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作揖(不敢握手就作揖)

考察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许多事情都是通过世界产生大的动荡改变的,社会变革如此,穿衣吃饭如此,见面礼仪更是如此,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不会作揖?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不会作揖(不敢握手就作揖)

不会作揖

考察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许多事情都是通过世界产生大的动荡改变的,社会变革如此,穿衣吃饭如此,见面礼仪更是如此。

这里便说说握手与作揖。

中国古代传承的礼仪“作揖(zuò yī)”,这不得不说是聪明的祖先经过千年的科学凝练遗留给我们的礼仪方式,只是近代不断效法西方后逐渐在否定自己的过程中给弄丢了。

中国古人常用的见面礼仪是“作揖”,即两人相见,抱拳拱手,躬身施礼,更为隆重的见面礼仪便是跪拜乃至磕头。这是一个多么“环保”多么“卫生”的礼仪!

这么好的礼仪如今却没人用了,甚是可惜。从什么时候,中国人开始不作揖改握手了呢?应该大概是民国初年,晚清覆灭后百废待兴,在改革礼仪方面,废止跪拜,便开始的倡导握手了。

其实就是天朝经过晚清的败落,受尽了西方的欺辱的民族产生了对自己的不自信。自晚清开始,西风东渐,许多西方的东西,洋为中用,传到中国,只不过,当时传入的都是物件、玩意儿,从军舰到洋枪洋炮,从钟表到火车再到洋火洋钉洋匣子,最后直至对祖宗遗留的全面否定,当然这也和当时相关的领袖人物受西学的教化有很大关系。

再回到西方握手这事儿,握手本来发源于古代西方,据说同武士礼仪有关,意思就是空手接触一下,表示没带武器,表达一种和平与友好,倒也是一种交好的表示,由于对西学的崇尚再加上当年英国,横行天下,“日不落帝国”的号称,其影响力绝对是顶格的,于是,英国舰炮和绅士,把握手这个礼仪,也带到了全世界,并成为地球村最重要的见面礼仪之一。

其实各国原本都有自己的礼仪,日本人也握手,但主要行鞠躬礼,美国人现在掺杂行招手礼,同时喊“哈喽”,俄罗斯则更多地行拥抱礼,等等。还有更多的国家,既握手,也有其自有的传统方式,比如,双手合十、亲吻、点额等。

而作揖则是地地道道的华夏本土礼仪,它相比于外国人的握手有更卫生、优美、自主的优点。作揖的方法大致是:男性作揖时右手握拳,再由左手手掌将右拳包覆,拳眼(食指弯曲处)应朝向自己,两臂微微下垂;如是习武之人,左手则应该为掌,贴于右手拳面,这从形体的角度,这是一种优雅的见面礼。而且,作揖的行礼方式,也非常讲究,古人讲法颇多,当今考察这事的意义关键是这才是最“科学”“卫生”的礼仪习惯,特别适合当今肺炎肆虐的时代。

当下时期,和人握手是需要冒着巨大的可能牺牲性命的风险的事,你敢和人握手不说你要视死如归,起码也要有很大的勇气才行,当然你还必须肯定对方也和你一样有勇气才成。反正几天前的发生在英国的查尔斯王子身上的事就搞笑了,一个堂堂皇室要员,出门礼仪,也没敢与人握手,欲握手又作罢,这件事,许多媒体都是当新闻发了,没敢冒险握手这事挺有意思的。

在我们国内最近一段日子,这样的情形也不少,大家见面,希望表达一下礼节,却无法握手,弄得每个人都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敬意,双手胡乱在空中一顿乱花啦,尴尬又好笑。最近网上还有有好事者发明了所谓的”踢脚礼“,你一脚我一脚,很搞笑的。

想我泱泱大华夏,天朝上国,尽然没法表现自己的礼仪了,这确实挺悲哀的。疫情在今年能不能结束已经不谁也说不准,但疫情改变人们的习惯确实实实在在的,继承我华夏文明优良习俗,不握手,只作揖,相见多作揖,少握手,国家文明部门积极倡导科学传统礼仪,大力推行,无论內交还是外交,相见“作个揖”不也是显示咱们民族自信不是,甚至在华夏大国的引领下,地球村上的人见面都开始作揖了,那么倡导的实现人类共同体的中国梦就差不多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