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赛有什么好吃的(看龙舟争渡尝龙舟佳肴)

每当农历五月的锣鼓声响起,龙舟景随之而至。在东江流域东莞、增城一带,自农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十八日,有龙舟的乡村都会择定一日,邀请其他乡村进行龙舟互访和龙舟表演。而农历五月十二日的新塘龙舟景,是珠江三角洲最负盛名的龙舟景。

今年6月16日是新塘地区传统的龙舟景,前来“趁景”的龙舟多达63艘,分别来自新塘各村以及东江上下游的仙村、东莞、黄埔区南岗等地。当天,除感受了一番“游龙”争渡的精彩场面外,记者还探访了甘涌村,揭秘新塘龙舟景传统习俗。

龙舟赛有什么好吃的(看龙舟争渡尝龙舟佳肴)(1)

龙舟赛有什么好吃的(看龙舟争渡尝龙舟佳肴)(2)

当天,新塘镇有关部门将一艘停在东江河边靠近新塘甘涌村的轮船设为“报到船”,前来“趁景”的龙舟都要先到“报到船”报到。据甘涌村村民介绍,龙舟要提前一周左右为“下水”做准备,在“龙船仓”经过长达一年的存放,要经过清洁打扫、上油、扎龙筋加固等工序才能投入使用。

在龙舟出发“趁景”前,还要进行“拜祭”和“采青仪式”。当天上午,记者从甘涌村“龙船仓”外围看到路面上铺满了燃放鞭炮后留下的满地通红的纸屑,正对龙舟方向的河岸上有拜祭留下的痕迹。在龙舟健儿划着龙舟出江之前,龙舟上的指挥(俗称“跳头”)就会在临近之地抓一把青草或绿叶塞到龙嘴里,寓意“让龙神吃饱”,随即燃放鞭炮和撒溪钱。这就完成了龙舟“采青仪式”,龙舟随时可在锣鼓声中出发“趁景”。

甘涌村村民介绍,经过一年的沉睡,“龙”难免有点头昏脑涨,因此要“采青进水”,使“龙”神清气爽。采青寓意生生猛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带旺”自己的村庄和河涌。

龙舟赛有什么好吃的(看龙舟争渡尝龙舟佳肴)(3)

今年,新塘每个村的龙舟都能获得“金猪”犒赏。

犒赏龙舟 借此交流信息传递友谊

龙舟下水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到“报到船”进行“犒龙舟”仪式。当天,在新塘龙舟景的主礼船上,摆放着26头“金猪”。一般情况下,新龙舟才能获得“金猪”,而今年则不论新旧,每个村都能获得一头。

当天,首先来报到的是东莞里明村的龙舟,只见该龙舟快到“报到船”时,“跳头”举起双手,不断向主礼船作揖致意。当龙舟慢慢靠过来后,“报到船”工作人员在红纸上写上该龙舟前来报到的顺序号,并将红纸递给龙舟上的人,龙舟上的人随即将红纸贴到铜锣背后。据了解,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报到处统计前来“趁景”的龙舟,避免重复报到的情况。随后,“报到船”会将犒礼送到前来报到的龙舟上。

龙舟接受犒礼后,马上击鼓,并来回多次,朝头致谢。这时,主礼台鞭炮鸣起,以示回礼相送。作为龙舟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犒龙舟普遍存在于水乡龙舟景中,通过这种形式,体现了村与村之间以龙舟为载体,传递着民众与民众之间世代流传的纯朴情感,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好客之道。

据了解,犒龙舟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集体犒龙舟,龙舟景的东道主对前来参赛、“趁景”的新龙舟和世袭相好的龙舟进行犒赏,特别友好的,还请扒龙舟的人吃龙舟饭,它代表了一个村庄或一个姓氏对新朋友和老朋友的情谊。另一类是私人犒龙舟,东道主亲友以个人名义犒龙舟,其中以新媳妇犒赏娘家来的龙舟最多。犒礼若是可食之物,全船划手都可受用。

犒龙舟的习俗是怎样来的?原来,旧时“隔河千里路”,水乡河涌纵横,交通极不方便,村庄与村庄之间、亲友之间往来不多,于是一年一度的龙舟景就成了民间交往的平台。而犒龙舟的习俗,则成了亲友交流信息、传递友谊的工具。

龙舟赛有什么好吃的(看龙舟争渡尝龙舟佳肴)(4)

龙舟“趁景”靠岸后,村民抬着龙舟饭派发给每家每户。 区伟贤 摄

尝龙舟饭 讨好意头共享丰收喜悦

龙舟接受犒礼后,往往会在江上来回划几圈,两艘或两艘以上的龙舟在江面上相遇,往往会自发进行比赛,不设固定的时间、路线,聚散自由。此外,龙舟一般会进行娱乐式的表演,以展示训练成果。在江边,聚集有大量村民驻足观看,划手会因村民的喝彩而更加卖力。

记者看到,甘涌村的龙舟“趁景”回来靠岸后,龙舟划手就相继上岸集中到村中的饭堂享用龙舟饭。在饭堂另一端,刚做好的龙舟饭热气腾腾、香味十足。据了解,这些龙舟饭是准备运到村中各社派发给村民的。

龙舟饭一般用大米加上腊肉丁、虾米、墨鱼丁、香菇粒、豆角等,做成炒饭,特别顶饱。每个村民都可到村中饭堂盛饭,要是懒得走动,村民还会抬着龙舟饭到每家每户派送。除村中饭堂会做龙舟饭外,龙舟景当天,村中每家每户也会做龙舟饭,并将自家做的龙舟饭和村里派的龙舟饭混在一起,招待前来“趁景”的亲戚、朋友、同事或同学。

据了解,龙舟饭最早是做给划手吃的,为的是让他们吃饱有力气划龙舟。慢慢地,来宾、观众等也跟着吃龙舟饭,最后演变成一种风俗。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少划手会想方设法拿一些剩余的龙舟饭回家给小孩或家人吃,既有吉祥之意,更实际的是填肚子。如今人人小康富足,村民前来盛龙舟饭,就是为了讨一个好意头,共享丰收的喜悦。

吃过龙舟饭,休息一阵后,有的划手会继续回到龙舟上花一把力气,有的则打道回府,结束当天的“趁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