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

今天(9月8日)上午,在长宁区委书记王岚,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岑福康的见证下,来自华阳路街道的4位社区居民代表一起推开象征中山公园围墙的“幸福之门”,宣告了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公园沿万航渡路一侧围墙正式打开,以全新姿态融入苏州河公共空间。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1)


中山公园的打开也兑现了张伟区长今年夏季在“夏令热线”中“打开”中山公园,遇见“六个百年”的承诺,一幅将百年校园、百年名园、百年建筑、百年梧桐、百年公交、百年道路融于一体的城市规划轴正在徐徐展开。


拆了一堵墙,

打造两个广场、多个著名景点“走”出公园


中山公园围墙拆除以后,从3号门走到2号门,原本狭窄的万航渡路整体开阔了许多,浓密的绿荫,一眼望去,就让人心旷神怡。一条长约700米的林荫道,串联起一头一尾两处精心打造的广场,也将原本“深藏”在园中的华东地区最大悬铃木、铜顶、音乐台等中山公园著名景观,更好地向公众开放,把最好的资源展现给人民。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2)


最令人期待的3号门空间,以百年悬铃木为核心打造了一片绿草茵茵的梧桐广场,广场上新增了特色亭廊。人们可以坐在钩子外型的亭廊里休息,与古树“两两相望”;还可以坐在亭廊外侧的台阶上,以梧桐为背景,欣赏不远处的苏河日落,何其惬意。围墙拆除后,原本狭窄的万航渡路变得整体开阔了许多,视觉通透。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3)


以中山公园2号门为核心打造的华阳广场也颇具亮点,20路原站点搬迁移位至中山公园2号门前,公园拆除围墙后,与公交车站几乎融为一体。已经有114年历史的“小辫子”车被草地、大树和各种绿植环抱,仿佛百年公交“开进”了百年公园里。


新建的公交候车亭拥有弧形玻璃顶棚,煤精亭(煤精亭是有线电车特有的附属设施,可以让电车“辫子”采电)设计精巧、简洁大气,不论白天夜晚,这两处建筑在满足日常功能的同时也成为百年公园独特的人文景观。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4)


沿万航渡路中山公园段行走,每走几步就能看到原本“藏”在公园的著名景点。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5)


在梧桐广场上处于“C位”的景观无疑就是百年悬铃木了,这棵树被唤作“独木傲霜”,既是中山公园的镇园之宝,也是华东地区悬铃木中树冠最大、树干最粗、树身最高的“巨无霸”。过去,人们需要走进中山公园才能一睹这棵巨无霸的壮观,现在,人们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都能欣赏到这棵百年树木的风姿神韵。


据介绍,为了让百年悬铃木“走出”公园,与市民融洽相处,建设者们花费了不少心思。区绿化市容局组建了一支古树保护专家团队,对古树进行“体检”后,制定了专门的保护方案:划定保护区域、养护土壤、对古树进行复壮,配备一套智能化监测设备,安装多个传感器和摄像头,用AI技术对古树生长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设置电子围栏取代硬隔离,最大程度让市民亲近古树的同时,也能第一时间掌握并处置进入古树保护区域的异物或发生的异常状况。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6)


随着围墙拆除,公园打开,建成于1924年的英式建筑——音乐露台的位置更加醒目。此次改造中对露天音乐台进行了改造提升,增设了地面衔接音乐台之间的台阶,市民不用再攀爬就可以轻松到达舞台享受乐趣。同时提升了夜间景观灯光效果,增加照明度的同时,也烘托了夜游公园的氛围。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7)


旧园遗韵是著名的“中山公园十二景”之一,此前,该处作为公园的2号门,更多承担了游客出入、安保岗亭的功能。此次打造进一步凸显了2号门的历史景观地位,调整了门口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空间更加宽敞整洁,加上绿化景观的呼应,百年名迹的风范得到彰显,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百年公园的记忆。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8)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9)


此外,在3号门和2号门当中,建设方还改建了公共厕所,并配有母婴设施等,为市民带来更多舒适便捷的体验。林荫步道沿线布置了灯光带,夜幕降临时,两条光影将整个道路串联起来,一路延伸下去的色彩仿佛要带人进入童话世界,给夜晚的林荫道增添不少色彩,也给夜公园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改造不止拓宽了道路,

也让老百姓的心更宽了


百年公园品质提升的同时,百年马路——万航渡路(凯旋路-华阳路)的车行及慢行空间也相应得到综合提升。


华阳路街道的万凯小区紧邻中山公园3号门,关于万航渡路(凯旋路-华阳路)的道路交通情况,这里的居民最有发言权。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10)


今年76岁的林密是万凯小区1994年建成时第一家搬进小区的居民,这次改造最让他感到欣喜的是,小区门口的万航渡路终于拓宽了。“以前,人行道都不到50公分,从公园3号门步行至2号门这段路程,经常拥堵,还会出现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现象,一点路程走下来往往觉得心浮气躁。”林密说道,“现在好了,我们有了专门的步道,走在这样美丽的林荫道下,感觉心胸都开阔了。”


据介绍,万航渡路曾经最窄的地方只有5.6米,经过这次改造,万航渡路最宽的地方为12.6米,最窄处也有7米,极大地缓解了这一带的交通拥堵的状况。


改造还将万航渡路人行道移至公园内,将原人行道改造成非机动车道,同时将机动车道路拓宽,进一步提升了交通畅达的便捷度。


今后,行人通过此路段,直接在树荫茂密的公园中穿行,增添了“公园城市”的体验感。万航渡路市政道路作为公园的一部分,以后将按照市政道路标准进行管理养护。


然而,道路拓宽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万航渡路凯旋路交叉口,这里原本道路狭窄,根据设计方案,要实现道路拓宽,需要万凯小区的大门向内缩进2米,这对于小区居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


