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丰富百姓生活(这群土生土长的戏曲追梦人)

#县剧团直播唱戏每天10万人围观#

从线下演出到抖音直播,多元收入助力戏曲传承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杨雪情 实习生 闫苏苏

一股戏曲风潮,正在短视频平台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直播、短视频以及线上互动等方式,在手机屏幕前,与传统戏曲艺术相逢。

河南濮阳县振兴曲艺说唱团正是趁着这股风潮,创立了“说唱濮阳”账号,将剧团搬上了抖音直播间。

从戏台到屏幕,黄河岸边这群土生土长的戏曲追梦人有了新舞台,他们似乎找到了戏曲传播和传承的新路,也在刷屏的赞扬、感谢以及戏迷由衷的打赏中,看到了民间剧团生存和发展的更多可能。

戏曲大舞台丰富百姓生活(这群土生土长的戏曲追梦人)(1)

新的舞台

“自己在尝试、老乡们也期盼”

民间剧团就此搬上抖音直播间

每天下午3点,“说唱濮阳”直播间的戏曲演员董华盖都会在线上和大家准时相见。

没有上过专业的学校,也没有专业的老师,但从小喜欢戏曲的他,自己练习戏曲近20年。直播间里,董华盖真假嗓结合,变化丰富的板式腔调,引得直播间的观众在弹幕里纷纷喝彩。

“说唱濮阳”抖音账号的运营负责人、濮阳县振兴曲艺说唱团团长姬厚震介绍,“说唱濮阳”账号的直播由濮阳县振兴曲艺说唱团里的7名专业戏曲演员参与,“我们这个团属民间剧团,这7位戏曲演员都是濮阳县戏曲界的优秀演员,也曾是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年度总决赛的金、银、铜奖擂主,专业能力过硬。”

戏曲大舞台丰富百姓生活(这群土生土长的戏曲追梦人)(2)

谈起账号创建的初衷,濮阳县文化馆馆长、国家级非遗大平调传承人张相彬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县里在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除了线下演出,线上也一直在做尝试;二是不少濮阳当地人外出打工,很多年不能回家,他们多次提议开个直播间传播戏曲,这样不回家也能看到家乡戏。

在综合考虑后,濮阳县委宣传部、濮阳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支持,濮阳县振兴曲艺说唱团团负责直播的《说唱濮阳》直播间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都是濮阳县土生土长的农民群众,把剧团搬上抖音直播间,我们这些黄河岸边的戏曲追梦人也有了新舞台。”董华盖说。

戏曲大舞台丰富百姓生活(这群土生土长的戏曲追梦人)(3)

奇妙体验

没想到每天有10万人次看戏

一名刷到直播的老乡很激动 把父母也拉进来看

“说唱濮阳”抖音账号于2022年1月30日创立,2月6日起开始进行直播,至今不到2个月。

但从直播效果来看,“说唱濮阳”开播不到40天就收获了3万多的粉丝,日均看播人次也在10万以上,点赞更是超过15万,已经成为不少戏曲爱好者每天必看的直播。

“我是第一次接触抖音,没想到戏曲这么受欢迎。”“说唱濮阳”的直播间就设立在濮阳县文化馆戏迷长廊,目标就是就把往年的“送戏下乡”改为线上直播。张相彬告诉记者,账号刚开播时,濮阳及河南当地的观众比较多,但很快账号在外地的河南老乡中也传播开来,“尤其因疫情在外打工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比较多,直播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乡音的喜欢。”

“我印象最深的,是开播第一天在直播间遇到的在广州打工的濮阳老乡。”张相彬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这位老乡进入直播间看了一会儿后非常激动,在留言中介绍了他对家乡戏曲的追寻。”

据张相彬介绍,这位老乡每年放假都会回家,最大的心愿就是开车拉着父母到处看戏。今年春节老乡因为疫情不能回家,只能在网上搜集各种戏曲视频发给父母,但老人们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节目。“这个老乡在直播间看了一会儿后,就把父母拉进了直播间,还点了一出戏,也算是弥补了不能回家带父母去看戏的遗憾吧。”

