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

第六篇第8章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即季孙肥,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哀公十一年,齐国入侵鲁国,叔孙氏、孟氏不满季氏专权,不肯听季康子的号令将齐人拦在国土之外。

季康子任用孔子的弟子冉有、樊迟等人,击退了齐人,接着会同吴国在艾陵大败齐人,齐国损兵十万,史称艾陵之战。

然而此战之后,季康子却加紧战备,以防齐国再来。哀公十一年,季康子在冉求的建议下,使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归。

至此,被三桓逐出鲁国的孔子终于得以回国,并完成他晚年修书的事业,给我们留下了诸如《春秋》、《诗三百》等儒家经典。

可以说,季康子的行为间接地成全了夫子作为圣人的事业。哀公十六年,孔子卒。11年后,哀公二十七年,季康子卒。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1)

仲由:即孔子得意弟子子路。

果:象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结满果实的树,本义即果实,后引申为使内部充实,使变成圆球形、事物发展的结局、善于决断的、有结局的等含义。

果也是一个中华姓氏,西汉王莽篡位后,太后王政君的后人纷纷逃难,并改姓为“果”,取因果报应之意。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2)

赐:即端木赐,字子贡,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达:会意字,从辵chuo,羍da声。羍本义为小羊羔,初生之羊谓羍,稍大谓羔,长大为羊,辵羍结合,会畅通无阻之意。后引申有到达、通晓、明白、豁达、显贵、表达、送达、引进、通行等意义。

达也通挞(ta),如《诗·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挑达(ta)就是挑挞,往来相遇的意思。

本文的“达”指办事通达,通达就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高情商的表现,孔子曾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孔子认为,所谓的达,在于品格正直,从礼知义,时刻注意他人的感受,反观自己说话的得失,经常想着低姿态地谦恭待人。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3)

求:即冉求,字子有,也称冉有,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艺:象形兼会意字,古字写作“埶”,“埶”始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人双手持草木,表示种植。

“艺”是在“埶”的基础上繁化而成的。种植草木是一门技术,所以,“艺”又引申为“才能、技能”等义。

所谓的有“技能”从根本上说就是掌握了做某事的尺度或标准。所以,“艺”又可引申为“准则、极限”,另外,一定的技艺,如果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都会给人以艺术性的享受,故“艺”有艺术之意。

艺术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或特指经术。如《后汉书·伏湛传》:“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蓺术。”

现在的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来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文化。

好的艺术往往具有美学价值或者哲学价值,但不一定具有大众层面的娱乐性。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4)

全文理解为: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问题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办事通达,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问题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问题呢?”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5)

孔门弟子中人才济济,鲁国在几个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所以急需人才,除了季康子,还有鲁哀公,季子然,孟武伯等都曾到孔门弟子中求贤,所以孔子对弟子们有多次评价,如孔子曾回答孟武伯的问题时提到:子路可以管理千乘之国的赋税,冉求可以做千室之邑的行政长官。

孔子回答季子然的问题时说,子路和冉求还不能算大臣,只能算具臣,大臣必须以道事君,具臣不过具有一定才能的臣子。

对于子贡,孔子曾直言不讳地评价他“器也!”意思就是有一定才能,但还没有达到“道”的境界。可见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子路,子贡,冉求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孔子不但因材施教,还主张人尽其才。

北宋时期的程子曰:“季康子问三子之才可以从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长。非惟三子,人各有所长。能取其长,皆可用也。”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人尽其才也叫野无遗才,意为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人尽其才体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稳定。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6)

1894年,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主张,希望通过和平改革的方式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但遭到了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李白曾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北宋大儒程灏曾说:“人各有所长,能取其长,皆有用也。”每个人都有长处,能让他的长处发挥出来,皆有大用。

战国时候,各个国家都想富国强兵,所以急需人才,为了招揽人才,有权有势的上层阶级流行养士风潮,比较有名的就是“战国四公子”。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7)

他们分别是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他们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们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暂时体现不出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公元前298年,有一次,孟尝君田文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此时的秦国由秦昭王嬴则当政,他在魏冉、范雎、甘茂、樗(chu)里疾、白起等人的辅助下,国力迅速强盛起来。

秦昭王先后发动了“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秦昭王自称“西帝”,此时的秦国威风八面,令人胆寒。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8)

秦昭王将孟尝君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

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此时的秦国还扣留了一个大人物——楚怀王熊槐,公元前297年,楚怀王出逃,在逃亡的路上被秦军追杀,尸体送回楚国。

被软禁的孟尝君非常害怕,他的门客们开始策划出逃计划。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9)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

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

这就让孟尝君为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说完就走了。

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昭王特别喜爱那件狐裘,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轻易地钻进贮藏室把狐裘偷出来。

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10)

孟尝君可不敢再等过两天,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

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

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

今天的鸡怎么提前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

论语十则怎么体现孔子的思想(孔子不但主张因材施教)(11)

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孟尝君田文没想到,平时看不出有什么才能的人,在关键时刻却救了自己的命。

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从此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有机会发挥,都有大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