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朋友不能玩电子游戏(别再强制禁止孩子玩游戏了)

在1888年,第一部电影诞生;在1911年,就有人提出了第六艺术的概念,同年好莱坞第一家电影公司入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为什么小朋友不能玩电子游戏?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为什么小朋友不能玩电子游戏(别再强制禁止孩子玩游戏了)

为什么小朋友不能玩电子游戏

在1888年,第一部电影诞生;

在1911年,就有人提出了第六艺术的概念,同年好莱坞第一家电影公司入驻。

很多人不知道,最早电影诞生的时代,电影是不被大众接受的,是当时很多人眼中令人玩物丧志的“玩意儿”。现在呢?我们看电影,成了我们放松地日常,而且并没有让芸芸大众因此玩物丧志,失去自我。

现在,电子游戏也站在了那个时期电影的位置上,很多人谈游戏而色变,认为这是坑害孩子们的“毒品”,会让很多孩子甚至大人玩物丧志。

在电子游戏盛行之前,很多人因为吸食毒品失去生命,因为赌博妻离子散,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因为炒股票、超虚拟币而跳楼轻生……社会发展到现在,从来没有“零威胁”、“零危险”、“零诱惑”的时期,任何阶段都有当下的诱惑,让一些定力不足的人迷失自我。

电子游戏是否会影响社会的发展,是否真的能摧毁下一代,尚未可知。也许,再过几十年,自见分晓。

不过我想,在1911年的人们想不到电影会发展到现今这般规模,成为了人们日常娱乐内容,同时社会依然在高速发展,而且发展的速度应该远超越那个时代人们的认知水平。

我是个普通人,能力有限,我看不到也预测不了游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这一篇,我只想在侠义范围内,说一说电子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哈佛大学教授Cheryl K. Olson和Sc.D.做过一项关于电子游戏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通过调查1000多名公立学校学生,统计学生玩游戏的情况,最后发现:

适度玩儿电子游戏其实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无独有偶,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和伦敦大学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对72名志愿者进行实验,这些实验者在之后的6至8周里累积玩《星际争霸》和《模拟人生》超40个小时,他们这些人的认识力、反应力和对信息的精确掌握度均比一般人要高。

在看到这两个实验之前,我对游戏就不是禁止的态度。

因为我在初中的时候玩俄罗斯方块玩到着迷,没有影响我年级前五的成绩;我弟弟在初中玩小霸王、魂斗罗,也不影响他在初三逆袭考入了重点高中。现在我成了妈妈,我的两个孩子玩游戏,我也从没禁止过,只是和他们约定游戏时间和频率。

因为适当的让孩子玩电子游戏,是有这样五大益处的。

(一)放松,减压,娱乐

这一点,必须放在第一位,这是我认为游戏的第一大益处。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人们吃饱穿暖、住行都无压力之后,便会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

    情感沟通是在精神层次;

    和小伙伴们做游戏、打球赛,合作与竞争,是在精神层次;

    阅读书籍(包括天文地理,小说传记)也是在精神层次;

    看电视、电影、玩游戏,这些都在精神层次的领域。

    可以通过聊天、看小说、打球赛的方式放松,自然也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的方式放松。

    现在的孩子们压力真的很大,比我们上学的时候更甚!

    我家淏仔四年级,玥玥二年级。上学的时候作业量不小,每晚都要写到七八点,玥玥上个学期经常写到九点多,我一边陪伴,一边心疼,一边腹诽,一边无奈。临到期中、期末考试了,还要大量刷卷子。

    考试前,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提起重视,居然整整讲了一节课,告诉如何面对考试、如何答题才能考出好成绩,如果考不好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

    才二年级啊,就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

    网络图

    如果不让孩子减压,

    孩子们如何释放焦虑、紧张、担忧这些负面情绪?

    电子游戏,就是孩子们减压放松的一种方式。

    就如同很多年轻人,下了班,也玩上一段时间游戏,给自己放松一样。大人没有因为玩电子游戏,荒废了工作和人生,孩子自然也可以。

    不要草木皆兵,不要过度恐惧。

    只要孩子不是把所有闲暇时间都用来玩游戏,还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充实孩子的业余生活,那我们就不用太过于担心,把心放进肚子里就好。

    (二)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

    电子游戏中也有很多知识。比如某些像神话、文明和帝国时代主题的电子游戏,就可能会激发孩子对世界史、地理、古代文化和国际关系的兴趣。

    电子游戏,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知识载体。

    比如“三国志”,就可以帮助孩子认识三国人物和历史,提升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在我身边就有孩子因为先玩了“三国志”的游戏,才看起了《三国演义》,迷上了我国的四大名著。

