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不是先天性佝偻病(健康生活儿科专家解读佝偻病)

怎样判断是不是先天性佝偻病(健康生活儿科专家解读佝偻病)(1)

《健怎样判断是不是先天性佝偻病(健康生活儿科专家解读佝偻病)(2)康生活》栏目

由云南省健康教育所支持制作

佝偻病是我国小儿四病防治之一,我们国家已将维生素D等的补充和疫苗接种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冬春季是小儿佝偻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请到了儿科专家李小珊谈谈佝偻病的相关问题。

怎样判断是不是先天性佝偻病(健康生活儿科专家解读佝偻病)(3)

名医档案

李小珊

云南省中医医院 儿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 儿科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学会 儿科分会常委。擅长治疗咳嗽、佝偻病、流感、鼻炎、肺炎、抑郁焦虑等。

怎样判断是不是先天性佝偻病(健康生活儿科专家解读佝偻病)(4)

佝偻病于怎样判断是不是先天性佝偻病(健康生活儿科专家解读佝偻病)(5)1822年由美国学者首次报道,缺乏日光照射引起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现至今已近300年,是每个孩子都可能会遇到甚至会患上的疾病,是家长、临床医生、儿保医生、疾病管理、卫生政策都会遇到的问题。儿童最常见的是营养性佝偻病,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讨论营养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

怎样判断是不是先天性佝偻病(健康生活儿科专家解读佝偻病)(6)

医学上怎么定义佝偻病?

李小珊:佝偻病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钙、磷代谢异常、骨化障碍而引起的以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重症佝偻病患儿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碍,并可影响行为发育和免疫功能。 发生于骨骼闭合前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叫佝偻病。若发生在骨骺与骺端融合、生长板消失,骨骺纵向生长停止的成年人叫骨骼骨软化症或叫软骨病。

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顾名思义该病的主要病因是维生素D缺乏。2016年版营养性佝偻病的全球共识,已在过去的维生素D缺乏的基础上,强调了钙的摄入量过低,也是佝偻病的重要病因。

营养性疾病都和吃的有关,维生素D是从哪来的?

李小珊:维生素D的来源包括:

1、母体-胎儿的转运 :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两周。

2、食物中的维生素D:外源性来源。婴幼儿的主要食物人乳、牛乳等乳制品,维生素D的含量极少。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若以素食为主,也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相对来说,蛋黄肝泥维生素的含量较高,但仅从食物补给不能满足婴幼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

3、皮肤的光照合成: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内源性维生素D3,是人体所需维生素D主要的来源!

维生素D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什么呢?

李小珊:维生素D它是通过促进人体钙、磷的吸收和正常代谢。促进骨组织的矿(钙)化。1、促进肠道钙、磷吸收;2、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3、促进成骨细胞功能,使血中钙、磷向骨质生长部位沉着,形成新骨;促进破骨细胞活动,使旧骨中骨盐溶解,运到血中的钙、磷增加,从而使细胞外液中钙、磷浓度增高。

在生活中哪些具体原因会引起佝偻病?

1、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

皮肤经阳光紫外线照射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地区纬度、季节、衣着及空气污染等影响紫外线照射强度均可以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因此,多雨多雾、冬季、衣着多、户外活动少及工业区污染严重处常紫外线照射少,皮肤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另外,肤色对于维生素D的合成也很重要皮肤含黑色素多,日光穿透不足,也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

2、摄入不足

人乳和牛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人乳中维生素D平均含量只有22单位/升(15 ~ 50IU/L),如果婴儿纯母乳喂养,奶量按750ml/d计算,那么摄入的维生素D含量也只有11 ~ 38IU/d。因此,如不及时补充维生素D或者不及时添加蛋黄、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以素食为主的儿童,易发生维生素D的缺乏。近年来婴儿配方奶粉中维生素D的强化以及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对于降低佝偻病的发病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3、孕期及哺乳期母体维生素D缺乏

母亲由于摄入不足或者患营养不良、肝肾疾病出现的维生素D缺乏,使得婴儿出生时贮备不足,同时乳汁中含量也会降低。

4、生长发育过快

生长发育速度过快的小儿,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大,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

5、疾病的影响

患胃肠道疾病和肝胆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另外肝肾功能损害可使维生素D羟化障碍,导致主要发挥作用的1,25-(OH)2-D生成减少。

6、药物影响

抗惊厥类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以及抗结核药异烟肼可干扰维生素D的合成与代谢,导致维生素D缺乏;另外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维生素D的钙调节作用。

怎样判断是不是先天性佝偻病(健康生活儿科专家解读佝偻病)(7)

家长如何尽早知道自己的孩子得了佝偻病?

