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

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1)

出品|睿蓝财讯

电解液是动力电池的血液,由“锂盐(溶质)、溶剂、添加剂”配制罐装而成,占动力电池成本6%-8%。它是动力电池中离子传输的重要载体,对电池安全性、循环寿命、充放电倍率、高低温性能、能量密度有显著影响。

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2)

溶剂是什么?

溶剂在电解液中质量占比85%、成本占比30%,电解液占动力电池成本6%-8%(主流NCM523 电芯材料中电解液成本占比约为 5.6%,磷酸铁锂(LFP)电芯材料中电解液成本占比约为 8.5%),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成本40%。穿透之后,溶剂占动力电池成本1.8%-2.4%、占新能源汽车成本0.72%-0.96%。

电解液采用的是“混合溶剂体系”,95%是“碳酸酯类溶剂”,按结构分为环状碳酸酯和链状碳酸酯,包括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

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3)

(一) 环状碳酸酯:

环状碳酸酯介电常数高、离子电导率高,能够在负极表面形成稳定的SEI膜,但其粘度较大。它在溶剂中质量占比约 40%,分为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

通常一种环状碳酸酯与一种或多种直链碳酸酯的混合液构成良好的溶剂体系,其中EC 由于介电常数远大于 PC,具有良好的促进 SEI 膜的形成,成为环状碳酸酯主选。

(二)链状碳酸酯:

链状碳酸酯粘度比环状碳酸酯低,电化学稳定性更好,能够提高电解液低温性能。

链状碳酸酯在溶剂中质量占比约60%,分为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三者在不同电池种类中配比有较大差别。三元电池中 EMC 占比较高,磷酸铁锂电池中DMC 占比较高。

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4)

如何组成的?

(一)电池级溶剂纯度:

电解液溶剂的纯度对锂电池性能影响至关重要, EC纯度从 99.91%提高至 99.979%,氧化电位上限能从 4.87V 提高至 5.50V。溶剂纯度小于99.9%时,分解电位为 4.6-4.9V,提高纯度就能提高“氧化电位”达到 5.2V 以上。如果纯度进一步提高,像主流的 EC、PC、DMC、EMC和 DEC,氧化电位上限可以达到 6.2V、6.6V、6.5V、6.7V和6.7V。

因此,在电池级溶剂的生产过程中,溶剂的精制不可或缺,这也是电池级溶剂生产工艺的难点之一。

在“环氧丙烷路线”中,前端“碳酸丙烯酯”粗品进入薄膜蒸发器,得到“碳酸丙烯酯”精品,再往后道与“甲醇”反应制得“碳酸二甲酯”粗品,粗品再经过常压精馏得到碳酸二甲酯精品。在后端电池级“碳酸甲乙酯”和“碳酸二乙酯”,需要多道精馏,最终才能获得纯度在 99.99%以上的电池级溶剂产品。

中国有能力生产电池级溶剂的企业还偏少。“碳酸二甲酯(DMC)”名义产能92.6 万吨,但多数只能做工业级 DMC,纯度大概在 99.9%左右。电池级 DMC纯度要求至少达到 99.99%,超纯级产品要求达到 99.999%,石大胜华占电池级 DMC 产能一半以上。

此外电池级 EC 产能也基本集中在石大胜华、东营海科、奥克化学、辽宁港隆、营口恒洋、中科宏业少数几企业,技术难度更高的电池级 EMC 更是集中于石大胜华、东营海科、辽宁港隆、辽阳百事达。

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5)

(二)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解液溶剂配比:

按照电解液中溶剂占比 85%,三元电池 DMC:EMC:EC:DEC:PC=15:35:35:10:5;其他电池 DMC:EMC:EC:DEC:PC=35:15:35:10:5。

2025 年全球电池级溶剂需求约187.1万吨,据此测算中国电池级溶剂需求量约 80.5 万吨,未来 5 年增速34.6%,DMC、EMC、EC、DEC、PC 需求量分别为 22.4、19.8、26.8、7.7、3.8 万吨。

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6)

如何解析重点公司?