“随着外地观众越来越多,通过我们直播间了解濮阳当地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比如濮阳有什么名胜古迹、特产等等,都会在直播间问。”这让张相彬意识到,通过直播间创新形式,在线上传播传统戏曲文化、辐射更多受众的同时,直播间也成为了濮阳文化的一个对外展示窗口。

戏曲大舞台丰富百姓生活(这群土生土长的戏曲追梦人)(4)

一条新路

刷屏的感谢和戏迷的打赏

“感觉找到了戏曲传播、传承的新路”

濮阳堪称中国戏曲之乡,目前有目连戏、大弦戏、大平调等21种戏曲,是河南原生态地方传统戏剧核心区。“说唱濮阳”的直播间集齐了各种获得重要奖项的戏曲达人,如著名坠子演员赵翠英,“梨园春”年度总决赛金奖获得者董华盖,国家曲艺“牡丹奖”获得者梁珂珂,全国曲剧十大新秀韩平平,河南省“群星奖”获得者史亮亮等……

虽然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绝活”,都有自己的“粉丝”,但线下戏曲演出市场依旧是时起时落,张相彬的舞台生涯已超过四十多年,见证了戏剧的兴衰,“曾经一场庙会数百人从十里八乡赶来听戏,但如今看戏的人正在慢慢变少。”

“疫情期间,县里的剧团全部停演,一度对戏曲演出造成很大困难。”张相彬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那段时间的他过得很艰难。“直到将剧团搬上直播间,我才觉着看到了亮光,感觉找到了一条传播戏曲的新道路。”

据抖音方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短视频和直播可以让戏曲内容精准触达戏迷群体,快速寻找分众市场,目前,抖音正在加大对戏曲直播扶持,让戏曲传承更有力。

“这不仅是传播戏曲的新道路,也让戏曲演员们的收入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和提升。”据姬厚震介绍,在将剧团搬上直播间之前,戏曲演员的收入有两部分,一是团里承接县里的下乡演出,会有一定的政府补贴;一是部分演员个人也会接一些酒店、庙会的演出等。

“下乡演出每年都会有100多场,政府补贴一般只能保证基本的服装道具开支,虽然部分演员会接一些其他演出,但其实也是少数。”姬厚震告诉记者,在开通直播后,基本上实时观看直播人数超过千人,每天累计看播观众超过10万,演员们也能获得一些打赏收入。

“直播间的打赏能提升戏曲演员的多元化收入,不少在外打工的老乡在直播间里刷屏的感谢也让演员们提高了传统戏曲从业和坚守的积极性。”姬厚震说,“因为线下演出受限于时间、地点,很多老乡之前在老家也看不到我们演戏,但在直播间,即使你在千里之外的异乡打工,也能听到纯正朴实的乡音。”

戏曲大舞台丰富百姓生活(这群土生土长的戏曲追梦人)(5)

信心十足

民间剧团初步形成良性循环

想做一流的直播间 唱好演好濮阳故事

从戏曲的演员来讲,线下演出能直接看到观众的反馈,在线上则有网友对唱戏水平进行直接点评。梁珂珂也是说唱濮阳直播间的戏曲演员,在她看来,“不管线上还是线下演出,都要求我们练好基本功,将最好的戏曲呈现给观众。”

“和线下演出相比,线上演出不用装台,也不用起早贪黑赶场。”将剧团搬到直播间之后,梁珂珂和剧团其他演员有了更多的时间练习自己的基本功,团里排戏时间也有了,还可以用更多时间来创新剧目。

梁珂珂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她和直播间的另一位演员赵翠英是母女,“和母亲一起参加演出,给更多老乡们带去精彩的节目,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直播组建起来有观众认可,现在进入良性循环,就要尽全力把直播做下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张相彬说,他们计划将直播的服化道再上一个台阶,争取让直播间收到更多人的喜爱。“等疫情结束后,我们会继续开展好‘送戏下乡’活动,尝试把直播间设在养老院或村室,让更多爱听戏的人能多听戏、听好戏。”

张相彬表示,他们后续要打造一流的直播间,排演一些濮阳特色小戏,唱好演好濮阳故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说唱濮阳直播间成为濮阳的戏曲文化新名片。

戏曲大舞台丰富百姓生活(这群土生土长的戏曲追梦人)(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