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居住5年的感受(我眼中的中山7)

来源:中山日报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2014年初到中山,2020年定居中山,今年4月中旬,龚弋又带着近90岁的父亲回到北京,不久之后他们将再次返回中山。龚弋表示,定居中山是因为看中了中山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融合,带着父亲返回北京则是因为异地就医。

“中山有山有水,在这里能体验逛商圈、溜公园的都市生活,也能在鳞次栉比的高楼中欣赏古建筑群的古典之美。”4月28日,远在北京的龚弋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坦言,以上的一切都让她非常喜欢,如果中山的异地就医、交通出行等基础服务进一步完善,她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定居中山。

中山居住5年的感受(我眼中的中山7)(1)

龚弋。

街头巷尾充满“烟火气”

“这座城市有点儿意思。”2014年,42岁的龚弋从北京南下,探望正在中山出差的老公金迪。初到中山,参天的大叶榕,成群的古建筑,藏在街头巷尾极具“烟火气”的小吃店等,让龚弋感觉这座城市有点儿意思。

龚弋与老公金迪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2018年,夫妇俩决定在珠三角定居,前后走遍了惠州、清远、佛山、珠海等地,都没找到喜欢的房子。最后一站他们来到中山,凑巧就找到了喜欢的房子,于是决定定居在中山。“时隔多年再次踏上中山,仍然有当初的新鲜感。”龚弋说,也许2014年就注定了他们与中山的缘分。

在北方生活惯了的他们,来到中山这座南方城市之后,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龚弋在视频网站开设“北京夫妻在中山”的专题视频,记录他们在中山生活的点滴,并吸引不少网友参与互动。龚弋说,拍摄视频是真的喜欢中山,将公园锻炼、市场买菜、走访古建筑群的趣事展示给大家观看,就是为了展示中山的魅力所在,让大家在繁忙工作之余能静下心来享受生活。

中山居住5年的感受(我眼中的中山7)(2)

龚弋与老公金迪。

整座城市文明程度高

在龚弋发布的视频平台,一条点赞中山服务好的视频播放量达到18万次。视频讲述了中山移动通讯工作人员上门为客户细心办理宽带的事情。除了办理宽带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外,在办理居住证、就医等不同环境的不同细节,都让龚弋夫妇觉得中山这个城市充满人情味。

该条视频吸引了近3000人评论,其中一条600多字的评论获得近几百人点赞。评论中写到,他是三代老北京,15年前来到中山,在他看来中山整座城市都非常干净,生活也很方便,哪怕凌晨三四点打个电话,药房就会有人送药,便利店人员也可以送货上门,去菜场买鱼可以只买巴掌大的鱼腩,网络故障一个电话就可以免费搞好,燃气公司人员也会定期上门免费检查……

“文明藏在细节中。”龚弋说,行走在大马路上,车辆礼让行人随处可见,每次去菜市场买菜,因不会听粤语,周边买菜的市民也会热心当起翻译,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在中山你找10个人问路,至少有9个人都会热情地告诉你怎么走,在中山生活几乎没有孤独感。”龚弋表示。

中山居住5年的感受(我眼中的中山7)(3)

龚弋与父亲。

希望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

陪父亲散步、遛鸟、买菜,每天的日子充实又自在。在龚弋眼中,中山的好她能细数一箩筐,但在心底仍潜藏着许多心愿。

“提到中山,身边很多人都不知道。”龚弋说,许多人都知道珠海、佛山、深圳、顺德等城市,但是一说到中山,大家几乎没有印象。如果中山用好现有配套,打造属于中山特色的城市品牌,例如像森林城市、养老型城市,或者以某种特色提升城市知名度,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定居中山。

对于龚弋而言,现在让她比较烦恼的是,每个月都要麻烦亲戚从北京寄药到中山给年迈的父亲,有时甚至要回北京治疗。龚弋说,如果能解决异地就医的问题,让省外的人在中山也能用上老家的社保卡,那就方便很多。

龚弋还表示,城区部分非常好的公路也实施限速,建议是否可以错峰限速,提高通行效率。

对于在中山后续生活的日子,龚弋也有着明确的规划。她想找块空地栽花种草,过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她希望政府能出台相关指引,比如哪里能找到合适的空地,土地是否能流转到个人,能否进行长期租赁等。

本文来自【中山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