万凯小区当时正在进行精品小区改造,华阳路街道、苏一居委会、建设方带着满满诚意和设计好的方案多次邀请居民开了协调会,最终,居民们让渡了部分小区公共空间,使整个小区融入了公园改造项目。


为了更好融入周边环境,小区的精品小区改造也重新进行了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居民们多年以来的心愿得到了满足。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11)

还在改造中的万凯小区


“我们小区是典型的老破小,还没有物业,甚至连个像样的门房间都没有,保安的休息室就是一间歪歪斜斜的小房子,里面甚至无法摆一张桌子和椅子。”万凯小区居民李大启介绍道,“这次小区改造,我们终于有了正规的门房间,小区的大门也经过了重新设计,改造前,我们都看过设计方案,很漂亮。”


三十变变变,

住在附近的居民在时光里见证了家门口的变化


改造并不是一蹴而就,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万凯的居民们在日复一日的时光里见证了生活环境的巨变,小区居民多年的夙愿在一点一点实现。


据林密介绍,最初,站在他家客厅里,看到的就是苏州河上的粪码头,那时的苏州河也是一片脏乱差,臭味难闻导致小区里的居民根本不敢开窗户,这也成为了万凯小区居民的“心病”,大家只想着这个码头能早日搬走。


改变正是从这个码头开始的。20世纪初,上海市下大力气清理苏州河,不仅移走了粪码头,苏州河的水质这些年也是越变越好。


越变越好的苏州河,成了林密最愿意站在窗口欣赏的风景。然而,改造并没有止步,后来,苏州河华政段还修建了人行步道,虽然步道不宽,但仍然成了小区居民们晚饭后散步的好去处,在苏州河边吹吹晚风,成了这一带居民晚饭后较为普遍的消遣活动。


去年国庆前夕,苏州河华政步道完成第二次升级改造,不仅道路拓宽了,沿线“一带十景”更是让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同年年底,中山公园围墙打开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大半年改造提升,小区周边环境再次大幅提升,最重要的是,小区门外万航渡路拥堵的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12)


李大启告诉记者,现在她一天都愿意锻炼两次,一次去中山公园,一次去华政步道,以前直接从3号门进公园,现在,她更愿意在3号门到2号门之间的林荫道里走一走,看着一百五十多岁的悬铃木,还有以前都不太注意的铜顶,放眼望去,一路绿意迷人,走一圈真是心旷神怡。


林密说,现在我站在家里窗前,一下就能看到两处“网红打卡地”。对于新建成的梧桐广场能成为“网红”这件事,林密很有信心。


据介绍,中山公园围墙打开项目让华阳路街道苏一、华院、华五3个居民区8000多名居民直接受益并惠及华阳辖区6万余名居民,住在这里的居民们纷纷感叹:家门口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日子真是越变越好了。


打开围墙的百年公园,

已经做好了迎接考验的准备


围墙打开后的中山公园,已经引来了不少市民打卡,开放的公园,不少设计巧思和便民服务得到居民点赞。但是,长远来看,公园打开后的管理依然面临考验。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13)


对于这一点,长宁区相关管理部门有经验也做好了准备。去年9月底,苏州河华政步道正式开放,“一带十景”吸引了大量客流涌入,管理部门和属地街道协调配合,运用一网统管大屏及时预警,也招募了不少志愿者维持秩序,让市民在国庆小长假期间,都能尽兴游玩。


此次,公园开放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进入公园依然需要72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因此,目前,公园在原来围墙处设置了一条隔离带,既不影响市民游玩,也通过“软隔离”手段提醒市民继续遵守防疫规定。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14)


此外,对于未来公园开放区域的管理,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副局长王晔菲认为,依然需要各个部门通力配合,更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广场是人民群众共同拥有的,我们在确保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支持个性化活动可能的开展。”王晔菲说道,区绿化市容局也正在和华阳路街道共同牵头,邀请住在附近的市民共同制定“梧桐公约”,对公共场所的使用进行约定,引导更多市民文明游园。


公园方也在打开区域增加了安保人员,林荫道两侧均安装了辐射面较广的摄像头,确保市民安全游园。


华阳路街道也组织了四支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团队,他们有的负责维持秩序、宣传文明游园规则,有的负责摄影、讲故事,还有的负责保护公园中的绿色资源,从不同角度营造文明游园的氛围。


公园打开的未来是进一步的融合


中山公园围墙打开以后,百年公园的绿化景观得以提升,然而,这还不够,与此相匹配的区域慢行系统打造正在将中山公园北部的慢行步道和万航渡路的慢行空间进行整合衔接,从而勾连起贯通中山公园、苏州河的慢行系统,打造无隔阂的慢行空间网络。毫无疑问,未来,这一区域将进一步彰显百年校园、百年公园、百年古树、百年公交、百年道路、百年建筑的风貌价值,为市民提供更有温度的慢行休闲城市空间。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中山公园(百年中山公园的围墙今天打开)(15)


同时,今后市民从中山公园不仅可以东西横向畅行,体验苏河贯通的城市轴线休闲空间,还可以南北纵向穿越,感受愚园路、武夷路等美丽街区的别样魅力。


此外,临近万航渡路的苏河步道游船码头正在加紧建设当中,未来,市民在万航渡路将能乘船游览苏州河,中山公园这片区域的品质也将得到不断提升。

来源:上海长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