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一章知识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

考核类型:选择题(15~16)

所占分值:2分

考点一:局域网互联设备

1.中继器(Repeater)

一种最简单的网络互联设备,主要完成物理层的功能,负责在两个节点的物理层上按传递信息,完成信号的复制,调整和放大功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一章知识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1)

2.集线器

集线器是局域网中使用的连接设备,它具有多个端口,可连接多台计算机。

集线器特点:工作在物理层,所有节点通过双绞线连接到一个集线器上时,它们仍然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连接在一个集线器上的所有节点共享一个冲突域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一章知识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2)

3.网桥(Bridge)

连接两个局域网的设备,工作在MAC子层,并且它可以完成具有相同或相似体系结构的网络系统的连接

网桥正是依靠MAC地址表来确定帧是否需要转发,以及向何处转发。

按照帧转发策略不同,分为透明网桥源路由网桥。透明网桥的标准为IEEE802.1d。透明网桥采用生成树(Spanning tree)算法

4.交换机

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考点二: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1.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其拓扑结构包含各种网络单元,并按经济合理原则和技术性能要求对这些网络单元进行组合和配置。

组合配置包括组合逻辑配置形式

组合逻辑:描述网络功能的拓扑结构

配置形式:说明传输路线与交换中心的连接情况,即网络单元的邻接关系

2.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部件

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光缆二大类。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UTP)双绞线和屏蔽(STP)双绞线。

UTP的线对外没有金属屏蔽层,这使得它抗干扰能力较差易被破坏,同时在传输信息时易向外辐射泄露,安全性较差;但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弹性好且价格低,故是结构化布线系统中最常用的通信介质。

STP的线对外包有一层金属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但价格高,体积和重量大,不易施工。

考点三:综合布线系统子系统设计

1.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建筑群子系统的通信线路的敷设主要有如图四种。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一章知识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3)

2.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线路管理的集中点,是配线设备和通信设施的所在地,是安放众多用户共用通信装置的场所。在设备间子系统,通过垂直干线或水平干线子系统连接到管理子系统。

3.管理子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在管理子系统中增加,交换,更改,扩展线缆改变线缆路由。

4.干线子系统

点对点结合分支结合两种。

5.水平子系统

一般电缆长度不超过90m。

在水平布线子系统中,线缆选择方案主要是:采用5类或6类双绞线

6工作区子系统

(1)信息插座类型和数量的确定

嵌入式插座用于连接双绞线;多介质信息插座可以用于连接铜缆和光纤,可以满足用户“光纤到桌面”的需要。

(2)适配器的选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一章知识点(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