判断新能源产业链公司价值,最重要是考察两个要素,一是产能,二是技术。溶剂亦如此。

(三) 新宙邦(300037):

1、现状:

公司业务包括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四个系列。电池化学品产品分为:锂离子电池化学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

需要说明的是,新宙邦的有机氟、电容及半导体化学品都在同步发力,处于产能大扩张阶段。公司战略优先的是发展电池化学品和半导体化学品两个方向,在半导体方向充分布局了蚀刻液、剥离液、超高纯试剂、清洗液和含氟功能材料,由于本内容重点阐述电解液溶剂及附带锂盐、添加剂,更多内容见“新宙邦”词条及相关“概念解析”。这是一家非常有前景的公司。

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7)

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8)

在锂离子电池化学品方面,新宙邦全产业链包括“电解液 溶剂(六氟磷酸锂、双【氟代磺酰】亚胺锂) 碳酸酯溶剂 添加剂”,产能分布于福建三明、湖北荆门、广东惠州、湖南、天津、江苏淮安及欧洲的荷兰和波兰。

碳酸酯溶剂属新宙邦新增业务,2021年6月之前,用于电解液生产的溶剂全部从华东、华北地区采购。

2、已有产能及新建产能:

(1)已有产能:

现有电解液产能9.3万吨、VC产能1500吨;

惠州5万吨绿色溶剂联产2万吨乙二醇项目,于2021年Q2投产。溶剂项目产能完全释放后,公司电解液溶剂自给率可以达到49%,将继续降低电解液成本。这也是新宙邦2021年三季度业绩同比2020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10%-230%的主要因素之一。

(2)新增产能(含电解液、溶剂、溶质、添加剂):

电子电解液概念(概念解析电解液)(9)

荆门项目一期1万吨电解液,2021年下半年投产。二期1万吨产能在第一期投产后两年内建设。

投资 4.8 亿元在建惠州宙邦三期(二)布局年产5万吨电解液溶剂。

投资 4.9 亿元建设年产 2400 吨 LiFSI 的湖南福邦项目,计划2021年。

与瀚邦聚能共同设立瀚康电子,并以瀚康电子为项目实施主体投资建设年产 59000 吨锂电添加剂项目,2023年1期投产29300吨,2期视情况项目启动。

天津新宙邦 5 万吨/年电解液产能将于 2023年下半年投产。

2021 年 8月 3 日公告全资孙公司“荷兰新宙邦”拟投资 15 亿元,在荷兰穆尔戴克投资建设年产 10 万吨电解液、20 万吨碳酸酯溶剂和 8 万吨乙二醇项目。一期设计电解液年产能5万吨、碳酸酯溶液产能10万吨、乙二醇产能4万吨,项目建设周期3.5年,预计2024年下半年逐步投产。

波兰基地 4 万吨电解液项目,一期2万吨已于2021年第一季度投产,二期2万吨电解液将于 2024年投产。

睿研智链研发中心据公司披露数据及参照目前市场价格测算,新宙邦新建产能可预期收入119亿元,新宙邦2020年营业总收入29.61亿元,新产能达产后相当于目前4倍当量,而且这些预期按计划最晚于2024年达成。

3、核心优势及决定性因素:

(1)公司战略进取心极强,抓住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两个核心要素:一是拼产能,二是拼技术。新宙邦已梯次进入产能释放期,2021年至2024年,都有相当数量产能投入。不掉队、争上游是公司核心战略。

(2)公司在电解液链条上布局充分,形成“电解液 溶质 溶剂 添加剂”全要素。进而放大至公司业务结构,锂电池化学品只是四大结构之一,特别是半导体化学品布局也很充分,布局了蚀刻液、剥离液、超高纯试剂、清洗液和含氟功能材料,荆门在建3万吨、天津在建9万吨半导体化学品。

(3)惠州5万吨已投产的溶剂意义重大,这是公司第一次形成溶剂产能,此前生产电解液的溶剂需从华东、华北100%购买。自有产能形成后,可满足公司49%溶剂需求,对降成本意义重大。

