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档左右夹击的强敌中 在暑期档左右夹击的强敌中

标题:在暑期档左右夹击的强敌中,为何《中国有嘻哈》成为年轻人口耳相传的爆款?

这个整体不太炎热的夏季快要过去,很多学生也将重返校园,开始又一个新学期。虽然气候上不像以往那么燃,但是相信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心情应该都曾被一档节目所点燃过。

因为这档节目,很多人又多了“你的男孩,你的女孩,你的老公,你的情敌”,年轻人身边的多重角色都被一一填满。本来在国内不太为人知的一个细分音乐领域,也随着节目的热播走入了大众的视野。随着节目快要接近尾声,网络上关于两大夺冠热门选手撕X的话题席卷社交网络。

相信大家都已知道了这档节目,没错,就是爱奇艺的《中国有嘻哈》。那么,在风云争霸的暑期档中,这个原本被认为是题材小众的网综为何能够异军突起成为爆款呢?【话娱】(ID:zhuimengzhipianren)小编接下来会尝试着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

在暑期档左右夹击的强敌中 在暑期档左右夹击的强敌中(1)

从2014“网综元年”算起,今年已经是网综发展的第四个年头了。具备实力的制作人和公司陆续进驻网综市场,使得网综逐渐摆脱了初期粗制滥造、品质低劣的标签,并逐步向着精品化的发向发展。

同时,在这个精品化的趋势之外,垂直类型化是另一大特点。早期国内综艺多是以棚内综艺为主,《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后,《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的相继走红又让户外真人秀充斥荧屏。

不同于卫视综艺,网综的目标受众更年轻,更明确。针对这些正在成长中的收看群体,网综的类型也如天女散花般地铺展开来,光算大的类型就有真人秀、亲子、脱口秀、喜剧、偶像养成等,还有生活类、偶像定制之类的更加细分化的类别。

类型上突然变得宽广起来,似乎点燃了很多人制作人们的热情。很多新节目都被冠以“首档XXX”的称呼,似乎这样可以使节目更加吸睛。

今年暑期几大视频网站近乎同期推出的《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2017快乐男声》、《超次元偶像》,四档节目同为偶像养成类综艺但市场反应不一,这一现象不禁给我们带来启示:与其一味地在类型上做出盲目拓展,深耕题材做出创新也许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中国有嘻哈》虽然在类型上没有跳脱出传统选秀类综艺的范畴,但是在题材上着眼于此前未被综艺市场发掘的嘻哈音乐领域,在此基础上成就了今日的火爆态势。

因为这个领域里没有先行者,所以爱奇艺此次斥资2亿打造《中国有嘻哈》颇具冒险精神,而其背后也是经过了充分的市场研判:嘻哈音乐虽然一直活跃于地下,在国内属于小众音乐,但也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人才储备较为丰富,艺术创作渐趋成熟。以街舞、B-BOX、Hip-hop为代表的嘻哈文化近些年来不断影响着年轻群体,甚至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

网综爆款的根本属性是要能够触及到大部分人的内心

事实上,在这个暑期开始之前,市场上呼唤爆款的声音一直在此起彼伏。不少“综N代”疲软,播放量、口碑都在走低;综艺市场上节目同质化情形愈发严重;缺乏原创版权综艺,“限韩令”仍然在起作用;文化科教类节目在政策的引导下,数量虽在增多,但是能否经受住市场考验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以上基本为爆款诞生之前呈现出的行业百态,现在依然如是。

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有嘻哈》的走红还是有点让人出乎意料。很难谈得上是纯原创,现在翻看豆瓣评论,依然能见到不少网友在吐槽节目涉嫌抄袭韩综《Show Me The Money》的创意。类型上依然归属传统的选秀类范畴,往新的来说,算作是偶像养成类综艺。虽然意在推广嘻哈文化在国内的发展,但是并不以此为卖点和亮点,所以也并不沾政策的光。

很显然,上述方面并不是《中国有嘻哈》取得成功的原因。米未传媒创始人马东曾表示,要想在网综领域成就爆款,归根结底大概只有一点,那就是要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的维度里,触及到更多人的内心。

网综再怎么变,都逃不开它的性质:能够带给人快乐的虚拟娱乐产品。从它的产品属性来看,它必然要跟人的内心形成连接进而引发共鸣,最终才能打动大众。《中国有嘻哈》里选手真情实感的表露,追求个性的价值观跟现在网综主流群体之间产生了共鸣,然后剧情真人秀的制作模式让观众产生很强的代入感。很多人在欣赏着节目里的嘻哈歌手表演并追逐人气选手,其实也投射了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

言而总之,这个节目所创造出的娱乐表达跟当下年轻观众的心理诉求产生了深度连接,在强敌如云的暑期档中“杀出一条血路”,形成很强的扩散之势,最终成为如今的爆款。截至发稿前,总播放量直逼21亿,豆瓣评分7.2。对于未来,我们期待着下一个可以让我们感到惊喜的节目。

END

作者:秋实

责编:谭如谦

主编:邱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