李小珊:这就涉及佝偻病临床表现了。根据病情的发展,临床上可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和激期统称活动期。

1、初期的主要表现是神经精神症状,多汗、夜惊、易激惹;多汗与气候无关。由于汗液刺激,经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秃。

2、激期:在神经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骨骼的变化,往往发生在生长速度较快的部位,因患儿年龄、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不同,骨骼变化亦不同。头部3-6月的乒乓球颅样,8个月后的方颅,前囟闭合延迟,出牙晚;胸部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胸部的这些改变均会引起胸腔体积的减少,严重时压迫心、肺组织,引起心、肺组织功能障碍;四肢和脊柱:手镯或脚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骨质软化和肌肉关节的松弛,使得婴幼儿站立行走后,因负重而发生骨骼变形为“O”型和“X”型腿。

3、恢复期症状消失,体征减轻或消失。血生化改变: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

4、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儿童,遗留了不同程度的佝偻病的骨骼畸形,无临床症状。

到医院要做那些检查来配合诊断佝偻病?

佝偻病的诊断包括:

1、碱性磷酸酶(ALP)可作为佝偻病的诊断和筛查指标,佝偻病时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碱性磷酸酶在佝偻病病程中增高出现较早,而恢复最晚。有利于检查诊断。

2、25(OH)D是评估的最佳方法,佝偻病时25(OH)D下降。但要注意把握区分营养性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常在维生素D缺乏后数月出现;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的婴儿佝偻病骨骼改变出现较早。

3、血钙:正常小儿血钙为2.2~2.7mmo1/L。初期由于机体处于钙丢失代偿期,所以初期的实验室检查血钙会一过性的升高,而佝偻病激期是由于钙物质已经失代偿,所以实验室结果是血钙值降低。

4、X线检查:X线改变以骨骼发育较快的长骨为明显,尤以尺桡骨远端及胫腓骨近端为明显。

怎么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1岁内小儿为重点对象,并系统管理到3岁。

1、适当的日照。一般日照时间在上午9-10点和下午3-4点较为合适,不隔玻璃,可在屋檐及树荫下得到折射的紫外线。

2、维生素D的补充: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含钙、磷的丰富食物。妊娠后期在秋冬季者,应补充维生素D 400-1000单位/每天。对于婴幼儿,应提倡母乳喂养,户外活动每天1-2小时。婴幼儿出生后2周摄入维生素D 400单位/每天至2岁。

维生素D摄入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以及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如果婴幼儿每天进食500ml以上的配方奶(提供200单位维生素D),加上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对于早产儿、低体重作以及双胎多胎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 800-1000单位/每天,3个月后改为400单位/每天。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畸形发生。

1、传统治疗 :维生素D剂型选择、剂量大小、疗程长短、给药次数(单次或多次)、途径(口服或肌内注射)等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定,强调个体化用药。

2、2016年营养性佝偻病的全球共识推荐的治疗方案:维生素D 2000单位/每天为最小治疗剂量,同时补钙,疗程至少3个月;。维生素D和钙联合治疗的效果高于单独应用维生素D治疗。大剂量肌肉注射60万单位,3个月后改维持剂量。

3、其他治疗:对已有严重骨骼畸形的后遗症患儿就加强体格锻炼,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方法矫正。胸部畸形可作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作肌肉按摩,增加肌张力,以纠正畸形。严重骨骼畸形可考虑外科手术矫治。

来源:云广主播梓云

编辑:曹译文 曹禹梦

责任编辑:管昕 屠虹怡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云南新闻广播

广播直播 节目回听尽在掌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