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全面进化(从ABB变成)

写于前面

前段时间因为广告文案抄袭的事情,奥迪一时间成了过街老鼠。我们不去讨论责任划分的问题,唯一能肯定的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口碑势必又要降一级。当然了,如果你是个老奥迪迷,可能对这类黑历史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这些年奥迪已经接连蹦出了“排放门”、“自燃门”等负面事件,再加一个“抄袭门”相信也没什么。

一汽奥迪全面进化(从ABB变成)(1)

顺带一提,上个月奥迪自家后院也“起火”了,首席执行官史塔德(Rupert Stadler)因为涉嫌参与柴油车排放作弊而被德国检查机关拘捕,真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汽奥迪全面进化(从ABB变成)(2)

说实话,奥迪这些年的发展确实不如人意,单单是2021年奥迪在全球交付的新车数量,就远远不如隔壁的宝马和奔驰。即便在国内,奥迪的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同比下滑了18.7%和17.5%,依旧远远落后于宝马和奔驰。拉长到整个上半年,奥迪在华总体销量远低于奔驰宝马,同比在中国市场销量更是暴跌31.9%,减少10万辆。

更值得一提的是,热销的A6L和Q5L也有些不尽人意。具体来看,1-6月份,宝马5系凭借着90488辆的销量位居第一,奔驰E销量为71490辆,奥迪A6L销量则为56995辆,同比下滑达41.1%。如此,奥迪A6L已经连续12个月销量同比下滑。至于而奥迪Q5L,最惨的4月,仅仅卖掉3953台。为了提振销量,无奈开始疯狂地降价,裸车价位低至31万。开启了以价换量的时代。

一汽奥迪全面进化(从ABB变成)(3)

A6L销量下滑,Q5L以价换量,很明显,奥迪的疲态已经肉眼可见。这幅光景,不禁让人想起了曾经的“ABB”称号,回过头来看,眼下的奥迪令人唏嘘。

一汽奥迪全面进化(从ABB变成)(4)

更糟糕的是,在电气化转型这个风口上,奥迪也没有交出足够亮眼的成绩单,即便去年的电动车交付总量达到了8.2万辆、同比增长率达到了57.5%,但A6L PHEV、A8 PHEV、Q2L e-tron、Q5L e-tron等任何一款单拎出来都不像是当打之年的产品。照这个情势来推断,哪怕2026年之前奥迪成功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电动车型,也许能看得还不到一半。

放眼如今的国内市场,奥迪于2014年推出首款纯电车型奥迪e-tron,原本想凭借该车打开新能源市场大门,可事实是,并没有掀起多大浪花。至于奥迪Q2L e-tron和奥迪A6L新能源,销量也不怎么样,上半年销量均不足1400辆,而奥迪e-tron的销量更为惨淡,竟不足500辆。

事实上,奥迪的囧境不止如此,正如开篇所讲,奥迪的的各种门反映出的问题便是,奥迪的品控在沦陷。比方说,在过去几年间,奥迪汽车的异味问题屡屡被投诉,以至于到了2019年时出现大量车主组团维权,出现了对奥迪品牌影响极为严重的“致癌门”。虽然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可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还是带来一些购车影响,也对奥迪的品牌声誉带来巨大的打击。

不仅仅是车内异味问题,翻看第三方投诉网站会发现,奥迪被投诉的问题也颇多。7月份尚未结束,投诉量已经近100个,实在有些令人唏嘘不已。具体来看,有发动机抖动问题、变速箱异响问题,也有车载互联网和天窗漏水问题。说到天窗漏水,曾有一位粉丝投诉,都修了好多次,都无法解决,给她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一汽奥迪全面进化(从ABB变成)(5)

写于后面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作为BBA三雄之一,奥迪明明可以成为销量的王者。可不管是从实际销量来看,还是从投诉的问题来看,奥迪明显掉队了。要说奥迪为何成为这个样子,简单总结一下,一方面是奥迪太过于傲慢,面对用户的问题,除了高傲就是偏见,好似它永远不会有问题;另一方面,以价换量大大影响了奥迪品牌价值,使得一众奥迪粉转购奔驰宝马。加之频繁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莫说销量下滑,按照这个态势下去,终将跌落神坛!

当然,奥迪的问题多,也不只是说说而已,下一次,笔者就带着大家看看奥迪究竟有哪些品控问题。最后问一下各位网友,对于奥迪的品控问题和未来,您又是怎么看的呢?诚邀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