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已经成为人的重要外置器官(当手机成为你的身体)

手机已经成为人的重要外置器官(当手机成为你的身体)(1)

放假回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卸载掉长辈手机里的应用 。

原因很简单,我发现长辈们很容易沉迷。而应用里的信息,你懂得,各种标题党,负能量和伪科学,真的让人不太放心。

有这个时间,不如读读报纸,出去散散步、种种花,养养鱼,对身心都挺好。

延伸一下,我稍微留意下,其实沉迷手机,已经呈现出全年龄段的共同行为特征。

无论男女老少,基本都是:

吃饭看、走路看、聊天间隙看、在电影院看、在餐桌上看......

看头条、看抖音、追微博八卦、刷朋友圈.......

手机已经成为人的重要外置器官(当手机成为你的身体)(2)

我猜有人看到这里要跳出来反驳了,吃饭还能噎死人呢,那是不是就不吃饭了?呵呵,就知道有些抠字眼的人,请注意,我的表述加了“过度”二字!

何为“过度”?

就是停不下来,又或者说,自控力弱到接近于没有。

如果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让他来参加,他一定是老师一转身就立刻偷吃掉棉花糖的人。

只关注直接结果,而不考虑后续的一连串的结果;追求即时满足,而不懂得延缓满足感,这是容易产生“过度”行为的人的主要性格特质。

手机本无罪,甚至可以说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普通人此前任何一个时代都不曾拥有过的便利。

但手机落入不同的人手里,就有了千差万别的使用行为。他们的所获所得,差距大到,让你难以想象。

手机已经成为人的重要外置器官(当手机成为你的身体)(3)

一、你的注意力放在哪,你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句很著名的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思是人如其食。这句话引申下,就是你吸收什么,你就成为什么。

你看什么样的书,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家庭给你灌输什么样的理念,你最终是这一切的混合物的汇总。

你从手机里看到的八卦、刷到的娱乐头条、朋友圈里的碎片化内容,在不断地塑造你,成为你所思所想的养料。

想想看,在这样的“养料”下,最终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你?

我见过不少人,一聊起八卦,就滔滔不绝,对各种明星琐事各种门儿清,但一旦话题延伸到别处,立刻呈现出一张茫然无知脸。

现在的有些APP,最大的问题,就是将一个人困在了信息囚笼里,用户接收到的,都是适合自己口味的信息,因此被喂养的越来越舒适,也越来越懒散,而无法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寻找更有价值的信息。

手机已经成为人的重要外置器官(当手机成为你的身体)(4)

二、自律,将成为最值钱的个人品质

手机依赖,本质是自我管理的失控。这样的人,其实干别的事情也基本是两个字:失败。

为什么?一个连看手机都控制不了的人,还能控制什么?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多到溢出,处处都是可能性的时代。如何在庞杂繁芜的信息中能够找到优质的、自己需要的信息。

不是靠简单喂养,而是靠主动发掘,靠的是自律!你在看娱乐八卦的时候,别人在读书学习;你在追星看剧的时候,别人在跑步锻炼身体;你一年一年重复着自己,别人每一个都能活出新的自己。

有一个著名的公式,每天进步1%和每天退步1%,一年后差距有多大?如果你说这是鸡汤,那很有可能你从来没有成功掌握过一项技能。凡是长期坚持做过一件事情的人,都会懂得什么叫做复利效应。

手机已经成为人的重要外置器官(当手机成为你的身体)(5)

三、没有深度思考,你永远与平庸为伍

为什么有些机会,总有一些人抓不住?或者抓住一些劣质的机会,又或者为了一些错误的机会而躁动?

体现在职业上,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好的公司,什么是差的公司。体现在理财投资上,永远充当着韭菜的角色,买啥赔啥。体现在生活上,就是总是难以做出一个上佳的选择,干啥都不得劲。

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本质上都是在做选择,是选择决定了你走向优秀还是沦为平庸。而选择的背后,是认知。你之所以做错选择,因为你根本就不懂你所做的选择是什么。不懂,是因为你没有思考,或者说思考的能力太弱。

为什么?知识面狭隘、缺乏训练、缺乏耐心。而累积知识,训练思维,思考观察,无一不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堆出来,没有耐心,没有给予自己这样的时间和空间,是促成深度思考这个结果。

我还是相信,从细节处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甚至能够预见Ta的前途。如果一个人成天捧着手机,看八卦,满足于浅显的信息,缺乏自律性和宏观思维。那么,他终将成为,他所抱怨和担心的悲剧本身。

来  源|微信公众号“自在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