(4)荷兰项目及波兰项目,欧洲产能一东一西形成协同,有效解决欧洲市场供给半径问题。

(四) 卫星石化(002648):

1、现状:

公司从丙烯酸酯高分子乳液不断向上游原料产业链突破,打破原料对化学新材料发展的供应制约,形成丙烷脱氢制丙烯、聚丙烯、丙烯酸及酯、高分子乳液、高吸水性树脂、双氧水C3产业链,覆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半导体、建筑、家居、纺织、卫生护理应用领域。

2、新建产能:

公司在2021年半年报中披露“计划于 2022 年建成以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加成反应生产电池级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等装置, 包括 VC、FEC 等产品规划。”公司尚无披露进一步各产能数据,极个别券商研究中称产能为“30万吨DMC”。

睿研智链研发中心据相关公司披露数据及目前市场价格测算,2023年这部分产能可预期收入49.5亿元,叠加2020年收入的107亿元,收入可达到156亿元。

3、核心优势及决策性因素:

(1)卫星石化具备完备的产业链,直接从原料做到产品,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原料来源从乙烷开始,乙烷纯度已经达到99%以上,因此高纯度原料的禀赋造就了往下游做高纯度化学品的优势。

(2)公司用 EO CO2 做碳酸酯,EO本来就是公司的产品,CO2 是副产,自备原料充足,并在过程中捕捉了 CO2,符合双碳要求。在产业生产的过程中,1 吨 DMC 副 产 0.6 吨 MEG,副产可以覆盖原料成本,因此实际上对应到DMC就是加工成本,几乎没有原料成本,在成本上公司也可以做到最低。

(3)公司产业始于精细化学品,高吸水性树脂难度高于DMC。

(五) 华鲁恒升(600426):

1、现状:

公司为多业联产的新型化工企业,业务包括化工产品及化学肥料、发电及供热业务。主要产品:肥料、有机胺、醋酸及衍生品、多元醇、己二酸及中间品。

化肥包括氮肥、 磷肥、钾肥、复合肥,尿素设计产能155万吨。

有机胺系列产品包括 DMF(二甲基甲酰胺)、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DMF为公司主导产品。DMF作为化工原料,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溶剂,主要用于PU浆料、医药、农药和兽药、食品添 加剂及电子行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DMF制造企业,设计产能为 30 万吨。

醋酸及衍生品包括醋酸、醋酐,醋酸是公司主导产品。醋酸(冰乙酸)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用于醋酸酯类、PTA、醋酸乙烯、氯乙酸和甘氨酸,醋酸产能为60 万吨。

已二酸及中间品包括己二酸、环已酮,己二酸为公司主导产品,己二酸设计产能为 33 万吨。

多元醇产品包括乙二醇、异辛醇、正丁醇,异辛醇主要用作增塑剂的原料和溶剂,多元醇设计产能75万吨。

2、新建溶剂产能:

公司2021年10月公告,碳酸二甲酯(DMC)增产提质系列技改项目近日实施完毕并陆续投产,在50万吨乙二醇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实现了联产30万吨/年DMC的能力。

德州市发改委2021第十批项目立项公示显示,华鲁恒升拟投资10.3亿元建设高端溶剂项目,建设60万吨/年DMC(30万吨自用)、30万吨/年碳酸甲乙酯(EMC)和5万吨碳酸二乙酯(DEC)产能。

睿研智链研发中心据相关公司披露数据及目前市场价格测算,在这两项产能实施完成:DMC90万吨、EMC30万吨、DEC5万吨,对应可预期收入148.5亿元、52.5亿元、8.25亿元,合计收入209.25亿元。结合2020年总收入131亿元,叠加收入340亿元,等于创造了1.59个新华鲁恒升。

3、核心优势及决定性因素:

1,依靠传统煤化工扎实基础,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公司具有成本、规模和质量优势,这对它成长为电解液溶剂龙头公司创造了条件。

2,公司介入溶剂产业虽短,碳酸二甲酯是公司生产乙二醇的衍生品,具有快速从0到10的基础条件。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ID:bluechip80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