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1)

1998年由彼得威尔指导金凯瑞主演的喜剧《楚门的世界》上映。

这部电影的内容用三个字就足以概括,那就是"真人秀"!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2)

最终走出了“虚拟世界”回归现实的楚门

影片中的楚门从一出生就被安放在一个小岛上生活。

他有着稳定的工作,不错的家庭和美好的爱情,身边的人都在极力的配合着他的生活轨迹。

他俨然生活在一个乌托邦的国度。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在想,楚门一开始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场直播秀下,如果他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和结局还会是影片中所表现的这样吗?

时隔22年,这个答案终于被找到了。

那就是这部《列夫朗道:娜塔莎》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3)

DAU宇宙序幕之作《列夫朗道:娜塔莎》

列夫朗道项目是以苏联著名的物理学家列夫朗道的名字命名的,也被称为DAU项目。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4)

有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之称的列夫朗道

它是由俄罗斯导演、艺术家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发起的。他在乌克兰东部的哈尔科夫郊区1:1搭建了一座苏联城镇,人为的再现了曾经的苏联社会风貌。

那些展现在镜头下,生活在这个复原社会中的人也并不是专业的演员,他们都是货真价实的普通人。

导演一共邀请了400位这样的路人参与到影片的拍摄中,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

即使在没有拍摄计划的时候,他们也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没有剧本也没有导演讲戏。

一切都是这么的原生态。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5)

完全1:1复刻当时的社会风貌

DAU计划从2006年开始,到2011年结束,参与其中的人数高达35万人。导演一共拍摄了700多个小时的素材,据说共剪辑了14部影片。

这部入围第70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列夫朗道:娜塔莎》正是DAU的序幕之作。

柏林首映之后,赞美与批评接踵而至。

有人说它是颠覆影史的力作,有人说它不过是一场华而不实的大秀。

那么《列夫朗道:娜塔莎》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整个DAU社会都包裹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20世界30年代开始,虽然苏联把争取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反对法西斯,反对战争作为自己的外交政策,但根据战时的需要,实际上苏联采取的是双轨制外交政策。

即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积极与法德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6)

苏联科研机构中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影片中能看到"卢克"这个法国人可以出现在苏联绝密的科研机构当中。

至于影片中出现的堪比制造"美国队长"的超级英雄计划与大量培养情报人员的相关剧情,这也与苏联50年代大力发展核武器和冷战这个大背景融合在了一起。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7)

制造超级战争机器的科研团队

复刻一个社会,绝不是单单复刻它的形,而是同时蕴含着它的神,而这些与历史无缝的契合之处就是DAU项目之所以逼真的魂魄——它裹挟着在很多人记忆中依旧鲜活的时代印记。

它让人不适的地方恰是它的真实感

很多人看过《列夫朗道:娜塔莎》以后,在心里由衷的生出一种惊悚感。

从娜塔莎的无理取闹到她在审讯室的崩溃,再到最后她独行在夜色中的孤独身影。

从这个唯爱至上的女性身上,人们看到的是"人性"被杀死的过程。

娜塔莎的形象从影片一开始就已经表现的很突出:这是一个为爱情至上的人。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8)

奥利雅让娜塔莎教她如何去爱一个人

她和奥利雅的对话中已经充分表露了她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即使被分手,即使被抛弃,她仍旧选择去爱,去追寻。

用一句话形容她就是,如果我已无所给予,那么我便把我仅有的爱给予你。

娜塔莎是一个无论何时都会选择相信爱情的女人。

所以才在和卢克发生关系以后,满心觉得是再一次遇到了爱情。

在这里鱼这个意象就有了更深的含义。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9)

帮助奥利雅处理鱼的科研人员

在基督教中鱼有生殖繁衍之意,自然代表着鱼水之欢。而娜塔莎和卢克在一起正是因为"吃鱼"。

同时,鱼也有感化之意,暗含着对人的拯救,也恰当的表现出了卢克对于娜塔莎就是一种"情感救世主"的身份。

遗憾的是,第二天,卢克说自己不喜欢吃鱼,象征了娜塔莎爱情梦的破灭。

又一次被分手,娜塔莎却连在同事面前大哭的勇气也没有,她只敢一个人的时候放生恸哭,自说自话的安慰自己。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10)

独自疗伤的娜塔莎

这样的一幕,即使穿越70年的光阴,依然可以让荧幕前的看客感同身受。

同样让人觉得不适的地方,出现在影片后半段,极权者对娜塔莎的审讯场景里。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11)

表面的温和之下隐藏的是暴力的手段 摧毁娜塔莎意志的国安局官员

这个极权者就像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刻画的思想警察一样,他用暴力控制着精神,让整个社会得以有序进行。

片中他用酒瓶插下体折磨娜塔莎的桥段被很多的观影者所诟病。

因为这实在是对女性的一种侮辱,更是对人伦道德的一种侮辱。

娜塔莎在镜头下所表达的抗拒、恐惧与痛苦是那么的真实。

真实的让人身心不适。

这样的一个镜头表达了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其实我是觉得并没有。

但是它存在,可能就是生活中无力又无法摆脱的一些事情。

这正是它让人心生恐惧的地方,也正是它的真实之处。

DAU表现得其实是一种反乌托邦

根据采访的资料显示,最初构建DAU电影的时候是有剧本的,可是开拍前一个礼拜,导演却推翻了采用剧本的计划,一切按照自由表演来拍摄。

最终我们看见了影片中的自然真实,井然有序的社会。

这种真实有序的社会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一种极权的社会形态。

列夫朗道娜塔莎在哪看(列夫朗道娜塔莎)(12)

看似有序实则高度紧张的社会状态

这些所谓的"演员"其真实身份不过是和你我这些看客一样的普通人,那些影片所呈现的强暴与性虐待片段会在这些女性的心理层面上留下怎样的创伤?

导演却很轻松的说出:

她本来也不过是一个妓女!

她们都是自愿的这样的!

这样的回答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在镜头下展现的是一种电影语言,同时更是一种人的生活状态,是人性诠释。

可影片中很多暴力和虐待的场面更像是对人性的践踏。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过着与世隔绝的另一种生活,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复刻社会所传达的一切都毫无怀疑的相信。

在这里接受恐惧也接受侮辱,甚至也同样可能接受死亡。

这背后所传达的是一种被传染了的意识,是在集体中个性被杀死的体现。

追求自由,追逐爱情的娜塔莎是不容许存在的!

DAU的体验,与其说是一种创作形式的新体验,不如说它存在的本质是对权力的研究。

是经历过曾经那段岁月的人内心的迷恋与决绝的狂欢!

如果说《楚门的世界》是一种持续了30年的乌托邦式的真人秀,那么《列夫朗道:娜塔莎》就是与它恰恰相反的反乌托邦的最好写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