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汁是怎么来的(墨汁竟然还有这么多学问)

墨汁是怎么来的(墨汁竟然还有这么多学问)(1)

文房四宝的次序,有的人认为宣纸的花样及种类最多,以纸为首。也有人认为砚能终身作伴,亘古不渝,以砚为首。还有人认为以笔为首,无笔则墨、砚均无用武之地。惟独墨无居首的说法,长久处在次要地位。

文人对墨亦甚重视,常用"玄霜","乌玦","墨松使者"等,属于隐士性的别号称呼它。其实,墨之重要,有质、有形,墨液之流动性,发黝性,匀溶性,及清馨感等,都能影响使用者临场的情绪,及书画文物的品质优劣与保存久暂。墨锭之制作造形,为适用之外的另一要素。此所谓的造形,包含墨模的样式,文字,图绘,刻工,及塑铸后外表装饰等的精致艺术。

关于墨汁还有很多小知识你可能都不知道,下面一起看看吧!

(一)

墨汁虽然使用方便,而浓谈却是固定的,墨汁厂生产墨汁的时候就已经调好了。我们书写的时候,墨汁太浓,拉不开笔,容易滞涩;墨汁太淡,笔一上纸就洇墨。总之浓淡不合适的话都会影响到书写。因此 ,墨汁浓了就要加水,淡了就应用墨研磨,使墨浓淡适宜,才能写出好字来。

(二)

加过水的墨汁不要倒回了。

很多书法高手在使用时都会根据作品风格来取出部分墨汁适量加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加水后的墨汁千万不要再倒入瓶内,否则会造成瓶内墨汁变质。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前几天写字留下的墨汁过几天再用时,发现已经臭了,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兑了水的墨汁更容易臭掉,这就是因为墨汁变质的缘故。

(三)

书写完作品后要放置24小时晾干,让墨固定下来,以免托裱时跑墨。

(四)

很多人写书法喜欢宿墨的效果。

宿墨制作其实很简单:先把墨汁煮一下,煮至黏糊状,有时候会看到盆底沉胶糊了,不要紧,这是把墨汁中胶的成分给破坏了,这是第一步。然后把墨晾干,干了再泡开,如此反复几次更好用。写的时候先蘸水,后蘸墨,墨和水的层次便会显现出来。用有颗粒的宿墨,写出来的字很有质感。做的时候如果嫌墨少了,千万不能重新加墨汁。

墨汁是怎么来的(墨汁竟然还有这么多学问)(2)

(五)

不同书体建议用不同浓淡的墨汁:写楷书,一般多用较浓的墨;而写行草,墨汁就要相应的淡些。有的书法家追求一定的艺术效果,在用墨上是非常讲究的。所以我们在一开始学习书法、练习毛笔字的时候,就要懂得用墨,无论是用研墨,还是用墨汁,都应该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它们的规律,才能更快地把字写好。

墨汁是怎么来的(墨汁竟然还有这么多学问)(3)

(六)

冬季凝冻是传统墨汁的特性,所以应在高于10℃的室内存放。如果凝冻,可以用温水浸泡瓶身即可融化,质量如初。千万别将墨汁沾在衣服上,否则很难彻底清洗干净,甚至比圆珠笔的油墨还难洗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