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好的五种粮食(竟然吃到了清朝的皇粮)

清朝皇粮你吃过没?

大清早就亡了

还吃什么清朝皇粮啊!

别说你可能还真的有吃过!

古代最好的五种粮食(竟然吃到了清朝的皇粮)(1)

吉林大米清朝时作为皇粮的主要产地

东北大米香甜和味道

也是清朝时候皇家的最爱!

总有词说是皇家般的享受

皇家到底是怎么享受的?

今天小胚给大家介绍介绍,皇家到底是怎样怎样享受的!

清朝皇粮的大粮仓

吉林大米在清朝时是作为清朝的皇粮来供应的。

古代最好的五种粮食(竟然吃到了清朝的皇粮)(2)

皇粮碑

2007年8月,在松花江流域吉林九台市其塔木镇发现了这块“仓官碑”残碑。

石碑高约0.5米,宽约0.7米,汉白玉材质,碑头上刻着鳞状花纹,碑身有六个镂空的圆孔。二龙戏珠的图案依稀可见,珠子下方,“皇粮”二字赫然入目。

这块石碑印证文献的记载,清晰昭示着松花江流域一度成为皇粮产地的历史,证实了该地区出产贡米的传说属实。

除了文武官员外,北京城里的八旗子弟,无论当不当兵,做不做事,都能领一份钱粮,俗称“铁杆庄稼”。

京城旗人多的时候有六十多万,为了供养这众多的人口,朝廷在北京东城建了十三座大粮仓。

如今这些粮仓虽然不复存在,但名称却还保留着,包括禄米仓、南新仓、北新仓、海运仓等。

古代最好的五种粮食(竟然吃到了清朝的皇粮)(3)

米的质量官兵有别,官员的米质量好,细、白、长、大,而旗丁的米,黑乌、无光泽并有发霉的甜香味道。

这是由于康雍乾盛世遗存下来的一种惯例:

有米当年也不发,非得等新米储在仓内,陈米大量积压,颜色由白变红方可发米,给旗丁们一种国库充盈,米仓充实的一片升平祥和的景象。

一说都是岁岁丰登,皇粮今年的新米都到了,可头两年的还没吃完,为了讲究所谓的吉利。

为什么可以做皇粮?

为什么吉林大米可以作为皇粮来供应呢?东北大米碾出的大米洁白晶莹,质地密实,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

做出的米饭油亮溢香,煮粥浆汁如乳,米香浓郁有嚼头,堪称米中精品。

古代最好的五种粮食(竟然吃到了清朝的皇粮)(4)

松花江流域的水资源

源自长白山脉张广才岭的山泉溪涧,长白山上融化的雪水常年流淌,万年寒地黑土的滋养孕育……

正是这里的温度、光照、降水等需求条件,全面满足了优质稻米生长的适宜的气候环境。

松花江作为中国的七条大河之一,也是著名的景观雾凇的,每年的11月开始,寒冷的晴天少云的天气,就会有雾凇的形成,也是东北的一大奇观。

古代最好的五种粮食(竟然吃到了清朝的皇粮)(5)

松花江流域孕育了这一奇观,同时营养物质丰富的黑土地也孕育了营养丰富的稻米及其他作物。

吉林单氏米业有机种植基地地处松花江流域内,腐殖质含量高,灌溉水量充足。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种植的作物均为一年生植物,种植时间长,发育期长,全年积温时间长。

所以稻种会沉淀下来更多糖分,所以口感偏向软糯香甜,入口回甘。

营养丰富的黑土地

吉林省位于东北黑土区中心地带,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

古代最好的五种粮食(竟然吃到了清朝的皇粮)(6)

由于植被茂盛,开发较晚,大量枯枝落叶经过千百年来的腐化、分解,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黑土层深达40厘米至80厘米。

古代最好的五种粮食(竟然吃到了清朝的皇粮)(7)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氮、磷、钾和各种有机物与微量元素。

稻米中富含有丰富的磷脂。

东北能种植出油含量最高的大豆,是因为土地的磷脂含量高,土地本身就很肥沃,所以吸足了氮磷钾等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因此东北的稻米含有很高的米油,蒸煮出来的米饭晶莹透亮,煮粥口感十分软糯。

但是“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地资源极为宝贵且稀缺。

有机弱碱盐碱地

吉林通榆是世界三大盐碱地之一,目前我国产碱性大米的地方主要是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

古代最好的五种粮食(竟然吃到了清朝的皇粮)(8)

有着适宜的气候条件,富含碱质的土壤,便捷的灌溉优势,尤其是东北吉林通榆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域周围的土壤环境非常优越。

有了松花江流域的黑土地和江水的灌溉,再加上盐碱地的加成,使得种植的稻米都有天然的弱碱性,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如今的松花江两岸,依旧种植着万顷良田,“古做朝贡品,今入百姓家”。

一年一年新米上市,曾经的贡米如今走入了百姓家,到了百姓的餐桌上。

但是营养、健康,依然是我们所追求食品的最基本品质。

吃点有机的、健康的,很有必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