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60多有希望吗(22年国考想要顺利上岸)

先介绍下我的个人情况,行测74.3分,总分158.8分笔试第一上岸。

针对很多小伙伴经常问的问题,这里解答一下。

最常见的就是国考行测70 才能上岸吗?

这个问题现在一听到就脑壳疼...

我只能说,考公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你行测蒙个40分,申论考90分,也不一定就上不了岸。

但是你想上岸的话,不上70分机会大吗?我只能说,除了申论特别神的,想上岸不容易。

关键是我们要怎么做到行测70 呢?

给小伙伴们7条建议,认真看完,绝对帮你突破70分大关。

国考行测60多有希望吗(22年国考想要顺利上岸)(1)

1.不要再自我感动

考公就是看你的成绩,没人在意备考的时候你有多么难,遇到了多少挫折,分数能不能提上来才是最关键的。

像是第一次做一道题,做错了,第二次遇到你还是错,期间有多么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没做对就是没做对。

不过也没关系,认真的把公式都记熟练,学会各种速算技巧,只要告诉自己,现在错了无所谓,考试的时候做对就行了。

不要自己感动自己,我这么努力,刷了那么多题,还练了那么多遍,为什么还是做不对,真的好难啊。

这么想有意义吗?能提高分数吗?问题都解决了吗?

很显然不能,应该多想想自己到底还有哪些问题,上次遇到的问题,为什么现在还没解决,这才是关键所在。

还有一点我要强调,不要熬夜刷题,真没必要,高质量的训练,比你熬夜刷了多少多少道题有用多了。

也不要买一大堆资料,每天埋头苦读,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感动,还不如好好休息,保持好状态去学习。

考公只看结果,关键就是分数,不管复习了多长时间,付出了多少努力,只要没上岸,跟裸考的人都是一样的。

2.认清现实,正视自己

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时候选择正确的路,比你闷头往前冲更有用。

结合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备考,上来先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看看自己哪个模块擅长,哪个模块不够擅长。

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制定备考的计划,比较薄弱的部分要看情况去补强,实在不行的就趁早放弃。

比较擅长的要先重点突击,提升已经不明显了,就转而去复习其他模块。

3.资料看的越杂心越乱

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了,资料买了一大堆,这翻翻,那翻翻,最后把自己都给绕晕了。

最正确的方法,就是一套资料多研究几遍,比你看多少书都有用。

行测打基础的时候,不要搞那么多有的没的,就直接用粉笔行测的思维去打基础,认真看一遍,把重点都画一下,然后是各种公式啊,基本的解题步骤等等都了解清楚就行了。粉笔这套教材还是比较详细的,快速过一遍就能搞懂了。

国考行测60多有希望吗(22年国考想要顺利上岸)(2)

千万不要去硬啃,上来看看目录和重难点,了解了解就行,如果花太多时间就有点不值得了。

后面学习实战技巧就不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了,直接听江鸣百技斩学技巧是最稳的,我这种数学一窍不通的人,资料分析也能只错一个,数量关系一般也都是对一大半。

国考行测60多有希望吗(22年国考想要顺利上岸)(3)

江神教的技巧都非常贴合应试实战,资料和数量的各种简便公式,还有言语理解找中心句、关键词的技巧,以及推理判断的各种规律特征等等,都非常好用。

像是资料分析,截位舍相同等技巧,学完之后真的是豁然开朗,能节省大量的计算。

我当时就是每听一节课,就去刷相应模块的练习题,当时用的是粉笔的决战行测5000题,质量还是挺高的,对技巧的考察很到位。

刚学完技巧去练一练很重要,要不然过个几天时间就全部忘完了,一定要及时的练习。

之后就是真题了,别的不说,真题肯定是少不了的,我是华图的行测真题套卷,卷子很全,还有专门的答题卡,很不错,用来模拟非常方便。

4.手机是堕落的根源

强调一下,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备考的时候,最大障碍就是手机。

现在问一下自己,备考的时候手机都放在哪?是放在手边还是放在够不到的位置?平均多长时间要拿起手机看一看?每次要看多长时间?

要我说,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好意思说实话了吧。

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没学一会呢,就要拿起手机看两眼,手机就放在旁边,总是忍不住。

国考行测60多有希望吗(22年国考想要顺利上岸)(4)

有时候也不知道想干啥,就觉得要拿起来看看才舒服。

这个习惯一定要克制,要么放在学习的时候够不到的地方,要么就直接下一个锁屏软件,学习的时候直接锁机定时,期间只能接打电话,培养自己专注于学习的习惯,要不然肯定要半途而废。

5.学会取舍,不要钻牛角尖

在我看来考公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取舍的过程,每个题型之间都要有所取舍,千万不要想着面面俱到。

行测的五个题型时间肯定不是平均分配的,重要程度完全不同,学习的难度也不一样,开始之前一定要先做好规划。

首先要知道,最重要的三大块一定是资料、言语和判断,这三个模块吃透了,行测就基本稳了。

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时间,不管是学习的时间,还是备考各个模块的时间,都很重要。

不要总是强调自己学了多长时间,而是要说自己学了什么内容,学了什么技巧,我的规划就是完全根据自己学习状态调整的,学起来也没那么难受。

我从来不去注意时间,而是完全从进度出发,学了多少东西是关键。

如果每天就是关注学了多长时间,离考试的时间多少天,这样学下去就容易变成熬时间,想这样上岸就不太可能。

6.要学会从知道变成做到

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很多人觉得自己学的不错,最后成绩却不行的最主要原因。

自己一听视频课,一看教材,什么都动,感觉自己都会了,一做题题发现都不会。

不用担心,一看答案又懂了,行测真简单啊,继续刷题,继续看答案,觉得自己都会了。

然后刷一套模拟卷,一看50分,这时候又回过头问,为什么我刷了那么多题分数还是提不上去。

这就是最典型的,把自己知道当成了做到,也就是看完答案能明白,就觉得技巧自己都掌握了,一看答案直接跳过,其实就相当于没刷。

最重要的其实是多动手总结,听江神讲技巧的时候,每节课都提前看一下讲义,花不了多少时间,讲义上去标注一下,带着疑问去听可,把老师讲的关键技巧都记录一下,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刷题的时候也是,每道不会做的题和错题,都要认真去总结,相关的技巧也去会听视频课巩固,所有错题都整理到错题本上,每过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阶段性的回顾。

7.不要去管别人,走好自己的路

不要去看别人多厉害,什么裸考上岸,什么考了多少年还在考这些都跟你没关系。

别人一个月上岸,两个月上岸,也不要去打听。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见过太多这样一种人了。

一想到备考,先加一堆备考群,整天就开始群里打听,这个考了多少,那个学了多少。

完全是浪费时间,给自己找别扭,认真去学自己的不好吗?

总之想要上岸,就别想太多,把这些问题都改掉,等着你的好消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