑某某捕捉的45只中华蟾蜍,系有重要生态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别拿癞蛤蟆不当保护动物(别拿癞蛤蟆不当保护动物)(2)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 严婷 :对非法狩猎罪,刑法规定,在禁猎期、禁猎区或者是使用禁用的方法或工具进行狩猎,破坏野生资源,情节严重的,应当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或者是罚金。 对于情节(是否)严重,司法解释也进行了细化和列举,第一种是数量在20只以上;第二种情形是在禁猎期、禁猎区,或者是他使用了禁止的方法或工具;第三种是存在其他严重的情形,只要达到情节严重的上述情形之一,就可能会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别拿癞蛤蟆不当保护动物(别拿癞蛤蟆不当保护动物)(3)

鉴于郑某某有坦白情节,自愿认罪认罚,态度诚恳,且所捕捉的45只蟾蜍已放生。最终,法院当庭宣判,判处被告人郑某某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