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榛子丰收了(哈尔滨通河县大榛子迎来丰收季节)

来源:【冰城 】

满山遍植“绿色银行”,农户喜获“金疙瘩”。金秋时节,通河县大榛子迎来丰收季节,乡亲们忙着采摘榛果,大榛子出山林就进加工厂,加工成统一包装的炒货销往全国。随着产业的升级,农户的生产热情和种植收益日益攀高。

生态产业化,开启绿色富民路

指着身旁一棵榛子树,康源大果榛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民说:“这片林子有13年树龄了,进入丰果期后,每棵树至少年挂果七八斤,收益150元不成问题。按每亩83棵树算,亩收益轻松过万元。”

东北大榛子丰收了(哈尔滨通河县大榛子迎来丰收季节)(1)

通河县地处北纬45°优质农产品黄金带,森林覆盖率74.6%,“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湿地和草原”的特有资源禀赋,为发展大榛子种植,形成绿色产业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通河县借力乘势,推进生态产业化,大榛子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自从2009年通河康源大果榛子专业合作社栽下全县第一片榛树林,乡亲们就走在了致富路上。如今,通河县已成为“全国大榛子第一县”。据有关部门统计,通河全境森林面积42.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4.1%。

除了榛果收益,榛子树下养殖溜达鸡、林下猪,林间套种药材也受到农户青睐。通过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品牌化运营、产业化发展,通河县特色农、林、牧产业借助大榛子相关产业进一步“盘活”,形成了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产业生态化,多重收益鼓腰包

郑民告诉记者,种植大榛子从每年3月冰雪还没化尽就开始忙碌,育苗、剪枝、管理、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已经形成了专业人才队伍,合作社的社员们都是“行家”。随着大榛子种植面积在全县及周边县(市)铺开,木兰、依兰、尚志等地,最远到大庆,每年都需要行家指导,越来越多的乡亲们被请去当技术顾问,赚到了“技术钱”。

随着通河大榛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卖树苗成了乡亲们一条新的增收渠道。通河培育的本地苗抗寒、抗病能力强,优良品质愈发凸显。“5元钱一棵苗,一棵成树下每年能薅出十几棵苗,这收益比卖果不低多少。”郑民说,产业兴旺带动了多重收益,激发了乡亲们的热情。

东北大榛子丰收了(哈尔滨通河县大榛子迎来丰收季节)(2)

除了经济效益,大榛子产业还带来可观的生态效益。大榛子的推广种植,增加了荒山的造林绿化面积,在通河凡是种了榛林的山坡,小雨不见水、大雨清水流。“治理有效”造就了生态宜居的环境,“绿水青山”成就了“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又进一步推动了保护“绿水青山”。

康源大果榛子专业合作社山坡上,榛树已经长高到翘起脚才能采果。当年,郑民带着乡亲们种树,每刨一个树坑,都会飞扬起一阵尘土;如今,这里形成了一片密林,植被恢复,走在林间剪枝,空气格外清新。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拓宽产业路

每年到了榛子成熟的季节,郑民都会第一个支起炒炉,亲自掌勺炒货,并在山上直播卖货。今年,他却开着四轮车把榛果都运到了山下。

在富林镇三宝村村委会旁边,一座大榛子加工厂刚刚建成即将投用。“通河大榛子品质好,加工好才能卖得更好。手工炒炉产能跟不上了,还得上现代化生产线。”郑民说,这个加工厂投资200多万元,上了一条先进的大榛子加工生产线,这边进去带壳的榛果,那边出来就是真空包装的休闲食品,开袋即食,直供全国客户。

产业升级促进通河大榛子高品质、高标准发展,带给农户更多附加值。望着广场上晾晒着满地黄澄澄的大榛子,郑民说:“通河大榛子是一张闪亮的‘金名片’,是乡亲们致富的‘绿色银行’,今后随着产业兴旺,会闯出更大的名气,带动更多的乡亲踏上这条大榛子致富路。”

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壮大,国家地标志农产品“通河大榛子”的生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之路越走越宽,大榛子已经与绿色生态稻齐名,成为通河县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县内已形成大榛子种植基地20个,专业种植合作社28家,种植户多达6800户,“稻香榛国”通河正朝着“现代农业之都”扎实迈进。

王洪军 杨依明 哈尔滨日报记者 罗彦坤 文/视频制作

编辑: 牛显达

本文来自【冰城 】,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