    再比如赛车类、体育类的游戏,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进取心,锻炼孩子面对失败的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三)提高孩子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游戏都需要组队,需要策略,需要领导和协作。

    电子游戏中的动作和变化,都需要玩家在瞬间做出明智的决定,为了完成游戏进程获得游戏成就,玩家必须让自己变得敏捷而准确。在多任务处理上,玩家要跟踪目标和各种变量,也必须有敏捷的思维,游戏里很多活动和环节都有时效性。

    孩子们通过在游戏中不断练习,越来越思维敏捷,沉着冷静。同时,在游戏中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跟着游戏力强的人合作,领导游戏力比自己弱的人冲锋陷阵,这些都是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在虚拟世界,一部手机或平板就能提供不同的磨练场景,我认为挺不错的。

    而且,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

    玩游戏玩得好的孩子,在班集体中的号召力都很强。

    我想,这些孩子将来进入社会中,在工作中的领导与合作能力都一样不会逊色。

    (四)帮助孩子交朋友

    淏仔四年级,他不知道班里有谁完全不玩游戏,几乎每个孩子都在玩游戏,只是玩得时长和频率不同、影响学习的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如果你禁止孩子玩游戏,可能会让孩子完全融入不进去男生圈子,成为一个孤立的存在,是很多孩子都不能承受之重。

    因为只有极少书数心理强大的人,才有能力享受独树一帜的感觉。

    让孩子适当玩游戏,才能加入孩子们之间的对话,才能让孩子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感。

    (五)玩一个游戏,丰富一次经历!

    这世上,神童很少,大侠不多,能被历史铭记的伟人屈指可数。

    可是身为凡人的我们,也想领略带领军队、称霸一方的感受,怎么办?

    在游戏中,我们成为一代大侠,行走江湖,逍遥自在;我们可以做一帮之王,享受前呼后拥。

    电子游戏的魅力之一是打破现实,自由想象。很多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梦想、情怀,都可以折射在游戏恢弘的虚拟世界中,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这就如同我们喜欢追剧,喜欢看某一部电影。为什么喜欢那部剧,那部电影?

    无非是因为在这个剧、这个电影中,有我们期待的感情模式、人生态度和生活状态。我们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在幻想着自己是那个主角,或者是剧中某个和我们有共鸣的角色,然后通过剧情的开展和深入,跟着这个角色一起过完这一生。这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所以,我支持孩子们玩游戏,这就是一种娱乐,一种放松,一种体验,一份寄托罢了。

    (六)结束语

    虽然游戏有这么多好处,但是如果你家孩子对游戏不感兴趣,你也没必要推着孩子一定要去玩游戏哈。因为这些益处,都可以通过其他更有益的活动方式获得!而且,通过其他方式,一定比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家长轻松很多。

    说了这么多电子游戏的益处,也无法掩盖它的害处。

    电子游戏的暴力性、成瘾性,以及长时间玩游戏对小孩子的大脑损伤,这些依然是存在的,是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

    任何性格都有好坏两面,任何事物也有优劣两面,包括电子游戏。

    同样是玩电子游戏:

      有的人玩游戏成了职业选手;

      有的人玩游戏不影响他成为学霸;

      有的人玩游戏成了游戏设计师;

      同时,也有的人玩游戏成绩下降,荒废学业,荒废人生,甚至失去生命。

      错的不是电子游戏,错的是我们对待电子游戏的方式。

      我们要正确看待游戏,不要一叶障目。一味地强制禁止,只能换来孩子长大后的强势反弹,而彼时你已无能为力。堵不如疏,在支持孩子玩游戏的基础上,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游戏”、“游戏的时长和频率”上

      如果我们做得好,还能通过引导孩子正确地玩游戏,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

      如果父母能陪着孩子玩游戏,那就太完美了!

      因为如果这样,既能避免孩子接触垃圾游戏,让孩子玩健康有益的游戏,还能把握孩子的游戏时长,了解孩子的游戏世界,更能增进亲子关系,那就是“一举多得”了!

      最后,分享一下我家的游戏时间和频率:

      时长:

      在我家,淏仔每天35分钟游戏时间,超时10分钟之内没关系,如果超时时间再长,第二天就要减掉。

      频率:

      之前每周两次,但是淏仔可能大脑回路长,总是转在游戏中出不来,上课也想游戏场景,影响学习;

      后来经过我俩友好协商,调整为上学期间不玩游戏,假期里每天一次。

      玩游戏的时长和频率,不同的孩子不一样。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可以的。以后,我们的时长和频率一定还会再调整。因为随着孩子越大,自律能力越强,我就会越放手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